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训练 ...
-
晨光透过拱形玻璃窗斜切进教室,将整个空间分割成明暗交错的条块。
陈易跟在程昇身后进门时,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周曜——他半边身子浸在阳光里,修长的手指间转着一支钢笔,金属笔帽反射的光斑在天花板上游移,像一尾不安分的银鱼。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撞。
周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那双曾饱含笑意与温柔的眼睛此刻暗沉沉的,嘴角却还维持着惯常的弧度。陈易呼吸一滞,迅速垂下眼睫。
程昇不经意挡住他的视线,嘴角弧度大开,声音却压得极低,传向后方,带着警告之意,"不困了?"
晨光微熹时,程昇在昏沉中挣扎起来,视线从模糊转清晰,房间里另一张床上,那人保持着安安静静挤在墙角的姿势,身上只搭了毯子一角,右手还保持着握笔的姿势,本就算不得白净的手又沾上墨迹,还有一抹因为迷蒙蹭到了侧脸,睫毛在苍白的脸上投下两片青灰的阴影,呼吸轻得几乎看不见胸膛起伏,他就简单地躺在那里,但却奇异地很鲜活。
程昇床头桌子上放着厚厚一沓手写稿,是检讨书。他没写过检讨,也知道每一次随口而出的数字陈易都能老老实实完成,让他很难找到挑刺的理由。
他应该是讨厌陈易的,但时间久了,又经常会觉得自己没意思,想着好好跟他说话,可他百般不情愿,现在对着一个见了几次的伪君子,倒是看着比他更合拍。
教室里这种泾渭分明的格局,连陈易都发觉了异常。左边是以周曜为核心的蓝色手环,世家子弟区,右边是程昇为首的军方预备役,大多是黑色手环。中间过廊像一道无人敢逾越的楚河汉界。讲台上的教授也心照不宣,提问时也是左侧的学生来一个,右侧的学生来一个,节奏精准得像在走钢丝。
陈易坐在程昇右手边,机械地记着笔记。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一个个小黑点,他盯着那些扩散的墨迹,氤出一圈圈漂亮的花纹。
正课结束,提前到场的指导员临时发言,照样是一大段的思想理论教育, "......因此本次实战训练将采用混编制。"指导员的声音突然拔高,陈易猛地回神,"各小组名单已在终端随机匹配完成,请各位同学提前做好准备!"
教室里瞬间炸开锅,像一盆煮沸的热水。
"混编?开什么玩笑,”教室里议论声蜂起,"难道不怕内部自己打起来吗......"
议论声潮水般涌来,陈易却只注意到周曜站了起来,对着身旁的人讲了几句话,微微低头穿过教室门框,修长的双腿迈着从容的步子,阳光在身后拉出一道利落的剪影。
陈易低头查看手腕上终端数据,眉头微蹙。
【第七作战小组】 周曜(01组长) ……陈易(08组员)
……
【第十二作战小组】 程昇(01组长) ……
比陈易更不开心的另有人在,程昇对于这种军事命令很是不耐,在战场上自然是跟自己相熟的人更合拍,何故做这种虚假联姻。
执政官为了让两派之间保持虚假和平,时常会安排一些类似的“联姻”活动,这也使得左右首脑没办法彻底抹开脸面,见面了自然是好兄弟,不见面恨不得把对方踩死在脚底。
通过战争中的配合,的确会让参与者产生生死与共的感觉,在下次见面时会给彼此留好余地,正因此,联盟之间才能维持这样虚有其表的局面。
他倒是没问题,只是像陈易这样三心二意、心志不坚的人太容易被感情影响了。
这是陈易第一次上战场……
这该死的匹配机制!
“周曜那种假惺惺的人,在战场上倒是有点苟活的能力,至少跟好他,别第一次上战场就废掉,敢那样丢我的人,你就死定了……”
陈易没经历过,他在临时恶补知识,从云端下载下来大量的操作视频,即使操作流程已经很熟悉了,但终究不是现场。
穿戴轻量化神经链接装甲,在量子模拟舱中展开全息实战演练课程是每周必备课程,无论是alpha ,beta还是omega,都必须适应战争情况。
战术预载阶段,通过脑机接口将古代兵法、现代战术与外星文明战例直接输入学生意识;随后进入多维战场,教室会瞬间切换成任何极端环境,可能是火星荒漠的引力乱流,也可能是深海都市的压强战场,学生需运用生物强化肢体与AI战术副脑协同作战;最后进行意识复盘,通过记忆投射技术让全体学员以第三人称视角重放战斗全程,量子计算机会即时生成数百万种战术变种供分析。
最特别的湮灭演习中,老生要操控纳米集群对抗反物质泄漏危机,稍有不慎就会触发教室的时空缓冲装置——这是唯一允许死亡的课程,因为下一秒就会被量子回溯技术复活。
而这一切,只为培养能适应全球战争时代的新型战士:他们既是武者,也是战略家,更是能驾驭任何未知战场环境的终极适应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联盟的未来。
参战前夕。
风卷着月光扑在玻璃上,某个窗口传来悠远的口琴声,吹的是《送别》,在这样的时间吹起这样悲陈的节奏令人不安,但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听见自己加速的心跳,像战前最后一排拉枪栓的脆响。
跃跃欲试的人精神抖擞,很难沉浸到睡眠环境中,黑暗天幕下,嗜血因子逐渐激活,等着第二天在战场上一展风采,崭露头角。
面沉如水的人自有万千思绪不想跟人说,所有的情绪都藏在了那双闭阖的眸子里。
心惊胆战的人对于未知恐怖的想象快超出人的思维界限,这样的人最需要跟舍友并肩同睡,在呢喃温语中进入梦乡。
无动于衷的人在这样的夜晚里似乎格格不入,但因为无人知晓,也成为了漆黑协奏曲中的“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