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痴人说梦 ...

  •   “父亲的人来过了?”

      谢淇靠在雕花木凳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帽上的齿痕 —— 那是母亲婚戒的边缘,被他磨得发亮。

      窗外的灯火穿过雕花窗棂,在他镜片上投下细碎光斑,遮住了眼底青黑的阴影。

      窗外的夜色如墨,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

      “少爷,来过了。”

      张大海站在一旁,身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气,打湿的衣角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他刚应付完老宅那边的人,谢淇不住在老宅,却宿在听春楼,这事儿在老宅没少招人议论。

      “那就行了,老宅那边的事不用管,父亲会处理。”

      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他的钢笔尖敲在 “盐税浮报” 条目上,指腹的薄茧在纸面留下浅印。

      谢家在林周曾是显赫的大家族,可新政府成立后,势力渐衰。

      好在谢老爷身为庶子,在金陵谋得财政部次长一职,才让家族没落下风。

      虽说这一辈族长不是谢老爷,但他们这一支无疑是家族的最大倚靠。

      张大海看着谢淇在信纸上奋笔疾书,心中满是纠结,不知如何开口。

      “不过,少爷,您这么做真值得吗?老爷也是为您好。”

      他犹豫再三,还是轻声说道。

      “他是为我好,我知道。”

      他的语气有些生硬,一提到这事,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张大海感觉谢淇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自幼便跟在谢淇身边,当年朝廷屡战屡败,赔款割地,家彻底垮了,沦为流民。

      若不是谢淇看中他机灵,赏他一口饭吃,他哪能活到现在。

      这份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

      大海了解少爷。

      少爷自幼丧母,母亲生他时难产去世。

      老爷再娶后,一直没再添孩子,谢家就只有谢淇这一根独苗,家族传承自然落在他肩上。

      大海十岁起就陪着谢淇读书,后来被选中一同去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他悉心照料谢淇的生活起居。

      在日本留学时,谢淇为了帮大海出头,和殴打他的日本人打了起来。

      这一架,让谢淇被日本的大学开除。

      谢次长费了好大劲,托了无数关系,才让谢淇以休学名义回国,而非被开除的耻辱身份。

      回国后,谢次长即便心中有怒火,可见到久未谋面的儿子,还是忍不住老泪纵横。

      可父子俩的温情没持续多久,就因结婚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谢淇死活不同意父亲安排的婚事,他言辞激烈地说,自己绝不会接受和一个从未谋面的女子成婚,还质问父亲,接受过知识教育,怎能还相信盲婚哑嫁那一套。

      父子俩当场就吵得面红耳赤,火药味十足。

      过了几天,老爷子惦记儿子,听说谢淇几天都没动静,怕出事儿,便跑到二楼,想和儿子好好谈谈。

      他知道年轻人对盲婚哑嫁怨念大,猜测儿子是不是在日本有了心仪的姑娘,所以才抗拒这门婚事。

      可当老爷子把这话问出口,谢淇只是盯着报纸,一言不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父亲的询问置若罔闻。

      老爷子见儿子这般态度,气得把谢淇关在家里。

      这一关就是两个月,两个月后,谢老爷要去外地出差,走之前,听了妻子的劝,决定让谢淇回老家看看老宅,出去静静心。

      当然,明面上说是回家访乡,实际上还是给谢淇安排了任务。

      毕竟结婚不肯,帮父亲做点事,总该愿意吧。

      谢淇应下了。

      他倒不是排斥结婚,只是实在无法接受被安排的婚姻。在他看来,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又怎会有好结局。
      “不说那些了,今日的报刊拿到了吧。”

      谢淇把话题一转,试图摆脱那压抑的氛围。

      “拿到了,我专门去报刊社拿的。不过现在街上的人都说这是左翼文学,政府禁止的东西。金陵城看不到的,在这儿的报刊里竟然有。”

      张大海一边说着,一边把报刊递给谢淇。

      谢淇接过报刊,看着上面新鲜出炉的各式文章,缓缓喝了一口热茶,神色平静地说:“他们也就只能在那儿管,这周天子说话,也不是所有人都听。这世界上,有什么东西真能被禁止得了?中央政府还禁止官员狎妓呢,你看看这院子里,哪个不是穿着光鲜亮丽的官老爷。”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嘲讽,对现实的荒诞感到无奈。

      院子里隐隐传来吵闹声,即便在白天,也喧闹不休。

      在这混乱世道,礼仪教法早已被抛诸脑后。

      大海摸了摸鼻子说:“老宅的人把厢房翻了个底朝天,还撬开了您的箱子。”

      “撬就撬吧。”

      谢淇的指尖敲在纸面,指腹的薄茧在墨字上压出浅印

      “反正父亲最想找的东西,正躺在听香楼的灶灰里。”

      张大海犹豫片刻,他还是鼓起勇气开口:“少爷,南边到现在还是没有消息,我们,我们要不然就不要……”

      他话没说完,就被谢淇打断。

      谢淇扭头盯着他,俊美的脸庞此刻满是坚定:“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如果是劝我回早稻田,那还是别再说了。既然休学回来,我便不会再回去。那里不是我该待的地方。”

      他捏了捏钢笔的笔头,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仿佛在宣告自己的决心。

      “难道你忘了当初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吗?他们欺负你,我怎能忍?你也别再为此事自责,为你出头是我该做的。况且,我本就不打算继续在那儿读书,回国只是早晚的事。”

      谢淇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责任。

      他此番回国,就没打算再回去。

      不管时局如何变幻,国外生活多么安稳,这里始终是他的根,是他要为之奋斗的地方。

      张大海听了,默默点头,不再言语。

      他深知少爷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改变。

      “父亲要的是我带回一本漂亮的账册。”

      谢淇深吸一口气,把目光投向窗外,远处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

      他的钢笔尖敲在 “湖丝税” 条目上,声音像浸了冰的铜钱。

      “可我不来我怎么知道,我们谢家的钱都是哪来的?”

      窗口的风吹开桌边的文章,扉页上赫然写着《江南税务腐败调查》几个大字。

      ---------

      这一晚上,冯曦睡得很不安稳。

      他满脑子都是昨晚上和玢儿的聊天,以及玢儿拜托他的事情。

      以至于做了整晚的梦,但是具体梦见什么他也记不大清楚了,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几个片段,都是不好的事情。

      冯曦甩了甩脑袋,让自己清醒一些,收拾好之后就准备去厨房烧柴。

      他在听春楼里面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属于是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块砖。

      “听说了吗,今一大早又从双生桥下的水草里面捞了具女尸。”

      厨房的黄姨在和别人拍天,两个中年妇女一边摘菜一边说话。

      “又来,这是这个月第几次了?不过这世道,冻死人不稀奇。”

      “可是,哪来那么多,一次两次也就罢了,这都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你说会不会是.......”

      黄姨说到一半住了嘴,眼珠子滴溜溜转,左看右看就不肯继续说。

      另一边大妈见她这样忙催着让她别买卖关子。

      黄姨这才慢慢的讲这,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要我说,这都是报应,你们还记得上月的那位吗?”

      听话的大妈脸色僵住了,她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道:“你说的可是小翠!”

      黄姨立马像是听了什么不该听的名字一样,双手比做拜佛作揖的姿势说“就是就是啊!她死的那样凄惨,定是不甘啊,化作了水鬼来找替死鬼来了!”

      霎那间,几个大妈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

      最后还是路过的门房陈叔来厨房要水喝,看几个大妈吓得面色惨白问了一嘴,然后不屑的说到:“呵呵,真要论报仇,论不甘,我们楼里那个姑娘是愿意的?像是小翠那种小丫头片子,死在这楼里的不消说百个,至少也有十几个了,要真是报仇,我们楼里早死的干干净净了。”

      冯曦在一边默默地听着不说话,他认识小翠。

      小翠也是死在双生桥下的,她是失踪了好几天才被人发现的,发现的时候就也是在河里。

      小翠是个很好的姑娘,虽然长得在楼里不是一等一的出挑,但是胜在年轻,笑起来有着圆圆的酒窝,脸颊圆乎乎的,是世人说的有福气的长相。

      冯曦对她有影响还是因为他记得小翠最喜欢吃东西,经常来厨房偷吃,因此没少被罚骂。他瞅见过几次,小翠拜托他不要告诉别人,他便默认了。

      可是这样鲜活的姑娘,还是交代在了河里。

      甚至因为林周本地的风俗,连个全尸都没落下,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了一捧灰烬。

      火化那天,冯曦去了。

      他将自己舍不得吃的桂花糖一块扔到了里面。

      冯曦记得小翠最喜欢吃糖,尤其是桂花糖。

      因为小翠说,她原来的名字叫桂花。

      可是,这样喜欢吃糖的姑娘也会化成水鬼吗?

      冯曦不知道。

      可是他知道人死了便是永远死了,既不会化为水鬼,也不会成为什么精怪。

      没有来生也没有前世,只有今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