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如梦似幻 ...
-
肖昱臻把戒指和挂坠提在手里,出门的时候叫了一声和猫玩得正开心的谢桐珏,“搞定了,我们回去吧。”
他揉揉猫咪的脑袋,小跑到肖昱臻面前:“这两个一共多少钱啊?”
“黎店长没要钱,她还是把这两个东西送给我们了,我怎么说都没用,可能她今天心情真的不错吧。”肖昱臻没告诉他真正的原因,回答得半真半假。
“啊?黎姐姐真是一个让人猜不透的人。”谢桐珏回头看了一眼半透明的黑色玻璃门,“那我们帮她打理一下花圃里的植物吧,就当是谢谢她了。”说着他拿起了花圃后面的透明喷壶和铲子,给兰花草和蔷薇松土浇水。
肖昱臻学着他熟练的手法,自己也跟着帮忙:“你经常帮她浇花吗?看着很轻车熟路。”
“是啊,黎姐姐特别喜欢养花,无论哪个季节她店门口的花圃黎总是开着花。我想想啊……”他伸出手指来算,“木槿花、山栀子还有野雏菊,各种各样的盆景她都能养的特别好。”
浇完花之后他把东西都放回远处,在门外对着里面喊了一句:“黎姐姐,那我们先走啦!谢谢你!”说完拉着肖昱臻的手:“走吧这走吧,我们今天还有最后一站。”
门内的黎叙透过窗子,看着那两道越跑越远的身影,画完了那张背影的最后一笔,她淡淡地露出一个笑:“真好。”
从那条路拐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将近黄昏了。两辆老旧的自行车被落日照得暖烘烘的,他们骑着自行车在暖红的余晖里追逐落日,慢悠悠的。
“天马上就黑了,我们还有要去的地方?”肖昱臻的嗓音柔柔的,语调上扬。
“对啊,而且这个地方就是要晚上去才行。”谢桐珏说完,转头对他笑:“你跟紧我,我要加速了,不然赶不上。”
肖昱臻望着前面的人真的开始提速,自己也不再慢悠悠晃荡,两条腿登的频率越来越快,又在即将要超过他的时候减速。他发现这里的路越来越开阔,也很眼熟,好像自己曾经来过。直到他看见那家4S店,他确定这里就是之前他拿相机拍过的地方。
谢桐珏把自行车停在水库边的石桥上,此时的水面透着点点波光,天空处于将黑未黑的最后阶段,湛蓝深邃没有一点杂质。他指着远方山路上的铁轨,“那是火车的轨道,这里经常有绿皮火车经过。”
“我见到过,真的很美。”肖昱臻说。
谢桐珏惊讶地看着他:“你来过这里?”“之前那辆车就是在对面的4S店修的。”他指了一下对面,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这里是郊区,辽阔空旷风景好。”谢桐珏正说着,远处忽然爆出一声巨响,接着一道火焰冲上夜空,在深黑的夜幕下绽放出绚烂巨大的一道烟花。依稀能听见,水库的那头人声鼎沸,非常热闹。
“赶上了!现在正好7点整。”谢桐珏很激动,那烟花绚丽盛大,就像是流星一样闪耀在夜空当中,一道接着一道。
“是烟花秀吗?”肖昱臻被眼前的夜景震撼到了,他提高嗓音问身边的人。
“嗯!水库的对岸有一个很大的夜市,这几天人特别多,暑假开始的第一周每天晚上都会有烟花秀。”谢桐珏撑着石桥的柱子,“每年暑假我都会来看,但是都是在这里隔着这片湖看,我觉得这里相对安静些,也能完整地看到烟花。”
在这座桥上,对岸的喧嚣被风随散了不少,空中的烟花消逝之后,就只剩下星星和流水,是夜无比温柔的一面。
肖昱臻闭着眼睛感受这一切,“这种感觉真美好。”接着他又睁开眼:“想不到我们竟然如此相像,你今天带我去的这些地方,我都特别喜欢。”
“其实我夜觉得很神奇,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喜欢这些地方,但我就是想跟你分享。”说完谢桐珏的声音忽然变小了,有些扭捏:“其实下午那家店,除了你之外我都没有带别的任何朋友去过,就连跟我一起长大的陶逢止也没有。”
肖昱臻觉得自己的心脏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他问:“那你为什么选择带我去?我们才认识……”
“我也不知道,明明我们才认识这么几天,但我却觉得和你相处的这几天,是我之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在我这里,你已经成为了我非常特别的一个好朋友。”谢桐珏没有等他说完,就急匆匆地把自己心里的一通话全部说出了口,尽管他自己觉得其实用‘朋友’来界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好像并不准确,但是他脑海里还没出现更确切的关系形容词。
但他觉得仅仅是朋友,好像还是不够深刻,于是思索之后他又加上一句:“是那种普通的朋友,就像我跟陶逢止那样好,不,或许比他还要好一点点,是彼此了解的挚友。”
挚友,一个很微妙的词语,用来界定他们此刻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那我还挺幸运的,和你认识这么几天,就成为了你心里这么重要的朋友。”肖昱臻低下头,他想起了一直好奇的问题,作为朋友来问再合适不过了。他的语气带着淡淡的笑:“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家人都叫你阿双吗?”
“这是我的小名,从我记事起,我的舅舅和舅妈就是这么叫我的。”谢桐珏看着天空里点点的星星,想起这段与小名有关的记忆:“后来身边很要好的朋友,还有邻居他们也都这样叫我了。”他并没有说这个小名是谁取的,为什么要叫“阿双”。
肖昱臻发现他的语气并没有像刚才那么活泼,神情细微地有些失落。肖昱臻张了张嘴,想说如果让你想起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不要继续往下说了。
但谢桐珏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他像一个讲故事的人一样娓娓道来,声音像眼前缓缓流动的水波。
“其实我这个小名是我妈妈和……和我爸爸一起取的,‘阿双’源于我名字里的‘珏’字。就像下午黎姐姐说的,‘珏’这个字代表两块连在一起的玉,我爸妈想用这个字,表达他们两个人对我的爱。‘阿双’是我妈妈起的,她说叫我这个名字,都是让我知道我是带着父母两个人的爱出生的幸福小孩,但是我当时太小了,不记得。这些是我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我舅舅教我认名字的时候告诉我的。”
这样一个拥有美好幸福寓意的名字,包含着父母对这个孩子无限的爱。但肖昱臻却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父母,他知道这其中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的发生无疑是打破了前面那个完整幸福的家庭,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想把谢桐珏从那段痛苦的回忆里拉出来。
肖昱臻温暖的手掌轻抚在他的肩头,“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些。”
谢桐珏摇摇头,“这么多年从没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要叫这个小名。他们或多或少知道我童年的经历,为了不让我回想起那段难过的记忆,他们就什么都不问。不可否认那是一种善意,但其实恰恰相反的是,那些话一直压在我的心底,我其实很想找个人,听我诉说,哪怕我说完他就忘记,也好过我一个人兜着这段回忆一条路走到黑。”
他转过身,眼眶红了,在那滴眼泪落下来的瞬间,肖昱臻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把谢桐珏搂进怀里。那滴眼泪最后落在了他的肩头,是滚烫的。
他轻轻地拍了一下谢桐珏的背,“‘阿双’找个名字里带着两份爱,这是最宝贵的东西。爱不仅仅是来自父母,还有你的朋友和其他的家人。和你亲近的人每叫一次你的小名,你就会感受到一次双倍的爱。”他完后安静下来,感受他哭泣时肩膀的颤抖,闭着眼给他一个拥抱。
等谢桐珏终于不再流泪,他才松手。他揉着红肿的眼睛,说话有很重的鼻音:“太丢脸了,怎么也没想到今天晚上居然会哭鼻子。”说着背过身去,“对不起,把你的衣服弄脏了。但是你现在别看我,我的眼睛全肿了,脸上还有很多鼻涕。”
肖昱臻掏出叠的整齐的餐巾纸递给他,等他把眼泪和鼻涕都擦干净。谢桐珏缓过来之后,才小声地对肖昱臻说:“谢谢你。”
肖昱臻觉得他这副样子脆弱又可爱,忍不住捏了一下他的脸,想让他开心起来:“那我现在作为你特别好的朋友,以后可以也叫你阿双吗?”
谢桐珏想起刚才自己在哭的时候,他拍着自己的背说的那段话,没由来地红了耳根。但还是重重地点头:“当然可以!”
肖昱臻把他脸上的纸巾屑拂去,温柔地跟他对视:“我希望阿双以后开开心心的,少哭鼻子。”他的语调想夜风一样,让人听着安心。
“……好。”谢桐珏被他那声‘阿双’蛊惑了,过了一会才愣愣地回答。原来肖昱臻真的就是一个像月亮一样温柔的人。他抬头看向夜空中云层后面的那轮明月,“你看!今天晚上的月亮好圆啊。”
那一轮明黄的圆月在夜空中格外显眼,四周还散落着繁星点点。月明星稀,看来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真漂亮啊。”肖昱臻看着这轮月亮,想起下午谢桐珏说自己像月亮的事,开口问他:“为什么是月亮?”
本以为谢桐珏会问自己什么月亮的,没想到他回答得很快:“因为我印象深刻的,关于我们相处的瞬间,总是定格在月光下,就比如现在。而且我觉得你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月亮。有柔和明亮的光。同时也会让人忍不住想走近你,去更多地了解你,就好像是探索月球的背面。”
肖昱臻没想到他真的这么仔细地回答他,“原来是这样啊,我很喜欢这个形容。”
“阿双和月亮……”谢桐珏小声地念着,“这两个词读起来也很顺口,不如我以后就叫你‘月亮’吧。”他弯着眼,对自己给他起的这个小名特别满意。
“好啊。”肖昱臻滚了滚喉结,觉得这一幕实在太美好。
“那黎姐姐给我们俩做的戒指和挂坠,刚好就都代表着我们的小名欸,太好了!”谢桐珏蹲下去看放在地上的那两个透明盒子,心里很高兴。接着他又看见两个盒子边上包着牛皮纸的放袋子,站了起来:“对了,黎姐姐给你的礼物你还没拆呢,你快打开看看是什么。”
肖昱臻走过去,他差点忘记了这回事。从他手里接过这个牛皮纸袋,他沿着封口仔细地撕开。里面是一本书,借着月光能看清封面上写的是“舒婷诗集”。这是一本被保存得很好的旧书,除了页边微微泛黄之外,没有其他的破损。
“她送了你一本诗集,看来黎姐姐觉得你很适合读诗。”谢桐珏看着这本书说。
肖昱臻不太明白,他问:“难道那个黎店长送东西很讲究?”
“我觉得是这样,她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每个第一次去她店里的客人送东西。我觉得她送得都很符合每个人的爱好,就比如我的随身听。”谢桐珏说完,又想了想:“不过她真的很神秘,我去过她店里很多很多次,但她都没有告诉我她的名字。
“而且她店里的那些书,都是她自己收藏的,古今中外新书旧书什么样的都有,但她都不卖。除非是像你这本一样,被她当作礼物送出去。她也不是蓉川人,好像和你一样是从南方来的,总之我觉得她是个很独特的人。”
肖昱臻想起那个女店主最后对他说的话,联系到她正在画的那幅长发女孩的背影,隐约明白了些什么,但他没说出口,只是对谢桐珏笑了笑:“是吗?那我还挺幸运的。”
他随手翻开了那本诗集,第一页就是那首《神女峰》。
眼神扫过那首诗的最后两句,他飞快的合上了书,对身后的人说:“烟花放完了,我们也早点回去吧。”
“好啊,你等等我。”
后来的他回忆起16岁的谢桐珏,总是会想起今天。想起他在樱桃树上眨动的眉眼,说出他像月亮的那个瞬间,以及晚上倒在他肩头流泪时的那一阵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