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嘉安三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夕夜,街上挂满了大红灯笼,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街上游人如织,叫卖声,玩闹声此起彼伏,闻溪走出那一扇大红门,望向久不得见的人间,天上下起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街上的声音更大了,人们都漫无目的的走着,闻溪也漫无目的的走着,渐渐的,夜深了,游人回家,铺子关门,街上几乎见不到人了,雪已经下大了,落了闻溪满头,他慢慢的走着,身上的伤口因为寒冷裂开了,血顺着身体流了下来,落在他踩出的脚印里,游人回家,他也要回家了。
昭新二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除夕夜,今天早上才打了一场胜仗,将士们都很兴奋,期盼的新年终于可以安心地度过了,篝火,唱歌,跳舞,烤肉,烈酒,每一样东西都在叫嚣着新年的欢乐,他们也是好久没有这么松快了,文质披着厚厚的狐裘披风,掀开帘子看向外面的场景,真的很好,他穿过人群,去后厨拿了一壶酒,酒劲很大,醉了最好。回来的时候将士们都热情的和他打招呼,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进入帐篷后,他忍不住的咳嗽两声,也不管喉咙里的血味,灌了两大口酒,酒香醇厚,他很快就醉了,歪倒在床榻上,醉了最好。
·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四海,一个由读者遗憾之力所凝聚而成的空间,其空间成员皆为书中人物,在系统感知到读者对某一人物的遗憾之情达到一定标准时,便会将其带出来,脱离书中世界,来到四海,简而言之,便是意难平之人,四海可以称之为一个组织,也可以称之为一个世界。
既是遗憾之人,那必定有其自己的意志。
四海起初时,不设规定,没有约束,只为给所有遗憾之人一个可以继续前行的地方。
后来,来的人多了,有的人从商,有的人从政,有的人下海,有的人务农,渐渐地世界的雏形出现,有了法律,有了规矩,有了生活,有了家。
“闻五,明天有空吗?去东港口帮我搬搬货呗。”
“行”
闻溪应了一声,他现在正干着他的本职工作,鉴玉。
“唔,山哥你这玉透明清澈,光泽璀璨,是高冰种翡翠啊,很是珍贵稀有,也不枉你在仙山上采了这么久,我现在给你开个凭证。”
对面的江山“嘿嘿”笑了两声,“闻五老弟,多亏有你在啊,不然你老哥就失去这唯一的赚钱手艺了啊!”
“也多亏了有山哥在啊,要不然我怎么开门做生意。”
闻五,就是闻溪,家中排行第五,因此被喊作闻五,在之前。他也是候府贵公子,从小便受尽家中宠爱,无忧无虑,潇洒自由,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来到四海后便开了一家鉴玉阁,多亏了他从小富贵,见多识广。
“那这次我便付50宝,都沾沾喜气。”
闻溪来到四海,也不求大富大贵,于是便规定鉴玉价格随心。
宝,是这里的钱币名称,因为钱币的类型多样,为了平衡各方便商议出了这新的钱币。按照换算的话,就是1宝=10块=20文,150宝也就是500块,一两。
“不过我刚刚来得急,下完山直接来这里了,这玉闻五老弟先帮我看着,我去去就来。”
“唉,好。”
四海的人对彼此都很信任,都是书中来的人,会被强烈遗憾的人又能差到哪去。
四海之初,当时来的人是想建立一个以物易物,不以金钱为衡量互帮互助的大同世界,后来发现就和现世一样,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愿景,来此经商的有渴求富用一方,大富大贵,和现世一样的问题,大同所放大的人性的懒惰也使其很难实现,出力不均而分配均匀,这些长久的社会问题迟早会爆发为激烈的矛盾。
∴
阳春三月,满枝迎春。
四海的天气是正常的,会刮风,会下雪,会出太阳,大地会生万物。
昨天刚下完一场春雨,今天的太阳刚刚好。
桃树已经抽芽,闻溪躺在桃树下的藤椅上晒太阳,四海里采玉的人很少,一般的玉大家也都能看出,也只有上等一点的玉才会拿来给闻溪鉴定,因此闻溪的空闲时间很多,有时会帮邻居的忙去赚点外块,大多数时候闻溪都是在院子里晒太阳。
太阳很舒服,闻溪眯着眼睛已经迷迷糊糊了,人就是在这时进了门。
文质刚进门看到的便是闻溪在藤椅上日暖神迷昏昏欲睡的模样,还盖着小薄被,旁边的桌子上放着零食薯片,他走到间溪旁边抬头感受了下天上的太阳,很温暖,闻溪很爱晒太阳。文质没有去打扰他,转身走过小桥进了自己房间。
“呜,终于回来了,我的小床床。”
文质一推开门,看到床便往上扑。
“呸、呸,呸,这么多灰,都不帮我打扫一下吗?”
文质拍着衣服上的灰,走到房门处,靠着门扉看着远处睡得正好的少年。
微风轻拂,树枝轻轻摆动,阳光透过层层枝桠照在少年的脸上,随着树枝的摆动变换位置。
天初暖,日初长,正是人间好时节。
“一个小孩,真是白养这么长时间了。”
“去洗澡啦。”
大概洗了一柱香的时间,文质换了一身月白色的广袖宽袍,披着湿漉漉的头发,拎着藤椅,在闻溪身边躺下。
安静,悠闲,静谧,舒适
缓缓闭上眼,心中一片宁静。
.
“醒了?”“醒了”
“几时了?”“未时中”
闻溪在藤椅上伸了个懒腰,“啊~”
眼睛往左边一瞥他才反应过来猛地坐起身,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旁边的人“哥,你回来了!”
“才看到哥哥啊,那刚刚是和谁说话呢。哥哥这一回来可是屋子没人打扫,也没有人迎接呢,只看到一个呼呼大睡的人。”说着抱怨的话,可还是那个温柔的声音。
“嘿嘿”闻溪也不管他的调侃,扒着他的胳膊用撒着娇,“哥,你可终于回来了,去了这么长时间,你都不传回一点儿消息,我还以为你不记得我这个弟弟了呢。”
“哥你有没有给我带什么回来?”
“哥哥,休息好了吗?我去给你打扫卫生,你快去给我做顿饭吧,我这么长时间都没吃好。”
“你还没吃好呢,零食薯片吃了多少?还会不会好好吃饭了?”
“我吃饭前是不会吃的,哥哥放心。”
“哥~,——”
闻溪拉着文质,两人渐渐走远。
文质和闻溪从两人名字上看,就知道两人不是亲兄弟,两人的兄弟缘缘自于两人是在同一天过世的,嗯,也不能这么说,只是他们二人是在同一天来到四海的。
.
“欢迎二位来到四海”温婉女声响起。
闻溪和文质都没有反应,他们二人刚刚经历了死亡,现在还在不能回神。
“二位,请往前走。”
文质和闻溪麻木地听话往前走,每往前走一步,身旁的景色就明亮一分,刚刚两人的周围都是混沌,黑暗。
随着身旁景色的渐渐明晰,两人也都回过神来,惊讶于周边的变化,直到阳光照射到身上,感受到细细微风,脚下的小草小花以及树叶微微拂动,微风吹起两人的长发丝,此间的景色格外的美好,格外的令人心神宁静。
“这是天堂吗?”闻溪呆呆地问。
“天堂?唔,你这么说形容也很准确,我这里确实是一个如天堂般美好的地方。”
“来吧,二位,我来给你们讲解一下我们四海。”
“…”
“所以说,我们都是书中人物,我们之前的世界都是书中世界?”
“是的呢”
“很不可思议。”
文质听完后先反应过来,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一事件。
“那我的家人有人来吗?他们可以来吗?”
“只有遗憾之力达到一定标准的人才可以来哦,经检测,闻五公子并没有和你一本书的人来到这里。”
闻溪不再说话,似又沉浸在思考中。
“我们要怎么在这里生存呢?”
“你们可以随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太子殿下,你自小就被当作储君教养,有治世之能,我推荐你去总务院任职,在那里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完成之前未能做到之事。”
“既然已经离开了,过往便如云烟,您叫我名字便好。”
“我们该怎么称呼您呢?”
“小花”
“小花?”
“是呀,四海第一人来的时候说我肯定和花一样美,所以叫我小花。”
“好吧…小花,我们看不到你吗?”
“看不到,也可以说能看到,我来源于遗憾之力,没有形态,但你们所看到的这一花一草一木,以及这四海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我幻化而来的,你们看到的事物都可以视为看到我。”
“你很伟大。”
“既源自你们,又施还你们,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遗憾,没有苦难哪来的遗憾,因你们的苦难而诞生了我,自然要以幸福还给你们。”
“好了,闻五公子,文一公子,你们可以去开启新生活了。”
“哦对,小文质,我的提议你考虑一下,总务院任职人员免费分房哦。”
小文质:……
“我会永远陪着你们。”
文质走过去拉了拉还在出神的闻溪,“走了”
“你有什么想要做的职业吗?”
“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现在做什么才能生活下去,要不咱俩一起吧,我先养着你,你慢慢想自己想做什么。”
“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兄弟,我是哥哥,你是弟弟,怎么样?”
闻溪停下着脚步,看向正笑意盈盈看着自己的文质,阳光很暖,眼前人脸上温柔的笑意不掺杂一丝杂念,仿佛可以抚慰人的心灵,令他眼前一酸。
“好”
我终于又有哥哥了。
.
“哥,我今天要去港口帮忙,你那地里的事就靠你自己了。”
“快去吧,不用你帮忙,哥哥能统筹好的。”
“好”
三月春来,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土地要开始苏醒工作了,在外漂泊了一个冬季的人也要回家安定了。
文质并没有在总务院工作很长时间,他过往都被束缚在家国大事上,多番约束,远离凡尘,不得自由,如今没有了身份的束缚,他更想要深入尘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
他选择了从农,这是他从未尝试过的领域,可他知道土地是不会骗人的,扎根于土地,在土地中得到有结果更使他感到快乐和满足。
四海刚出世不久,许多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文质并不是完全脱离了总务院,他答应做总务院的顾问,并留下了当时分配给他和闻溪的房子,以每月顾问费作为租金。他们的钱分配的很好,闻溪赚到的钱用于日常生活,之前总务院的工资用于农业研发,之后土地赚了钱就用来把房买了,土地租金是总务院给的农业优惠政策。
四海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城,城内又有无数个镇,县,村,四海的中心便是小花存在的主空间和总务院,他们住在四海北城的东方,这里的气候就如同东北一样,冬季很冷,大雪连绵,土地不宜种植,需要休耕。
四城的天气延用外面的世界,北城冷,南城暖,东城湿,西城干,四城景色各不相同。
在休耕期间,文质会外出旅游,以往的他很少有机会见识到外面的风景,现在的他不想再错过。而闻溪则恰恰相反,以往很喜欢往外跑的人现在反而喜欢待在家里,在文质的多番邀请下也不愿同去。
文质的农业帝国版国现在只有仙山山麓地带,他种小麦种花生种玉米,种油菜…他的外出出游也不仅仅是游玩,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感受,询问并记录当地的气候,土地、资源情况,随时准备开拓帝国版图。
当间溪看到文质拿出的厚厚的记录手册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很庆幸自己幸好没有同行,要不然自己每天都要被这种对比而慌死。这人哪是旅游啊,也太卷了吧。这还是人吗!
“文公子”
“小麦长得怎么样?”
“很好”
说话的人叫白耕,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就如这首句诗一样,他自小就和田地作伴,从有记忆起就在地里劳作,可谓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他和另一位农业博士共同被文质聘用,一个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个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谓是天造地设,双剑合璧,如虎添翼啊。
“好,那接下来便是给冬小麦施春肥和把休耕的地施足底肥,旋耕。我会在这二天把施肥种类和数量整理好,交给春桑让她调备。”
“好”
春桑是一位农学专业植物生产类学生,对化肥农药知识了如指掌,现在开了一家流水线式的工场,专门用来调配现在生产力下的化肥和农药,不仅供应文质这一个大农场,同时也供给周边四城的散种户。
“劳烦”
“文公子慢走。”
文质到过小麦地的田间地头,抬头望去,盈盖青色,无限生机,无限满足,无比踏实。
他来到梅金的小院外面,一跨进院门,便看到梅金正端坐在树下小方桌上奋笔疾书,他走近,虽然仍有些字不认识,有些词的组合的并不好猜测,但他大概看了一下也知道梅金在写农业知识方面的书,桌上已经有了几本,文质随手捞了一本,拿起来翻看,梅金这才看向眼前的来人。
“呦,老板回来了。”
“嗯,你是在写农书?”
“是,我怕我自己忘了这些知识,写下来,可以加强记忆,以后也可以温故而知新嘛,而且说不定还可以刊印成册,流传在四海,简直是一举多得。”
“好,你继续,加油,我来是给你送我这几个月斟查的结果,你看看,等哪天有空我们讨论一下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
“好,文老板的农业帝国要越来越大了啊,到时候可别忘了我,我可是高级骨干人员,到时候你把我派到一个城里做主管,我要发光发热,为老板奋斗,为北城人民奋斗,为四海的繁荣发展而奋斗!”
文质看着正一脸正气地说这话的梅金,已经习惯了他的突然发疯。
“好,你加油。”
文质放下自己的手册,起身“辛苦了”
“为老板做事我很高兴,哪里辛苦了,老板慢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