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回家 ...
-
阳光透过窗户刺挠着周远湖的眼睛,上课铃已经响了两遍了,教室里依然不见宋息的踪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期待和躁动,台下的同学们交头接耳的声音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蜜蜂。
“物理课代表,快去问问怎么回事。”班长姚谙佩推了推眼镜,同学们的目光顿时如聚光灯一样齐刷刷投向周远湖,那是一片期待的目光。
周远湖修长的手指在桌面轻敲了几下,他犹豫了几秒,但实在不忍辜负同学们的期待,终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掏出了手机,点开了宋息的微信头像。
“真牛啊,也就周远湖了。”后排传来小声的嘀咕,但这声音里没有指责,反而带着几分羡慕和习以为常。
宋息的回复来得很快,手机震动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明显:“今天走错路了,对这边不太熟悉。已经跟黄主任报备过了,你们先自习新内容。”末尾还附了一句带着几分无奈的话:“上课别玩手机了。”
周远湖嘴角微微上扬,回了个简短的“好”字。就在这时,教室门被推开,黄主任那标志性的笑声先于人影传了进来。
“同学们啊,”黄主任扶了扶他那副快要滑到鼻尖的小眼镜,脸上堆满笑容,“好巧不巧,宋老师今天临时有事,这节课我们就继续上节课的内容吧。”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啊!我的宋老师啊!”一个女生夸张地捂住胸口,“开学第一节物理课就这么泡汤了!”“不要啊!!!”另一个男生哀嚎着趴倒在桌上,声音里满是戏剧性的绝望。
“喂,别装了宁枷,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上学期抱怨物理课多。”黄主任毫不留情戳穿了他,宁枷尴尬地低下了头。
周远湖单手托腮,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
整天的课程里,宋息都没有出现。黄主任安排其他老师代课的通知一个接一个,周远湖表面上平静如水,思绪却早已飘远。宋息的名字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像一首循环播放的歌曲。毕竟是父亲特意委托的人,就这么让他独自住在酒店里,父亲应该还不知道这件事。不过看宋息那副温和有礼的样子,也不像是会打小报告的人。
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顿时趴倒一片。周远湖起身走向前排,轻轻敲了敲周春秋的课桌。
“跟我出来一下。”他的声音很轻。
走廊上,周远湖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昨天的事情。
“还有这好事!”周春秋眼睛一亮。
周远湖低头看着妹妹兴奋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小丫头片子。”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为难,又带着几分了然,“现在怎么办?”
“当然是把宋老师接来住啊!”周春秋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想啊,他好不容易回国,以前的房子都卖了,住酒店多可怜。”周春秋怪他。
周远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知道了。”这时上课铃响起,他拍了拍周春秋的肩膀,“回去上课吧。”周远湖心里有了答案。
“好嘞!”周春秋蹦蹦跳跳地回了教室。
下午放学的铃声刚响,周远湖就掏出手机拨通了宋息的电话。令他意外的是,电话几乎是瞬间就被接起来了,仿佛对方一直在等着这通电话似的。
“宋老师”,周远湖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你要是还没找到住处,不如先搬来我们家吧。”
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一下,宋息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迟疑:“这…我不想勉强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周叔叔的。”
“我和春秋都欢迎你。”周远湖的语气坚定了几分,“发个定位吧,我去接你。”
短暂的沉默后,宋息轻声回答:“…好吧。”
挂断电话没多久,定位信息就发了过来。周远湖看着手机屏幕,轻笑出声:“还真不客气。”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屏幕那头的宋息盯着自己刚发出的消息,脑子里开了一场无声的大会,周远湖态度转变的这么突然,不会有诈吧?
周远湖看了眼定位信息,酒店附近正好有地铁站。他决定坐地铁过去,既方便又省钱。
收拾书包时,元璩凑了过来。
“老周,今晚不一起走啊?”元璩搭着他的肩膀,眼睛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嗯,有点事。”周远湖简短地回答,把最后一本书塞进书包。
“什么事这么神秘?”元璩不依不饶地追问,身体前倾,像是要捕捉周远湖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私事。”周远湖拉上书包拉链,语气平淡。
“私事?我们之间还有‘私事’?喂,老周,该不会偷偷恋爱了去约会不告诉我吧?”夸张地后退两步,手指颤抖地指着周远湖。
周远湖啧了一声,抬手把元璩指着自己的手指按下去:“想什么呢,就是去接个人。”
“哦~”元璩拉长声调,低头斜眼看他,装出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没爱了呗。我们这么多年的兄弟情…”
“我们才认识一年多,装什么装,走了。”周远湖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只给元璩留了个背影。
九月的夕阳依然炽热,周远湖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地铁站走去。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窃窃私语。
酒店门口,宋息已经办完退房手续,正站在路边等候。正值晚高峰,车流如织,行人匆匆。他时不时抬起手腕看表,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心里不禁开始怀疑周远湖会不会改变主意不来了。
“就在他出神之际,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宋老师。”
宋息转身,看见周远湖正放慢脚步向自己走来。少年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呼吸略显急促,显然是赶路过来的。
“高峰期地铁太挤,等了好几趟。”周远湖在宋息面前站定,声音里带着几分歉意,“久等了。”
宋息看着眼前的少年,一时有些出神。周远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深色运动裤,利落的短发因为奔跑而略显凌乱,整个人散发着青春特有的朝气。这让他想起自己很久没有这样随性地打扮过了,在美国的日子总是西装革履,一丝不苟。
“宋老师?”周远湖伸手在宋息眼前晃了晃,“你还好吧?”宋息这才回过神来,略显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啊,没事,我也才刚下来。”
“老师你都流汗了。”周远湖指了指自己的额头示意。
虽然九月的天气确实炎热,但他心知肚明宋息肯定等了很久,只是体贴地没有拆穿这个善意的谎言。
“哦,没注意。”宋息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有些窘迫,完全不像课堂上那个从容不迫的老师。
周远湖弯腰去提地上的行李,没想到箱子出奇地沉,他一时没准备好力度,差点没提起来。
“靠,这么沉。”虽然嘴上抱怨,他还是利落地一手一个拎起两个大箱子,动作干净利落。走了两步发现宋息没跟上,他回头问道:“怎么不走?”却看见宋息还站在原地,脸上带着几分惊讶。
宋息确实被周远湖突然的热情惊到了。在他的预想中,这个看起来冷淡疏离的高中生应该会对自己搬去同住这件事百般抗拒。眼前这个主动帮忙提行李的周远湖,和他想象中的叛逆少年形象相去甚远。这种反差让他心里泛起一丝愧疚,同时也对这个只比自己小五岁的少年产生了更多好奇。
“里面很多书,我来拿一个吧。”宋息快步上前,声音温和但坚持。
“没事,不重。”周远湖嘴上这么说,但手臂上绷紧的肌肉线条出卖了他。
“还是给我一个。”宋息不由分说地接过其中一个箱子,两人的手指在箱柄上短暂相触,又迅速分开。
就这样,两人推让着走进地铁站,最终达成妥协,各拎一个箱子。地铁二号线挤满了下班的人群,车厢里弥漫着各种气味:香水、汗水、食物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在回国第七天的傍晚,宋息站在拥挤的车厢里,突然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归属感。这种感觉很好,地铁门缝中钻进来的风将这种感觉吹遍了整个车厢,车上的人们白天忙忙碌碌地工作,晚上赶着地铁回家,也许是为了与某个人相见,也许是为了家中那一口热饭。
总而言之,所有的人都是向着心中的那一丝归属感。地铁很长,心绪很远。一路上,他们没有说一句话,尴尬的气氛在狭小的空间里蔓延,宋息几次欲言又止,连最简单的"吃饭了吗"都问不出口。想到周远湖刚放学就赶来接自己,他心里既感动又有些过意不去,只能低着头掩饰自己的情绪。这一切都被高他一点的周远湖尽收眼底,少年锐利的目光在宋息微红的耳尖上停留了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这种微妙的氛围一直持续到家门口。周远湖放下行李,在门锁上按了几下:“录个指纹吧,以后方便进门。”他解释道,“几年前换的密码锁,因为我总忘带钥匙。”
他想起有次半夜回家发现没带钥匙,父亲和妹妹都已经睡了。他不得不翻窗进屋,结果被起夜的邻居奶奶撞个正着,差点被当成小偷报警。那晚的狼狈经历至今想起都让他羞得不行。
“回家…”宋息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手指不自觉地微微发抖。他已经很久没有回三山了,久到需要反应一下才能意识到这个词对自己的意义。在这里,他已经没有家人了,所以“回家”这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他尘封已久的记忆。一股热流涌上眼眶,他急忙眨了眨眼,强忍住突如其来的泪意。
“别发呆了,”周远湖自然地拿起宋息的手,引导他的手指放在感应区,“就这样,把食指放这里。”他注意到宋息突然换成了左手,“你是左撇子啊?”
“左右手都能写。”宋息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
“这么厉害。”周远湖挑了挑眉。
门锁“咔嗒”一声打开,与此同时,周春秋欢快的声音从二楼传来:“哥!接到宋老师了吗?”
“接到了,你心心念念的宋老师。”周远湖笑着回答,一边示意宋息进门。一阵诱人的香气从厨房方向飘来,他吸了吸鼻子,“好香啊粥粥,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周春秋像只欢快的小鹿从楼梯上蹦跳着下来:“为了迎接宋老师嘛,我特意准备了荔枝肉和糖醋排骨,还炒了盘空心菜,煮了鱼丸汤。”她骄傲地宣布,然后又补充道,“哥,你的那碗没放葱哦。”
她从厨房端出保温的菜肴,动作麻利地盛了三碗鱼丸汤。鱼丸个头不大,但她给宋息碗里放了六个,自己五个,只给哥哥四个。
“对了宋老师,”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你的鱼丸要放葱吗?我还没给你加。”
“嗯,我吃的。”宋息微笑着点头,声音温柔,“真厉害啊春秋,我搬来之后要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师你以后可以叫我粥粥”,周春秋连连摆手,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只要宋老师以后物理课上别提问我就好咯。”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语气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好的粥粥,其实我也只比你们大五岁,在家的时候你们叫我哥哥就行”宋息笑了笑。
“太好啦!我又多了一个哥哥。”周春秋开心的欢呼。
“一天到晚脑子都想什么呢。”周远湖伸手揉了揉妹妹的头发。他转向宋息,带着他走向走廊左侧的房间,“宋…,”他刚想叫宋老师,突然又想起宋息刚才的话,“宋息哥哥,你就住这间吧,行吗?”
其实也不必这么肉麻,宋息皮笑肉不笑。“可以,谢谢。”他点点头,目光在整洁的房间里扫过。周远湖已经让妹妹提前准备了新的床上用品,房间也打扫干净了。实际上,即使没人住,他和妹妹也保持着每周大扫除的习惯。用周远湖的话说,这是一个家的体面——从父亲出国后,这个习惯就一直延续至今。
宋息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将要暂住的房间。米白色的墙壁搭配原木色家具,既不会显得老气,也不会太过冷清。阳光透过纱帘洒进来,给整个房间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在这里的生活,应该会很舒适吧,他想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周远湖观察着宋息的表情,猜测他应该对房间还算满意。他开始详细介绍:“这里是书桌,你应该会经常用。回头我再给你拿个台灯。”他走到墙边,推开一个隐藏式的柜门,“这是书柜,你那箱书有地方放了。”
他又指向另一侧:“这里是卫生间。”推开门,里面整洁明亮,“浴缸我每周都会冲洗,你可以放心用。”他的介绍简洁明了,像是在展示一件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
“谢谢你们,真的特别周到。”宋息真诚地道谢,把行李箱放平准备整理。
“先吃饭吧,”周远湖打断他,“一会再收拾,不然菜该凉了。”
餐桌上,周远湖一眼就认出了那碗没有葱花的鱼丸汤是自己的。他自然地坐在那碗面前,旁边是给宋息的那碗。周春秋则坐在宋息对面,双手托腮,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们。
周远湖夹起一块荔枝肉送入口中,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道菜,小时候妈妈常做给他吃。鲜甜的味道在舌尖绽放,这味道太好了,一点儿不像妹妹平时的手艺。他挑眉看向周春秋:“老实交代,这真是你做的?”
“唉,被你发现了。”周春秋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其实是刚才点的外卖啦。”她转向宋息,好奇地问,“宋老师还吃得惯吗?听我哥说你也是三山人?”
“嗯,很好吃。”宋息夹了块糖醋排骨,声音里带着怀念,“我也喜欢甜口的菜式,以前在家时经常吃这些。”
原来他也喜欢甜口的,周远湖心想。这样以后做饭就方便多了,只需要单独给自己准备一份不放葱的,其他菜式都可以一起享用。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宋息的碗上,开始数里面的鱼丸:一、二、三……六个。又低头看看自己的碗,怎么只有四个?他不记得自己已经吃过了啊。
带着几分不满,他把妹妹的碗端过来数了数:五个。
“喂,周春秋,”周远湖用筷子指着三个碗,声音里带着假装的愤怒,“凭什么我只有四个,你有五个,宋息哥哥有六个?”
宋息哥哥…宋息无奈地笑笑。
“这还用问吗?”周春秋理直气壮地挺直腰板,“第一天来家里,当然要好好招待啊!而且你不是天天喊着要增肌减肥吗?我这是在帮你控制饮食,懂不懂?”她说着,还做了个“你不知好歹”的表情。
周远湖撇撇嘴,心想:都吃荔枝肉和糖醋排骨了,还在乎这一个鱼丸的热量?但他没再计较,而是突然举起碗,像敬酒一样碰了碰宋息的碗
“欢迎宋…”
“叫我哥就行”,周远湖话音还没落下就被宋息打断了。
“哦哦好,欢迎哥哥莅临,哦不,回到寒舍,干杯。”周远湖一饮而尽。
终于…
宋息环视一圈,心想这哪里“寒”了。虽然房子外观有些年头,但在这个地段绝对是价值不菲。两层的小独栋,内部装修现代舒适,明显经过精心翻新。
不过他没有纠结这个用词,也举起碗轻轻回碰:“真的非常谢谢你们的款待。”
饭后,宋息主动收拾碗筷:“你们已经为我做了这么多,我也该出点力。”他的声音温和但坚持。周远湖和周春秋没有推辞,各自回了房间。
厨房里,水流声哗哗作响。宋息站在洗碗池前,透过窗户能看到院子里摇曳的树影。楼上隐约传来兄妹俩的说笑声,温暖而真实。洗洁精的柠檬清香混合着饭菜的余味,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名为“家”的气息。在这一刻,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