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刘璃努力睁大双眼,终于看清了那人的容貌。
玉貌昳丽,神仪明秀,一袭蓝衣衬得五官俊丽绝伦。
漆黑的眼眸似寒潭般深不见底,静静地注视着自己时,薄唇微翘,似笑又似嘲讽。
刘璃张了张嘴,想问他是谁,喉咙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那人轻叹一声,俯身将她从地上抱起,声音沉而冷:“以血为引,天命所归。今日起,你便是寒霄新主,五年之内,你可驱使我做任何事。”
刘璃只觉身体一轻,浮在空中。
眨眼间,眼前景色骤变,她被带到了一座破庙之中。
“喂!不许睡。”
“说了不许睡!”
男子将她放在地上,恨声道。
刘璃的眼皮控制不住地合上了,意识沉入黑暗与混沌。
忽然,四周逐渐温暖,有什么东西在她体内游走,驱散了刺骨寒意。
这种感觉极为舒适,像是泡在温热的泉水之中。
渐渐地,冰冷的身躯开始回暖,手指、脚尖乃至每一寸肌肤,都重新有了知觉。
“醒醒?”
刘璃被人拎了起来,艰难地睁开眼。
男子挑了挑眉,好看的眉眼带着几分戏谑:“你叫什么名字?”
刘璃张了张嘴,喉头干涩说不出话来。
那人勾起一抹痞笑:“不想说?也罢。”
他凑近了点,眸中似有寒光流转:“听好了,我乃寒霄剑灵听澜。现在,你可以说出你的第一个愿望。”
刘璃只觉脑袋昏昏沉沉,用尽全力才挤出一个字:“困……”
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一张舒适的大床上。
站在床头的少年双手抱胸,目光灼灼:“醒了?”
刘璃一个激灵,猛地坐起身,低头一看,衣服完好无损地穿着,这才松了口气。
记忆翻涌,她想起了雪地里濒死的画面,也想起是这个忽然出现的男子救了自己。
“你是?”她终于清醒了些。
面前人倒吸一口凉气,哼道:“你的记忆,这般差的吗?”
刘璃第一次遭人数落,有些委屈。
那人见状,语气稍缓,淡淡道:“我叫听澜,是寒霄剑灵。”
在对方的解释中,她这才明白:眼前之人不是人,而是一柄剑。
一柄魔剑。
听澜说,他是修仙界一位大拿铸造的一柄宝剑,因锻造时用错了材料,导致开封之日起便嗜血凶残。
凡用寒霄剑者,极易走火入魔,堕入邪道。
大拿舍不得这柄绝世好剑,不愿销毁,又担心它为祸人间,最终将其封印在深海之中。
千万年过去,魔剑生出了剑灵。
剑灵听澜不甘心困于海底,又离不开本体剑,于是整日在海中兴风作浪。
这番动静引来了一位道行极高的修行者。
修行者帮他洗去一身恶念,并告诉他:“只要你帮一百个凡人实现心中所愿,五百年后,便可获得自由。”
听澜答应了,修仙者为他暂时解开了封印。
刘璃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些意外:“我是这一百人之一?”
听澜点头,漫不经心道:“你们皆是肩负使命的天选之人。”
“天选之人?使命……”
刘璃想到自己的身份,想到已经覆灭的昱国与死去的父皇母后,扯了扯嘴角。
一个亡国公主的使命,会是什么?
思绪飘飞间,听澜的声音再度响起:“亲爱的主人,第一个心愿已为你实现。现在,可以说出第二个愿望了。”
刘璃缓缓从床上起身,穿上绣鞋,走到窗边。窗外,大雪依旧纷纷扬扬下着,天地一片苍茫。
她没有回头,只是问:“什么都可以?那我希望一切未曾发生,父王母后依然健在,我还是昱国无忧无虑的公主。”
听澜笑声不减:“天道不可违,生死不可逆,换一个可以实现的吧。”
沉默,良久的沉默,空气也仿佛被冰雪凝固一般。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璃忽然转身,眼中燃起了滔天恨意。
“既如此,我第二个愿望是——”
“杀死郝广。”
“夺回皇宫。”
“坐上皇位。”
魔剑无所不能,半月后,最后一名郝氏族人被缉拿伏诛。
文武百官跪在偌大的金銮殿上,瑟瑟发抖。
昱国从未有过女帝,可此刻众人却不敢不服刘璃。
只因那一日,所有昱国子民亲眼目睹:旧朝公主率领一支精锐,如恶鬼般杀入皇宫,以少击多,将新帝郝广的几十万大军击得溃不成军。
那一战,血流成河,天地变色。
众人这才惊觉:原来从前那位看似不谙世事的小公主,背地里竟豢养了一支如此骇人的军队。
当然,他们并不知晓,这支称为“寒霄军”的军队,其实只有一人——所有士兵皆为剑灵听澜一人幻化。
刘璃夺回了皇位,诛了郝广九族,清算了所有参与叛国之人。朝堂上下,再无人敢质疑她的能力。
鸾鸣殿内,听澜坐在她对面,笑意盈盈:“亲爱的陛下,可否告诉我,你下一个愿望是什么?”
刘璃凤眸微抬,朱唇轻启:“帮我坐稳这个皇位,我需要一支真正属于我,为我所用的寒霄军。”
听澜轻笑一声,打了个响指,转身下去安排。
很快,民间传来消息:寒霄军准备扩招。
百姓之中,有志之士纷纷前往投军,渴望一展宏图,为国效力。
没多久,寒霄军人数骤涨,而听澜原先幻化的士兵则日渐减少。
三年后,昱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支全新的、只听从于刘璃一人的寒霄军诞生了。
听澜擦拭着手中长剑,妖冶的脸庞微微抬起,“陛下,如你所愿,下一个愿望。”
刘璃坐在赤金梳妆台前,梳篦缓缓滑过及腰长发。
“璟国、晖国、宸国、梁国一直对昱国虎视眈眈,你率兵出征,替我尽数攻灭。”
听澜领命,带着一半的寒霄军出发了。
剑灵的力量无穷无尽,所过之处,敌人溃散而逃。
刘璃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听着前线传来的捷报,神色平静。
下了朝,她也只是如常处理政务,当作此事未曾发生过。
从前豫康帝与张皇后虽宠她,却从未把她当作储君培养。皇子们学习的治国之道、权术谋略,她一概不曾接触。
那时的她,像极了一只被豢养在深宫的金丝雀,只需要负责展示美丽与天真,等着被人挑选与夸赞。
刘璃深知,自己距离明君,或者说一位合格的国君,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
自她登基后,便将前太子太傅付渊,那位因大骂郝广叛贼而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清流,从天牢中捞了出来,尊为上卿,待以殊荣。
付渊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加之她为皇室正统血脉,于是尽心竭力辅佐,教导治国之道。
刘璃成长得飞快,短短几年,便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公主,蜕变为威仪万千的帝王。
她身边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从民间提拔上来的女官,重新培养的暗卫亲信,以及……后宫无数美男。
臣子们不止一次联名上书,请求刘璃立下王夫。
众人皆幻想自家儿郎成为女帝枕边人,从此把持朝政,飞黄腾达。
刘璃对此只是微笑。
为了稳定朝臣,那些世家子弟她可以纳入宫中,男妃名分也可以随便给出,但王夫……
那个位置,她心中另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