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我本意并无为了太多更深层的含义和隐喻,纯粹是我某天晚上心血来潮想塑造一位求死欲爆棚的丧气鬼,起名时想到“无序”所以起了“伍序”,我先给他想了个对象,五五六六好听啊,我很喜欢“巧”这个字,正好用在第一本书的受身上,所以我写——陆巧是为伍序而生的,也没有错。
就这样我孵的一枚倒霉双黄蛋破壳了。
我给伍序和陆巧安排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时,顺理成章就代入了现实中与我分享过他们的故事的人,我借来了他们前半生的人生经历,对于伍序,他所有的家人亲人的故事,包括后来提及关于伍梅丧子和姐夫断指的事,全部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几乎不加修改的记叙了一遍,不过那本日记本是编的。对于陆巧,占比和参考略小,主要是单亲家庭成长和家里条件不差。差点忘了,还有陆问君那通电话,电话里面短暂出现的付若生,也都是我听来的故事。
必须要说的是,我请来借给书中两位男主角的只有这些,至于他们的性格相貌、个性兴趣、专业职业,特别还有关于爱情,都是与实际无关的。
简单来说,伍序和陆巧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轨迹是有“原型”参考的,但他俩的外在内在和爱恨情仇,都是这对小情侣在我笔下诞生之后才拥有的。(他俩现实的“原型”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
特别感谢,正是有了对五和六的“原型”家庭背景设定的借鉴,我一气呵成写出了超长版备忘录。这篇文在我初次有了“写给自己,感恩怀念”的念头之后,康夏的出现,我的念头彻底是落定了。
康夏的原型则完全不需要打引号,我很高兴也很满意,落泪终于不再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事,我希望我的苍白语句可以令更多人认识她,记住她。她虽是一只迷路的羔羊,而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凯旋,是新生。
实不相瞒,既然是我第一本书,我做好了用最笨拙的表述,最稚嫩的文笔的准备,因此也只敢写下最短的故事。这部短篇对我的意义本来没有多想,但因承载了许多故事以及故事背后令我深怀感激和感慨的人物,于我而言成为非同寻常且视若珍宝。也许将来我会有所提升须有所进步,但可能不会对这篇首作进行加工,我希望保留它原始的、淳朴的、愚昧的、妄想的气息。
可以分享给看到这里的大家的,也是我应该透露的,就是这篇文的时间设定,起初我就打算写个过去的故事,文中的一切都是旧的,但具体是哪一年,其实是后来根据我本人上小学,对应陆巧刚到小学上班,这样的时间线来定下的。所以我也算把自己偷偷塞进了文中。
然后还有一些想补充的话。在伍序的视角中,没了妈等于没了老家,没了陆巧等于没了新家。他是死了心的,狠下心跟陆巧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分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等待自己淡忘掉过去,也后悔带到身边的象征着昨日的旧物,当然看见又不快,丢弃又不舍。那条手绳他藏衣柜里的时间远远胜过戴手腕上的时间,更别提放其他地方的时刻了,就是那啥憋不住的时候会那个,况且那样的频率也越来越少从有到无。伍序并不是说一定要为谁守身如玉,只是逃不开性格使然,至于性格形成原因请移步至正文,总之与人交心于他而言是难如登天且苦如炼狱,同他人不论是肢体还是心灵接触都令他感到不适和厌恶,他的取向是 99% 的与世隔绝,网文作家是非常契合他的生存之道。
再说陆巧,他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传统的男人,成家立业和养家糊口是他的认知没错,在燕玲的严厉教导下,他哪怕是在恋爱前的认识暧昧阶段都保持着真诚相待和忠贞不二。与其说是迅速看透敞开大门的新世界,不如说是他更容易认清自己真实的想法,无法否认自己对伍序不一般的情愫,因此不得不舍弃原来脑海中的固有认知,他始终遵从内心、诚心诚意、担当责任。
这篇文真的很短,大家可以告诉我你们只花了多久看完么吼吼吼……不管怎么样,愿意看到这里的大家,都感激不尽!
目前我构想的番外包括但不限于:关于作家无诫的采访;五五六六的旅行记;顾哲越和罗炽有没有在一起呢;一号if线如果早恋会怎样;二号if 线当两本《全年雨季》的人物是同班同学时……
好了,许愿我会把心中所想的番外都抬上来,许愿我下半年可以顺利开新文,许愿大家还愿意看我写的东西,许愿你我不见不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