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 冬衣里的暖阳 ...


  •   霜花爬上瓦檐时,巷口的裁缝铺支起了竹竿晾衣架。王阿姊正抖开新制的灰鼠皮斗篷,毛边被她用烧酒燎得卷曲发亮,袖口露出半截靛蓝护腕——那是码头船娘们凑钱买的旧货。
      街角卖藕粉的老妪推着木轮车经过,车辕上挂着的铜铃叮咚作响:“王姐!后巷刘家媳妇快坐月子了,你那罐枇杷蜜饯借我两勺?”

      李记当铺的二楼腾出空屋,霉斑从墙根漫到半人高。三十几个女人围坐在榆木长桌前,手执锥子的银光此起彼伏:
      张媒婆用豁口的抿子烫着毛线头,铜镜里映着她鬓角的芦花白
      鱼贩老婆婆的针尖总戳破布料,虎口处厚厚的茧蹭着绣绷
      戏班子的跟班姑娘偷偷把水红丝线缠在指尖,发髻歪斜着坠下两缕青丝

      “我这针法!”卖花女小桃突然举高手里的襁褓衬衣,金线绣的百子千孙图里混着野菊花瓣,“昨儿在坟地捡的,听说能招福气!”
      众人哄笑中,剃须匠的闺女默默把最后半截靛蓝线团塞进袖口——那是她用旧窗帘改的,袖口还留着缝纫机轧出的褶皱。

      后半夜的梆子声刚过,二十多个陶瓮在巷口排成长队。王阿姊掀开最大的瓮盖,桂圆红枣的甜香瞬间弥漫整条街:
      李媒婆→贡献了珍藏三年的陈皮
      鱼贩老婆婆→从腌缸底捞出腌了半年的腊肉
      剃须匠闺女→偷偷放了两把自家种的薏仁

      当炊烟从每家烟囱升起时,巡夜的更夫撞见了惊人一幕:
      - 卖藕粉的老妪正踮脚往屋顶挂灯笼,发髻歪斜着插着半截断裂的簪子
      - 戏班子姑娘裹着王阿姊的灰鼠皮斗篷,袖口露出半截明黄绸缎(与周府丢失的贡品同色)
      - 剃须匠闺女蹲在灶台边,偷偷把偷藏的胡椒粉撒进粥里——为了让咳嗽的婴孩睡得安稳

      天蒙蒙亮时,每户门上都别着新制的暖手炉:
      - 张媒婆的暖炉是粗陶罐改的,表面用彩釉画着胖娃娃
      - 鱼贩老婆婆的暖炉裹着渔网兜,坠着串贝壳风铃
      - 剃须匠闺女的暖炉最特别——内胆填着晒干的茉莉花,盖子是戏班用的水袖改制

      当众人忙着互赠椒橘时,李记当铺的伙计在废墟里扒出半本账册。泛黄的纸页上记着:
      “光绪二十三年腊月,收存灰鼠皮斗篷一件,抵押人:戏班武生陈三”
      而此刻,穿着那件斗篷的姑娘正抱着暖炉,哼着跑了调的《牡丹亭》——她的影子被朝阳拉得很长,像一支蘸饱颜料的毛笔,在雪地上写下未完的故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