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这句话,他实不必再问一遍的。

      直到陈襄那道单薄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萧肃仍在门前伫立半晌,方才收回视线。

      庭院寂静,只余风过树梢的微响。

      “出来罢。”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在这寂静的庭院中显得格外清晰。

      片刻之后,屋后转出一个孩童的身影。

      正是萧榆。

      萧榆走到离萧肃几步远的地方停下,仰头问道:“那人是阿父的旧友么?”

      萧肃转过身,面色淡淡。平日里温和的面部线条,此刻显得有些冷峭,自有一股威仪。

      “我教过你什么?”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却让人不自觉地心头发紧。

      萧榆垂下头,低声道:“……忘记。”

      他的记忆力很好。

      天生的。

      所以,那些久远到模糊的记忆,火焰焚烧的气息,和幼时糖葫芦的味道,他都记得。

      但他很快又抬起头,眼神十分固执:“他是不是阿父的旧友?”

      萧肃的目光掠过庭院中中那棵枝繁叶茂的树木,最终落回萧榆脸上。

      两人对视。这对父子的面容没有分毫相似,眉宇间的神情竟却如出一辙。

      萧肃叹了口气。

      “莫要去给他添麻烦。”

      萧榆紧绷的小脸松动,眼神微亮。

      这句话几乎就算是承认了。

      但紧接着,萧肃的话锋毫无预兆地一转:“我听说,近来外面有些传言,说本君爱吃糖葫芦?”

      萧榆的身体一僵。

      “我让你每两日只许吃一串,免得牙痛复发。”萧肃语气清淡,“看来,你并未听进去。”

      萧榆的手下意识攥紧了衣袖边缘。

      萧肃瞥了他一眼:“既如此,从明日起一个月内,便不准再碰了。”

      晴天霹雳!

      萧榆的眼睛瞬间便瞪圆了,像是一只受到惊吓的猫咪。听到这难以置信的噩耗,他整个人都失魂落魄了起来。

      ……

      陈襄怀揣着那封由萧肃亲笔写就,新鲜出炉的名帖返回客栈,脚步却不似来时那般轻快。

      要不是大爷叫住了他,他都忘记买过两串糖葫芦了。

      饶是如此,他也没了胃口,将两串糖葫芦全都塞给了杜衡,自己回到房间内。

      从萧肃那里,他厘清了如今朝堂的大致轮廓,总算不再是两眼一抹黑。

      但他心中盘旋着的一个疑问,却始终没有被他问出口。

      一个本该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名字,却自始至终未被萧肃提及。

      荀珩。

      他的师兄。

      辅佐主公征战天下,师兄功劳卓著不逊于他。天下平定之后,师兄的封赏仅在他之下,加封太傅一职,是名副其实的帝师。在他死后,理应成为朝堂上的第一人。

      而后仁宗早逝,幼帝登基,以师兄的家世能力,功劳和名声,被委以托孤重任,执掌朝政中枢,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萧肃的叙述里,偏偏没有荀珩。

      仿佛这个人,从朝局的核心凭空消失了一般。

      陈襄深信以师兄的能力,足以压住士族和寒门之间的争斗。师兄也绝不会因为科举制是他一手创立的,就心生芥蒂,撒手不管。

      师兄其人,素有公心,绝非因私废公之辈。他若身居高位,必然会竭力维护并推行科举。

      所以,朝堂为何会是如今这般景象?

      一个念头突然浮现在陈襄的脑海当中。

      ——不会是师兄出什么事了罢?

      陈襄猛地打了个激灵。

      连正值盛年、身体康健的殷承嗣都能在短短一年内驾崩,那师兄……

      他怎么就没跟萧肃问一声呢?!

      陈襄咬住后槽牙,重重地锤了一下床板。

      还有系统!连个“查询人物状态”的功能都没有,差评!

      他只能告诉自己,若师兄真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譬如身患重病或是被贬斥流放,那必然是朝野震动,满城风雨,萧肃不可能不提及。

      既然萧肃没说,那就意味着至少师兄还活着、还在朝中。

      可即便如此,忧虑还是如野草般在陈襄心中疯狂滋生,让他十分焦躁。

      于是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他便把杜衡从床上薅了下来。

      “我已经开具好名帖了,你也快些去。”

      “啊,陈兄已经拿到名帖了?”杜衡揉着眼睛,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这么快?

      “碰巧使君昨日有闲暇。”陈襄言简意赅,不多作解释,“现在就差你一个人了。你一个人,拖慢了整个队伍的行程,我们已经落后别人许多了!”

      “落、落后?”

      “你若耽误一个时辰的时间,我们有十八个人同行,那便是十八个时辰的延误!”

      这算法听得杜衡一愣一愣的:“陈兄,我们预留的时间应当是足够的,不必如此着急……”

      “难道你不想早日抵达长安?”陈襄板着脸打断他的话,“早些去,便能早些打探京中时下流行的文章风向,也能早些了解此次科举的详细情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番话正中杜衡七寸。

      听陈襄这么一说,杜衡立刻起身开始穿衣。

      “陈兄所言极是!”他一边系衣带一边肃然道,“我这便去府衙开具名帖。拿到之后,我们即刻启程!”

      ……

      二月料峭,寒意未散。

      武关道上,一队车马辗着初春的泥泞缓缓行进。

      武关道作为连接襄阳与长安的唯一官道,自古便是商旅往来的咽喉要道。

      然前朝末年,天下分崩离析,战火四起,羌人趁势作乱,通客道上无复商旅。直到七年前,太祖殷尚扫平六合,定鼎天下,此地才重归安宁,商道复通。

      车厢内,陈襄斜倚着软垫闭目养神,对面的杜衡正襟危坐,手捧书卷凝神研读。

      长途跋涉,车马劳顿,经过多日的奔波,一行人终于进入了京兆尹的管辖地界,长安已近在眼前。

      杜衡似乎有些倦了,他放下手中的书卷揉了揉眉心,转而望向车窗外。

      窗外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冬雪初融,草木尚未完全复苏,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萧瑟。

      他看着外边的景象,不由轻声感慨道:“陈兄,你看这武关道,虽天下已太平七年,沿途却仍可见不少废弃的村落,田地也多有荒芜之处。想来当年战乱之酷烈,至今未能完全恢复元气。”

      陈襄依旧闭着眼,只从鼻腔里淡淡地“嗯”了一声。

      恢复元气?谈何容易。

      这天下初定,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

      七年,对于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和百姓而言,不过是喘息之机,远未到真正安稳的时候。

      车队行至一险峻地界,狭窄的驿道被两侧密林吞噬,光线晦暗。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数块巨石携着泥土,从高处砸落,发出“轰隆”的沉闷巨响,正正挡住了车队前行的道路。

      辕马受惊,人立而起,发出惊恐的嘶鸣。

      尘土尚未完全落定,两侧的灌木丛中已呼啦啦地冲出数十条身影。他们手持简陋兵刃,衣衫褴褛,面带凶光直扑车队而来!

      “是劫匪!”仆从惊呼,纷纷拔刀护卫。

      他们到底是杜家精挑细选出来的,虽惊不乱,迅速结成圆阵,将马车护在中央。

      杜衡脸色一变,下意识地抓起身旁的长剑,紧紧握住剑柄。

      陈襄倏然睁开双眼,眼中光芒一闪而逝。他掀开车帘一角,平静而迅速地扫过外面混乱的场面。

      他的目光并未在那些普通的流民身上过多停留,而是精准地落在了几个混杂其中、身材明显更为壮硕、行动间隐隐透着几分章法的男子身上。

      他们的动作,看似与其他劫匪无异,但那种下意识的趋避、格挡、以及隐约的配合,都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军伍气息。

      逃兵?陈襄的眉梢几不可察地轻轻挑动了一下。

      天下平定七年,没想到在京畿左近的官道上,还能遇到匪患。

      外面的厮杀声、呼喝声、兵刃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杜家的护卫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然而对方人多势众,蜂拥而上,一时间竟形成了僵持之势。

      “陈兄!”杜衡脸色紧绷,指节因过度用力紧握剑柄而发白,“贼人势众,我等当协力御敌!”

      他说着,便要挺身而起。

      “稍安勿躁。”陈襄头也未回,伸手按在杜衡蓄力欲起的手臂上。

      他的力道不大,却成功让杜衡动作一滞。

      “此地离长安已不足百里,又是官道要冲。稍有动静,巡防的兵马必会闻讯而来。”

      陈襄的视线依旧落在车外那片混乱的战局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杜衡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与命令。

      他吐出一个字:“等。”

      杜衡被他这临危不乱的态度震慑住了。

      这一个“等”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他下意识地选择了听从。

      他紧抿着双唇,缓缓坐了回去,但那紧握着剑柄的手却没有松开。

      毕竟是第一次亲历这等生死场面,杜衡纵然强自镇定,可眼见着外面刀光血影,护卫中已有人受伤,他的心脏还是如同擂鼓般狂跳不止。

      他忍不住回头看陈襄,却见对方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甚至又缓缓合上了双眼,视外面的生死搏杀于无物。

      一时间,杜衡的的心中竟莫名安定了不少。

      ……不愧是陈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他哪里知道,此刻的陈襄看似闭目养神,实则正在脑海中进行着另一番操作。

      “系统,帮我打开附近的地图,搜索官兵或巡防营的移动轨迹。”

      【叮!地图已加载完毕。】

      只见一张形如沙盘推演、却又无比精密的动态地图在陈襄的脑海中展开。

      山川河流,道路关隘,清晰可见。代表己方车队的绿色光点被一大片代表劫匪的红色光点包围。

      而在地图边缘,一队代表着官府军队的小白点,正在沿着官道,以极快的速度向此处行军,箭头直指他们所在的位置。

      ——这便是武安侯虽然少有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的经历,却总能料敌于先,算无遗策的原因。

      果然不出他所料。再过几分钟那支军队便会赶到了。

      陈襄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倚靠得更舒服一些。

      未过多久,远处的官道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竟敢在天子脚下啸聚山林,拦路劫掠!还不束手就擒!”

      人未至,声先到。

      一人当先疾驰而至。

      那人骑着一匹神骏非凡的纯白骏马,身披耀眼的明光铠,盔缨如火,威风凛凛。

      紧随其后的是约莫二三十的骑兵,人人身着赤红色的皮质札甲,头戴同色的红漆皮胄,腰挎环首刀,手持长矛或弓弩,阵列分明,气势森严。

      那些劫匪一见官兵,顿时四散奔逃,钻入两侧密林,转瞬不见踪影。

      “分一半人去追!入林搜捕,莫要走了贼首!”那为首的将军勒马立定,抬手下令,“其余人,清剿残余,救护伤者!”

      他一挥手,身后大部分士兵立刻催马,分头追击逃窜的匪徒,马蹄声和呼喝声迅速远去。

      将军本人调转马头,带着几名亲兵,径直来到马车前。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狼藉的现场、护卫在车旁的仆从,最后,视线落在了紧闭的车门上。

      马车内,杜衡松开一直握着的剑柄,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他定了定神,理了理衣袍,推开车门就要下车拜谢对方。

      陈襄一直安坐在座位上,车门一开,他的视线正对上这名立马于车前的将军。

      这将军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面容俊朗,英姿勃发。与寻常武将不同的是,他眉宇间还带着几分世家子弟特有的矜贵。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方的那双眼睛。

      那是一双极其漂亮的丹凤眼。眼型狭长,眼尾微微上挑,线条古典优美,眸光锐利威严。

      陈襄的目光与那双眼睛对上的刹那,微微一愣。

      ……不用对方开口,他便已经猜到了对方的姓氏。

      果不其然。

      那将军目光如电地掠过车厢内部,最后定格在陈襄脸上。

      “吾乃京兆司隶校尉钟毓!你们是何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 1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随榜更新,最低隔日更(笔芯) 推推同类型预收,都是古耽万人迷~ 《继承哥哥“遗孀”成为江东之主》 《病弱黑莲花穿到总受文当渣攻》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