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今夜你会不会来

      CP:季思阳x叶启明

      或许匆匆一生中要与你相聚,相识非偶然茫茫人海里。

      ——摘自《今夜你会不会来》歌词

      [0]

      “副总不仅人长得帅,品味还很不错。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音乐会哎。”今年新入职的新员工还带有学生气,淡粉色的漂亮礼服裙像是新买的,可能用完了第一年的年终奖。
      “对啊,虽然工作严谨要求高但是听跟他久的人说私底下人很活泼。”年长一些妆容精致的姐姐,耳环在水晶灯的光影里闪烁,看起来这位姐姐的年终奖用在了耳环。年末对于因为经济下行平日节省的员工来说,是一个消费犒劳自己的好机会。
      “他今年好像35岁吧,不知道结婚没有。”年轻人说话一般都没有那么多顾虑。
      “怎么,你想做老板娘啊。”她开玩笑地靠了下年轻人的肩膀。
      “瞎说什么呢,姐,我有男朋友。想想不行啊。”
      “还不是有个好老爸。”刚换完票跳槽过来的男同事平淡地给这段对话收尾。
      季思阳在车里打完最后一盘游戏,抬眼看到车载电子屏的时间,员工该聊不能聊的差不多收尾。他从口袋里拿出新年音乐会的票,第一次坐第一排还有点紧张,他一般都坐包厢,离乐手十万八千里。想到这里季思阳对着车内后视镜整了整领带。
      “叔,不用等我了,早点回家陪陪女儿。一会儿完了我自己打车走。”
      “哎,季总,行。”
      打开车门,季思阳又补了一句,“元旦这几天好好休息,我不用车。新年快乐。”
      同样来自东北的朴实司机师傅冲他一笑,“新年快乐。”
      他故意临近开场前才入座,他不想今天还在应付员工和客户。来得晚还在第一排不好的一点是,你要弯腰给各种高跟鞋,西装领带道歉。“不好意思,借过一下。”“不好意思,堵车来晚了,不好意思。”
      但这些都没关系,今天什么事情也没有演出乐团的首席低音提琴重要。
      叶启明坐在高脚凳上,灯光慢慢变得柔和。他最后确认了乐谱的页数和指挥,演出就要开始。按习惯看了眼观众席,这场主办方拉来不菲的企业赞助,赠票填充的台下上座率还不错。随意一撇,叶启明就是在这一眼里看到季思阳。
      他确信季思阳也看到他,说不定在自己注意前就暗自希望他能发现。这是他们分手后的第四年,也是重逢“偶遇”的第一个新年。指挥已经做好姿势,他把琴弓架在琴弦上,专业的乐手不能让观众发现心情变化。
      这是2019年最后一场音乐会,也是2020年第一场音乐会。
      音乐氲成的气氛温暖适人,季思阳在心里和叶启明说,新年快乐,2020年新年快乐。

      演出结束换下演出服,叶启明准备从后门回家。这是他归国之后的第一场演出,表现正常,但还不完美。之后是难得的三天假期,他想早点回去好好休息。刚推开门,叶启明发现一个任由大牌外套落雪的季思阳坐在后门台阶上。季思阳从小到大都很节省,不像是购买奢侈品的性格。但叶启明又不想把稍微用心的打扮和贵价外套原因归咎于自己。那会让他无法置身事外,或是将自己与季思阳再牵连起来。
      “你西装挺贵的,坐地上会脏。”叶启明只是安静地坐在他旁边,“你鞋也挺贵的,还是白色。”夜空大雪慢慢转为小雪,晶体落在叶启明的白鞋上很快化成水,划向台阶。季思阳在转表盘,他在思考要用什么话题开始填补这四年的空白。
      “你现在变季总了吧。”“嗯,我爸不管我,反正不赔钱。”季思阳精确地使用“管”这个字,“不”代表否定,“不管”这个词在年龄和社会意义上代表自由。同时,也代表“代价”。
      “婚不结了?2020年听起来还挺吉利的。”季思阳停下转表盘的小动作,“早就不结了。”
      “那现在这个时间,季总该去Pub,会有比我漂亮的男孩儿。”那块表是叶启明买给他的三十岁生日礼物。“我不是这个意思。”季思阳赶紧岔开话题,叶启明就笑他,“我知道,但散场在这里蹲乐手的行为,用我们团小姑娘的话说,就是’私生’饭,是别有用心。”
      “你怎么又和小姑娘玩一起啊。”季思阳作势就要摸他的后颈,叶启明一边推他一边缩脖子躲。叶启明常年练琴,手指和骨节还是很修长。半夜和雪花的冷意很快穿透皮肉和血液直通骨骼。
      季思阳把他的手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这样暖和点。”叶启明头靠在他肩上,“你家在哪儿啊,好冷啊。”
      季思阳从左手口袋掏出手机,指纹解锁屏幕,叫了滴滴。“得等会儿,太堵了。”叶启明吸了下鼻子,“好。”人在安心放松的时候总是会犯困,他曾在梦里多次想象过这期待已久的剧情。但当真正实现时,又没有做梦时的开心与兴奋。思绪渐渐涌上心头,似乎现在等待的不是滴滴专车,而是那些青春时的日常记忆回溯......

      [1]

      那是1996年,是一个闰年。
      接连的亏损从数据变成阴云,一些传言跟着浮动的云朵飘进了大院。但这和住在十层的叶启明没什么关系,每周一次的提琴课还是会去,月底的学费没有耽误过。唯一的不同,在于爸妈背着他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多。当他走近,又会急促地结束,催他去练琴。
      十二岁的叶启明没法一心二用,在阳台拉琴,注意力就会在琴声上,而不是爸妈的低语。休息的时候,他从阳台往下看,有一个阿姨拉着孩子从大院门口走进来。他不认识这个孩子,那就是新搬来的。快走进单元楼门的时候,他看到住八层的季叔叔出门接住阿姨手里的行李,空出来的手摸了摸小孩儿的头。
      小孩儿看起来不太开心的样子。
      “干嘛呢,叶启明,好好练琴。”母亲走过来给他翻到上节课新学的乐曲,“老师说下周要检查的。”“哦。”叶启明又拿起琴弓,准备拉得慢一点,这样可以少练几遍。就和他吃饭会故意吃得慢一些,这样可以多看一会儿动画片,是一样的。
      “练得好的话,今天可以吃姥姥给你带的麦芽糖。吃两块儿。”妈妈总是知道怎么治耍小心思的男孩儿。
      叶启明今天吃饭也很快,比动画片,他更喜欢姥姥做的麦芽糖,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但妈妈每次都只给他吃一块,总是意犹未尽。门就是在他吃第二块的时候被敲开的。
      父亲在阳台放下浇水壶,母亲关了水龙头,“来了。”离玄关更近的母亲打开了门,父亲走过去的时候,门已经完全打开。坐在凳子上吃糖的叶启明看到了季叔叔,楼下阿姨和那个不太开心的孩子。
      但这个时候看起来表情不错,可能也和他一样刚吃了一块很甜的麦芽糖。
      “叶工,姐,你们好。”阿姨的口音叶启明没听过,和大院里的北津口音不太一样。
      “哥,姐,打扰了。这我媳妇儿和儿子,刚从隆江过来。”季叔叔提起一袋大米,“老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米挺好吃的。给哥姐尝尝”“哇,隆江大米很好的,平时想买都买不到,谢谢。”“哎呀,你瞧我们这,还让你们在门口站着,快进来坐。”季叔叔和阿姨有些窘迫地进来,叶启明从椅子上站起来,嘴巴里的糖已经吃完,还没来得及收拾糖罐。
      “季思阳,快叫人。”阿姨轻轻拍了小孩儿后背一下,原来他叫季思阳。
      “叶叔叔,阿姨好。”他有些认生。妈妈给了他一个眼神儿,叶启明马上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即便不情愿,也从糖罐里拿出一颗麦芽糖,“给你糖,我姥姥做的,很好吃。”季思阳没有伸手,阿姨比他反应快抢着接过来,塞到季思阳的手里,“快谢谢人家。”这次阿姨没有拍小孩儿,“谢谢。”季思阳把糖纸拆开,放到嘴里,依旧低着头。
      “季思阳多大了?长得有点小季那模样了。”妈妈又给叶启明一块糖,两个孩子坐一起吃糖。今天叶启明挺开心的,认识了新朋友,还吃了三块麦芽糖。姥姥做的糖果然很甜,季思阳的脸上已经开始有笑容,不像刚刚一样认生。
      “十二了,过完暑假该上初中。”季叔叔喝了一口茶,“赶周一该去给他办户口,孩子上学要紧。”“和我们启明一样大,他也是,九月份开学该上初中了。”大院孩子就读学校就那么几所,至于初中都是隔一条街的附中,看来以后会在学校经常见到季思阳。
      “小季也算熬出头了,从东北分厂调过来一个人在北津挺难的。”
      “弟妹也是,五年前季思阳才七岁吧,一个人拉扯孩子这么多年。”
      “都会好起来的。”季叔叔握着阿姨的手,和大家说。空气突然有几分凝重,虽然同岁,但叶启明感觉季思阳已比自己懂事,而自己还在纠结今天他和季思阳一下子吃了四块麦芽糖。糖罐里的糖是否还能撑到过年?下次姥姥来,得是明年春节,以后每一天都不能吃那么多麦芽糖了,要不糖罐坚持不到冬天结束。
      “明儿,季思阳新搬来,你多照顾照顾他,有什么活动带带他知道吗。”
      “好呀,以后就和你明哥玩儿啊。”他拉着季思阳的胳膊,好像已经变成好兄弟。
      “姐,季思阳大五天,他才是哥哥。在学校,多让着弟弟点儿。”季思阳点了点头,没有把手臂从叶启明怀里抽出来,这个北津弟弟和村子里那些追着他喊“你爸跑了”的孩子不同,他会给他糖吃,会拉他的手臂,北津似乎真的和妈妈说的一样,比隆江好太多。
      这是叶启明和季思阳第一次见面。在1996年的夏天,夏特兰大奥运会的解说背景音里,两个少年的故事开始了。

      [2]

      九月还带着秋老虎尾巴,两个人背着斜挎书包,穿着白衬衫和新球鞋去学校报道。
      季思阳会打篮球,隆江人爽快的性格让他在大院和学校很快吃开。叶启明不喜欢动,他打篮球的时候就蹲水泥地旁边吃冰棍儿。看上去挺无聊的,其实叶启明还挺乐在其中,因为不用练琴。
      季思阳第一次去他家的表现也太有欺骗力了,这哪儿需要自己啊。叶启明咬了一大口冰棍儿,凉意上头有些疼,吃太快了。那天有个高年级的哥哥来和他们一起打球,和叶启明一起蹲场边的啦啦队就多了一个长发姐姐。
      季思阳投丢一个三分球,那个哥哥就起哄,“你‘媳妇儿’在场边,紧张的不会打啦。”叶启明把吃完的木棍丢在一旁,上去就要和人理论,“你才他‘媳妇’!”叶启明追着这个嘴欠的哥哥满场跑,季思阳就站在场子里看着他笑。
      但是很快,叶启明的提琴老师教学的曲子越来越难,一放学他就得回家练琴。季思阳也不再频繁地带他去篮球场了。叶启明练完一个小时,和以前一样趴在窗台往下看,就会看到在篮球场挥洒汗水的季思阳。
      看一会儿,叶启明回过身,继续拿着琴弓练琴。爸妈的小话从厂子转变为专业路线和听不懂的继续学琴资金支持。这样的状态持续到期末冬天,还没等到下雪,北津的寒风一吹,少年们便散去忙碌自己的事情。期末考试在寒假前来临,叶爸爸和老师说好,提琴课先暂停两周,等考完到了寒假再接着上。
      没有雪,不能打雪仗,也就没有出去玩的理由。

      季思阳的爸爸是车间组长,妈妈是医院护士,都需要倒大夜班,半下午会上到第二天的中午。这时候季思阳会来他们家,和他一起做作业,吃饭,但不会睡到同一张床上。叶启明的父亲是工科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会顺带连着季思阳的功课一起辅导。他擅长数学,却交困于英语。叶启明正好相反。有时叶启明为了偷懒,也会趁着爸爸不注意,偷偷“贿赂”季思阳,我帮你做英语,你帮我写数学,事成之后叶启明去小卖部给季思阳带一瓶可乐汽水或是零食。季思阳和叶启明的关系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升温,进入青春期的二人还是大男孩儿,打打闹闹感情变得很铁。叶启明和季思阳学会一个词,叫“铁哥们儿”。
      “季思阳你是不是有很多‘铁哥们儿’,一回隆江特有面儿。”叶启明写着作业,突然给他来一句。“没有,我没什么朋友,‘铁哥们儿’就你一个。”季思阳低下头继续写作业,叶启明想不明白,他会打篮球,在学校性格也活泼,人缘看起来还成。怎么就没什么朋友,后来他才明白,已经过完生日暂时比他年长一岁的季思阳,想和他强调的是,“就你一个”。

      考试过去,叶启明继续上提琴课。考核成绩靠前的学生被老师组了一个小型弦乐团,说要过年的时候参加市里比赛。每天上完课还要留下来加练两小时,他一天见到季思阳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想到夏末秋初的篮球场,季思阳在自己练琴时会不会继续和打篮球认识的新朋友一起玩。他的“铁哥们儿”会不会越来越多,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就一个朋友而已。从小学升入初中,也有一些朋友不再联系,或转学或搬家渐渐陌生......
      他在街口和乐团朋友们道别,一脚深一脚浅踩在元旦过后的雪地里。大院旁边的车厂,已经开始装饰过年用的彩灯,数字也变成了“1997”。今年的夏天结束,他和季思阳就会升入初二。季思阳已经开始蹿个儿发育了,叶启明伸出手,在路灯下看了看,好像自己的骨骼并没有随着年龄生长。路灯映照的脸庞还是一副白净娃娃模样,而季思阳的下巴偶尔会看到没刮干净的青渣。

      一路思前想后走到单元楼门,钥匙插进锁孔,刚拉开铁门。叶启明就听到一声“明。”,是季思阳的声音。这个昵称从初始延续到现在,虽然是北方人,但季思阳不太会发儿化音。比起爸妈喊自己明儿,他总是单一个字明称呼自己。叶启明没来由地高兴,还好最近下雪,把琴从家搬到排练室实在太困难,老师给排练室留了一把低音提琴。没有负重,才能和季思阳在楼道里多待一会儿。
      “你在这儿干嘛。”季思阳从军大衣外套里掏出一个布袋,“我妈回了趟老家,我让我妈带了点儿糖果。你爱吃糖。”季思阳把布袋送给叶启明,“里面有隆江糖球、高粱饴,还有些坚果。”
      叶启明收下,“谢谢。”季思阳已经观察出他喜欢吃甜食。
      “要是在隆江,冬天还能带你去吃冻柿子冻梨,又甜又好吃,你这么喜欢吃甜的,肯定喜欢。”
      “嗯,有机会你带我去。”他看到季思阳跺了跺脚,“你在楼道站多久了?”
      “没有,就十分钟。在家得写作业,我和我妈说我去你家找你玩。”
      “有点儿晚了,我先上去了。谢谢你的糖。”叶启明晃了晃季思阳给他的袋子,季思阳和他告别,他提溜着袋子跑上了楼。楼道里的灯随着叶启明上楼熄灭,季思阳在黑暗里搓了搓手,往八层走去。他不知道叶启明最近加练,在楼道里等了他两个半小时。没关系,他们是“铁哥们儿”。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市里比赛叶启明是少年组单人第二,团体第三。一下子拿回来两块奖牌,这个年爸妈和他过得都挺开心。各家各户的电视里在播春节联欢晚会,他和季思阳在楼下放烟花。按说练琴的手是要灵活一点的,但他怎么也打不着自己手里的那根烟花棒。季思阳把自己点着的换给给他,在叶启明手里点不着的烟花就在他手里轻松点燃。
      噼里啪啦的炮声跟着孩子们打闹在一起,晚会已经开始唱《拥抱明天》。季思阳用最大的声音和他道一句,“叶启明,新年快乐!”叶启明又点燃一根烟花棒,也回他一句,“新年快乐。”
      这时,离1999年,只剩下两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