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娘惹 ...

  •   昨夜雨来的凶而短暂,清晨未消散的积水将初生的日光映的满院都是,空气带着潮湿。

      何逍难得早起,走进院子没看到周允辞,太好了,何老板胜。

      一进门周允辞就看见了站在屋檐下的何逍,不知道在想什么,看起来很开心。
      “早上好。”
       “早。”

      何逍神色未变,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愉悦,见他走近,眨了下眼,向他摊开掌心。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周允辞低头,目光扫过他骨节分明的手,像是思考,而后拉过背包。
      何逍本是随口一说,见他真伸手掏东西反倒愣了愣:“你还真带啊?”

      “答应你的。”周允辞不紧不慢从侧袋掏出一罐包装精致的金骏眉茶叶放在何逍手上,“货带了,钱呢。”
      何逍张开另一只空荡荡的手掌,给他展示皇帝的金钱。

      下一秒,周允辞把他手掌倒翻,不知道从哪又拎出来的两瓶黑乌龙,卡进了他的指缝间。
      “讲究,”何逍笑道,欣然收下,“进来吃饭。”

      刺桐苑本身的自助早餐就足够丰盛,何逍甚至弄了个沙茶面自选现煮区。

      但至少周允辞没在任意一张其他顾客的桌上见到西多士和肠粉配面线糊与锡兰红茶。特权开的明目张胆,谁的杰作显而易见。

      “何老板辛苦。”周允辞等何逍落座才拉开椅子坐下。
      “有眼光。”

      何逍面露得意,笑容晃眼。
      周允辞拿筷子的动作有瞬间停顿,木珠轻轻敲在瓷盘边缘,短促清脆,像一种近乎无声的回应。

      或许是昨天晚饭说的话太多,这顿早餐两人默契地保持着无言,专心进食,以至于何逍有时间分神发现这个人吃饭透着习惯性的处处得体。

      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觉,反正不是精修出来“镜头感”的体面。

      待走出民宿,初阳刚好探出屋檐,暖融融地照着滴水兽。

      何逍拉着周允辞避过屋檐上的鱼嘴,防止被它吐的“口水”溅一身。

      “这什么做的?”周允辞回头看了两眼,觉得好玩,顺口就问了何逍。
      何逍想也不想:“剪瓷做的,排水用的雨漏。”

      “有什么寓意吗?”
      “神兽镇宅,鱼就是年年有余。”

      周允辞头刚点一半,就对视上了窝在下半面砖墙的另一只神兽,正咧着嘴傻乐:“它呢?”
      “谁呢?”
      何逍疑惑地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了然,“哦,石敢当,制煞破妄用的,山东的比较威猛,这里的上个班都能开心。”

      直到后来周允辞走在何逍身边,在这座大景点稀稀拉拉少的可怜的古城里,走得很慢,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将一天的时间“浪费”于搜寻这些奇奇怪怪的小物件,才得出结论“一天都看不完”。

      趁着游客还没来,周允辞调整相机拍了些空镜。

      梧林还未完全苏醒,有早起的人家正往院子外搬木桌,阿太指挥着阿公往桌上摆三牲水果、糕粿炸物,在个盘子上各插一支香。

      农历七月,要普渡了,何逍看着,突然意识到。

      算着时间,下周就得回一趟家,何逍思绪飘浮着,凭本能跟着周允辞的步子又走到顺意楼。

      地面被雨水洗刷过,砖缝还透着诗意,周允辞留意着神游天外、像是灵魂已经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放羊的何逍,在他差点踩空时稳稳扶住。

      “回神,”周允辞低声道,“怎么走路不看脚下?”

      何逍飘远的念头被拉回来,惯常的沉静重新占据高地,忽然笑了一下,笑的莫名其妙:“你运气挺好,刚来就赶上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周允辞顺势问。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周允辞无奈看了眼这位坏心眼的谜语人。

      昨天光顾着拍建筑和何老板的写真,周允辞还没仔细看过侨批馆,今早第一站便来了这里。

      何逍把卖的关子抛之脑后,带周允辞上了三楼,没想到唐语芙来的比他们还早。

      听见有人上楼,转头看来,语气惊喜:“是你们呀!”

      周允辞轻轻颔首,何逍朝来人打了声招呼:“你竟然真来了。”
      “来都来了,不看完再走以后我会寝食难安。”唐语芙身前的透明展台放着的,正是何逍说的带弹孔的汇票。

      这封由马尼拉寄出的汇票写着“今汇国币贰佰元支援抗战”,落款处仍留有有明显的弹痕与暗褐色的血痕。

      1938年的《南洋商报》同步展出,刊登着侨胞殉国的消息,同年侨批馆始建,贼寇入侵,余款悉捐,弃楼从戎,转作小学校舍。

      唐语芙已经完整逛过了,看两人拿着摄影机又跟着走了一遍,再次见到那封银信合一的家书。

      侨批的“批”取自闽南话“信”的读音,合起来就是海外寄来的家书和银钱,包裹信纸的红底“封”上写着繁体字。

      “烦至新塘梧林,交家慈许令窈安启,宿务林蔚拜托”

      一旁简介附着信纸背后细节放大图,那是紫外线照射下显示的柠檬汁密写着的暗语。

      “菲当局禁汇,此款托陈船长藏于船底柴油桶,抵厦后交义盛源李会计
      切勿声张”

      家书都成了传递信息的工具,只能在角落挤下了搁笔复执笔添上的小字。

      “日日惦念,言尽于此,终觉愧疚,母亲可否一切如常,望能平安无事,待我归乡重聚一堂。”

      镜头停留于黑白旧照。
      陈春杳杳,来岁昭昭。
      旧年古厝砖红。

      何逍靠着露台石栏,安静地俯视屋檐红浪,羽睫低垂,薄唇微抿。

      “这里很少有关于娘惹的故事。”
      人声传来,比起疑问,更像是一句笃定意味的陈述。

      “因为侨批馆展的不是‘成了谁’的轨迹,”何逍偏头,温声问,“你想知道什么?”
      唐语芙语气认真:“娘惹到底是什么?”

      不是一个人,是群体,明朝时到马来半岛的华人与当地族群通婚的女性后裔,对应的男性后裔叫‘峇峇’,何逍语气不急不缓。

      “不太严格地合起来说就是土生华人,他们既有中华文化根,也融合了马来习俗,从衣着、饮食到语言都很有特色。”

      “严格说呢?”
      “还要加上两个华人的后裔,这可不能忽略了。”

      “那娘惹菜、娘惹服…”唐语芙细数。

      “都属于这种文化融合的产物。”何逍点头,“只不过发生在新加坡、槟城、马六甲这些地方。”

      “所以它不是本土根脉的原生文化,那为什么梧林还会宣传娘惹文旅?”年轻女孩对这段历史的追溯已经不只是游客的好奇。

      “因为这背后是几代不归人在夹缝里活下去的方式,是飘零的树籽结了果,生了枝。”
      “侨批连着这边的根,至少回头时能看得到来的方向。”唐语芙接了下去,下了结论,“这并不是有些人说的文化挪用。”

      “当然不是。”青年笑了笑。

      唐语芙明白过后,想起自己的提问,解释道:“我没有说发展娘惹文旅不好的意思……”

      “我知道。”何逍温声,其实很久没人问过这些了,在“娘惹”似乎已经成了侨乡标志之后。

      并蒂而开的花寻得到深扎的根吗。
      周允辞拍完展品特写后就来到了何逍身边,没打断对话,静静听他述说往事,有瞬间迷茫。

      何逍轻声道:“但侨乡和娘惹的底色太像了,不为不知道的人捋清,哪天大家都以为那边开的花是这边的‘古早风’,才是真正的遗憾。”

      目光有温度时,被注视的人是有感觉的,何况周允辞没藏好,何逍察觉到了,在他来的那一刻其实话语空了拍。

      何逍没拆穿来者,继续说自己的话,无言默许了那侵犯领地的视线。

      不过现在有必要拆穿一下了,接下来的话暂时不能让周允辞听。

      何逍回头对上周允辞未收回的目光,眼里闪过坏心思的笑意,向唐语芙那边退了几步。
      “小语,来这。”他说得一本正经,却故意压低了声线,尾音轻飘飘地飞向周允辞。

      他转过身,慢悠悠挡住周允辞的视线,像周允辞会抢了他什么宝贝。

      “悄悄话,不许他听。”
      语气太正经了,带着点理直气壮的坏里坏气,与方才的利落沉稳判若两人,矛盾的令人无法挪开视线。

      周允辞也不恼,嘴角噙着笑,自觉让开。

      “忘介绍了,我是梧林民宿‘刺桐苑’的老板。”
      唐语芙陡然瞪大眼睛,刺桐苑榜上有名她还想过订房,可惜那时已经客满:“那...周先生?”

      “嘘。”何逍竖起一根手指,轻轻抵在唇边,像怕被谁听见,“劳烦帮我保个密。”

      唐语芙点点头,刚要说话,却瞥见不远处的走廊尽头,周允辞站在光影交错之间,像是刚好看过来,目光沉着,没什么表情,却又似乎看得很仔细。

      “民宿前厅观榕院有间未开业的南洋妆造坊,老板庄诺是我一位女性朋友,刚从新加坡回来。”

      听何逍说,唐语芙意识到了什么,眼睛微亮,心中升起一丝期待。

      何逍接着道:“对南洋的了解我也只是外行,她是亲身经历的,想知道这些不妨去找她听听。”

      “我会提前和她说,愿意的话你放心去便是,”何逍斟酌了下用词,补充,“也不能太放心,出门在外还是多留个心眼。”

      说完自己都觉得好笑,偏头咳嗽一声,周允辞又看了过来。

      本来没打算管太多的,但这很重要啊,何逍在心中给自己声援,唐语芙和自己人在香港的妹妹岁数差不了多少。

      唐语芙心头一暖,虽然这点叮嘱听起来像废话,可偏偏从何逍嘴里说出来,不讨嫌。

      下一刻,唐语芙才想起她还没正式回答刚才的问题:“我当然愿意了解,真的谢谢。”

      何逍在通讯录找到庄诺,把唐语芙微信二维码截图发过去,等庄诺那边回复了“OK”,才递回手机。
      “何老板,我不是那种听个热闹就走的人,您放心。”小姑娘郑重保证。

      “我相信,我看人还算准。”

      说完这句,转过头,冲着百无聊赖的周允辞晃了晃手机,微信聊天界面引人注目:“周老师,过来吧。”
      又换了个称呼,周允辞心想,似邀请,似挑衅。

      男人迎面走来,何逍愣是从那张挂着温润和煦的笑脸上看出了点痞气。

      站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点了点他手里还没来得及收好的手机:“‘悄悄话’都发截图了,还敢说我不能听?”

      何逍笑而不语,身子往后一靠,半真半假地躲了躲,“你怎么回事,这是小语的‘悄悄话’,不关我的事,别偷看。”

      “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可我现在想改口了。”

      何老板歪理一堆偏偏说得一派坦然,周允辞没法反驳,挑眉轻笑,举起相机:“站好了,阳光正好,笑一个。”

      何老板乖顺地笑了。
      带着点无赖,也带着点真心。

      何逍说庄诺早上回来,现在去店里刚好在。唐语芙悄悄退开,去寻找自己的目的地,把空间留给两人。
      插科打诨的两人。

      “周导。”这是周导演。
      “何导。”这是何向导。

      向导问导演:“今天去哪里呀?”
      “洛江。”
      “这是个什么线路?”
      “没有线路,随小船顺着同一条海岸线飘。”

      “噢,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
      “这条线的主题。”
      “请说。”
      “不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娘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厦漳泉台各个地方的闽南语口音都不太一样 本文以泉州晋江地区为主哦~ [这几天偷懒偷多了orz 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勤奋更新] ——2025.5.10留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