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第一章光影交错

      聚光灯刺眼地打在脸上,祁砚下意识眯起眼睛,耳边嗡嗡作响,几乎听不清主持人宣布的声音。会场空调开得很足,他却感觉后背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将高定西装的衬里黏在皮肤上。

      "......最佳导演奖,《归途》,祁砚!"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身旁的制片人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祁砚这才如梦初醒,机械地站起身。他今年才二十八岁,第一次入围国际电影节,根本没想过会拿奖。三天前他还在和剪辑师熬夜调整参赛版本的色彩基调,而现在,他正走向那个无数电影人梦寐以求的领奖台。

      皮鞋踩在铺着红毯的台阶上发出闷响,祁砚感觉双腿发软,像是踩在棉花上。接过那座沉甸甸的金色奖杯时,他的手微微发抖,冰凉的金属触感提醒着这一切并非梦境。

      "谢谢评委会,谢谢所有支持《归途》的人......"他的视线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各国电影人的面孔在灯光下忽明忽暗。突然,在第三排中央位置,他捕捉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柯墨,那个被称为"华语电影圈最年轻影帝"的男人正冷着脸鼓掌,眼神锐利得几乎能将他刺穿。

      祁砚心头一跳,迅速移开视线继续致谢词。他与柯墨素不相识,为何对方会用那种眼神看他?那目光中混杂着不屑、讥讽,还有某种他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归途》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故事,"祁砚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感谢我的团队将这个故事变成现实,特别要感谢摄影师林城,没有你的坚持,我们不会选择用16mm胶片拍摄那些闪回片段......"

      台下某个角落爆发出一阵会意的笑声和掌声。祁砚没有提及的是,正是那些颗粒感强烈的胶片画面,让这部低成本文艺片在众多数字拍摄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评委会后来告诉他,那些微微泛黄、时而失焦的影像完美诠释了记忆的不可靠性——这正是电影的核心主题。

      致谢词结束后,祁砚快步走下舞台,奖杯在他手中反射着冰冷的光芒。接下来的酒会上,他不断被各国制片人和记者围住,香槟一杯接一杯地递到手中。透过人群的缝隙,他几次看到柯墨的身影——那位影帝似乎刻意与他保持着距离,却又总是在他的视野边缘出现,像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

      "祁导,恭喜啊!"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中影集团的副总王磊端着酒杯走过来,亲热地揽住他的肩膀,"我就说这片子能成!当初看剧本就觉得不一般。"

      祁砚礼貌地微笑。他清楚地记得,当初王磊看完剧本后给出的评价是"太文艺,不够商业化",投资金额也是勉强达到预算下限。但现在,这座奖杯改变了一切。

      "听说您下部戏已经在筹备了?"王磊凑近,压低声音,"我们集团很有兴趣参与,预算不是问题。"

      这就是获奖带来的变化——昨天还无人问津的年轻导演,今天就成了资本追逐的对象。祁砚正要回应,余光却瞥见柯墨正向他们这个方向走来,心跳突然漏了半拍。

      "王总。"柯墨停在两步之外,微微颔首。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三件套西装,马甲扣得一丝不苟,整个人像一把出鞘的利剑,与酒会轻松的氛围格格不入。

      "哎呀,柯老师!"王磊立刻放开祁砚,转向这位更具票房号召力的影帝,"正好,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

      "祁砚导演。"柯墨接过话头,唇角勾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刚拿下金贝壳奖的新锐导演,现在圈内谁不认识?"

      祁砚伸出手:"柯老师您好,久仰大名。我看过您的《午夜灯塔》,表演非常......"

      "《午夜灯塔》?"柯墨打断他,没有回握的意思,"那都是三年前的作品了。看来祁导最近很忙,没时间关注新片?"

      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王磊干笑两声:"柯墨就爱开玩笑!祁导别介意,他其实很欣赏你的作品......"

      "我从来不开玩笑。"柯墨从侍者托盘上取过一杯香槟,眼神却一直锁定祁砚,"特别是关于电影的事。《归途》——很讨巧的题材,不是吗?同性情感、记忆障碍、时代创伤,全是评委会喜欢的元素。"

      祁砚收回悬在半空的手,指节微微发僵:"每个故事都值得被讲述,我们只是......"

      "只是精准计算过怎样的组合最能打动评委?"柯墨轻笑一声,喉结随着吞咽香槟的动作上下滑动,"恭喜,你的策略很成功。"

      说完,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去,留下祁砚站在原地,耳根发烫。周围几个听到这番对话的业内人士投来或同情或玩味的目光。

      "别往心里去,"王磊拍拍他的肩膀,"柯墨就这脾气,对谁都这样。去年金马奖后台,他直接把一个说他'靠脸吃饭'的制片人怼哭了。"

      祁砚勉强扯出一个微笑,目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柯墨远去的背影。那位影帝走到露台边缘,点燃一支烟,烟雾在夜色中缭绕,模糊了他锋利的轮廓。

      奇怪的是,尽管刚才的对话充满火药味,祁砚却莫名觉得柯墨对他的敌意并非针对一个陌生人。那双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的情绪太过复杂,像是透过他在看着别的什么。

      ......

      回国后的接机现场出乎意料地热闹。祁砚推着行李车走出海关,被闪光灯晃得睁不开眼。十几家媒体记者举着长枪短炮围堵上来,问题一个接一个抛来。

      "祁导,首次入围就获奖是什么感受?"
      "有传言说您下部电影将和好莱坞合作,是真的吗?"
      "获奖后身价暴涨,会考虑转型拍商业片吗?"

      祁砚保持着礼貌的微笑,简短回应着各种问题。他没想到一部小成本文艺片的获奖会在国内引起这么大反响。助理林小乔奋力挤到他身边,接过行李车,小声说:"祁导,车已经在外面等了。公司临时决定明晚给您办庆功宴,王总特意交代要您一定出席。"

      "庆功宴?都有谁参加?"祁砚下意识问道,随即觉得自己这个问题有些奇怪。

      林小乔翻看手机备忘录:"业内几家大公司的代表,一些媒体朋友,还有......"她突然压低声音,"听说柯墨也会来。"

      祁砚脚步微顿。为什么听到这个名字会有种奇怪的预感?那晚在电影节短暂的接触像一根刺,隐隐扎在心头。

      "他和我们公司有合作?"

      "不是啦,"林小乔眼睛一亮,"是王总牵线的项目,想撮合您和柯墨合作下一部电影。据说剧本都准备好了,就等您点头呢。"

      祁砚皱眉。他不喜欢这种被安排的感觉,尤其是与一个明显对他有敌意的人合作。但在这个圈子里,资本的意志往往比个人好恶更重要。

      ......

      庆功宴设在市中心一家高档酒店的顶层宴会厅。祁砚比约定时间晚了二十分钟到场,一进门就被此起彼伏的祝贺声包围。他今天换了一身藏蓝色西装,衬衣领口微微敞开,比颁奖典礼那晚看起来放松许多。

      "我们的金贝壳导演终于来了!"王磊大声招呼他,身边已经围了一圈业内大佬,"来来来,给你介绍几位重要人物。"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祁砚像个展品一样被带到各个圈子寒暄。香槟喝到第三杯时,他感到一阵疲惫,借口去洗手间暂时逃离了喧嚣。

      走廊尽头的露台空无一人,祁砚长舒一口气,松了松领带。五月的夜风带着微微的凉意,吹散了些许酒意。从这个高度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灯火,车流像一条条光带在黑暗中蜿蜒。

      "躲在这里清静?"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祁砚猛地转身,柯墨不知何时出现在露台入口,斜倚在门框上。他今晚穿了件暗红色丝绒西装,衬得肤色冷白,领口随意敞开,整个人散发着慵懒而危险的气息。

      "柯老师。"祁砚站直身体,下意识整理了一下领口,"我正要回去。"

      柯墨没有让路的意思,反而向前走了两步,从口袋里掏出烟盒:"不急,王磊正和星耀的人聊得火热,一时半会儿顾不上你。"他抽出一支烟,在金属打火机的轻响中点燃,火光短暂地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

      祁砚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沉默地看着对方。近距离看,柯墨的眼睛在夜色中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琥珀色,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凌厉的美感。

      "听说王磊想让你执导《边界》?"柯墨吐出一口烟雾,直截了当地问。

      祁砚一怔:"我还没看到剧本......"

      "你会接的。"柯墨打断他,语气笃定,"新科获奖导演,急需一部有分量的商业片巩固地位。《边界》投资两个亿,全明星阵容,没人会拒绝。"

      祁砚感到一阵不适。他不喜欢被人这样揣度和定义:"柯老师似乎很了解我?"

      烟雾后的眼睛微微眯起:"比你想象的要了解。"

      这句话里的暗示让祁砚心头一紧。他正想追问,柯墨却突然掐灭刚抽了两口的烟,转身走向门口:"该回去了,不然王磊要派人来找他的摇钱树了。"

      "等等,"祁砚上前一步,"我们之前见过面吗?在电影节之前?"

      柯墨停在门口,背影僵了一瞬,但没有回头:"为什么这么问?"

      "感觉你对我......"祁砚斟酌着用词,"似乎有些成见。"

      柯墨突然转身,几步走回祁砚面前,距离近得能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烟草混合木质香水的气息。他比祁砚高出小半个头,此刻微微低头,目光如炬:"你真的不记得了?"

      祁砚被这突如其来的逼近惊得后退半步,后背抵上露台栏杆:"记得什么?"

      两人对视数秒,柯墨眼中的某种情绪逐渐冷却。他扯了扯嘴角:"没什么。看来祁导贵人多忘事。"

      说完,他转身离去,这次没有停留。祁砚望着他的背影,一种奇怪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他确信自己遗忘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记忆就像被雾气笼罩,模糊不清。

      回到宴会厅,祁砚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各种社交。他注意到柯墨被一群制片人和演员围着,谈笑风生,与刚才露台上判若两人。那个带着刺的、真实的柯墨似乎只在他面前出现。

      宴会接近尾声时,王磊终于找到机会把祁砚拉到角落,神秘兮兮地递给他一个文件夹:"《边界》的剧本,投资方点名要你执导。柯墨已经签了男主角合约,其他配角都是一线,预算无上限。"

      祁砚翻开扉页,快速浏览剧情概要——一部关于人格分裂的悬疑爱情片,男主角需要一人分饰两角,表演难度很大。

      "为什么是我?"祁砚合上剧本,"这种大制作通常会有更资深的导演人选。"

      王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两个原因。第一,你刚拿奖,有话题度;第二......"他压低声音,"柯墨指定的。"

      祁砚猛地抬头:"什么?"

      "没想到吧?"王磊拍拍他的肩膀,"虽然他对你态度冷淡,但看过《归途》后,坚持认为你能驾驭这个题材。所以,接不接?"

      祁砚的视线越过王磊的肩膀,落在远处正在穿外套准备离开的柯墨身上。那位影帝似乎感应到他的目光,突然抬头,隔着喧嚣的人群与他对视。一瞬间,祁砚仿佛又看到了露台上那个带着敌意却又莫名熟悉的柯墨。

      "我需要时间看剧本。"祁砚最终说道。

      "没问题,"王磊爽快地答应,"但别太久,投资方等不起。"

      ......

      宴会结束已是深夜。祁砚婉拒了王磊派车送他的好意,独自走向地下停车场。空旷的空间里,他的脚步声在混凝土结构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转过一个拐角,他突然刹住脚步——柯墨靠在他的车前,手里把玩着车钥匙,明显是在等人。

      "柯老师?"祁砚警惕地停下,"您找我有事?"

      柯墨直起身子,步履有些不稳地走过来。祁砚这才注意到他面色潮红,眼神涣散,身上散发着浓重的酒气。

      "你喝酒了?"祁砚皱眉,"需要帮你叫代驾吗?"

      柯墨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走到他面前,近得几乎贴上他的身体。祁砚下意识后退,后背抵上冰冷的墙壁。

      "你真的不记得我了?"柯墨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带着浓重的酒气和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七年前,海城一中,文艺社......"

      海城一中?祁砚心头一震。那是他的高中母校,但他不记得文艺社里有柯墨这个人。七年前的话,他高二,柯墨应该是......

      "你比我高两届?"祁砚试探性地问。

      柯墨的眼神亮了一瞬,随即又黯淡下去:"所以你只记得这个?"他自嘲地笑了笑,"也对,祁大导演怎么会记得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说完,他突然伸手抚上祁砚的脸颊,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祁砚僵在原地,心跳如鼓。柯墨的指尖冰凉,带着微微的颤抖,像是在触碰某种易碎的珍宝。

      "那天你穿白衬衫,袖口沾了颜料,"柯墨低声说,呼吸间的酒气扑在祁砚脸上,"在画室里睡着了,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在你脸上......"

      这段描述莫名触动了祁砚记忆深处的某根弦,一个模糊的画面在脑海中闪现——阳光、画架、颜料的味道......但转瞬即逝。

      "柯老师,你喝多了。"祁砚轻轻推开他的手,"我送你回去吧。"

      柯墨的表情突然变得锋利:"别用那种同情的语气跟我说话。"他后退两步,整了整西装领口,瞬间恢复了那副高不可攀的影帝姿态,"抱歉,失态了。"

      他转身走向不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步伐已经恢复了稳定。祁砚望着他的背影,一种强烈的冲动促使他喊道:"等等!"

      柯墨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

      "给我一周时间,"祁砚说,"我会认真看《边界》的剧本。"

      柯墨的肩膀微微放松,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引擎轰鸣声中,黑色轿车很快消失在停车场尽头。

      祁砚站在原地,脸颊上被柯墨触碰过的地方隐隐发烫。他确信自己遗忘了一些重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或许就藏在《边界》这个剧本里。

      回到家,祁砚没有立即休息,而是翻出了高中时代的相册。在厚厚一叠照片中,他找到了文艺社的集体照——十几个学生站在学校樱花树下,笑容灿烂。他仔细辨认每一张面孔,终于在最后一排角落里发现一个模糊的侧影:高挑的个子,冷淡的表情,与周围欢快的氛围格格不入。

      照片背面用褪色的钢笔字写着每个人的名字。祁砚的指尖停在一个陌生的名字上:顾墨。

      不是柯墨,是顾墨。

      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一道缝隙——顾墨,那个比他高两届的学长,文艺社的传奇人物,在他高二那年突然转学,从此杳无音讯。他们之间有过什么交集?为什么自己会完全不记得?

      祁砚拿起《边界》的剧本,翻开第一页。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格分裂症患者寻找自我身份的故事,男主角在两个人格之间挣扎,一个温润如玉,一个锋利如刀。翻到最后一页,编剧署名处赫然写着:改编自小说《双生》,作者顾沉舟。

      顾——又一个顾姓。

      祁砚放下剧本,走到窗前。夜色深沉,城市的灯光像无数双眼睛,静静注视着他。他突然意识到,接下这部电影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更是一次揭开过往谜团的旅程。

      而柯墨——或者说顾墨——就是那把钥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