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大结局 ...
-
雍正元年,弘旺与保庆格格大婚的喜宴热闹非凡,廉亲王府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胤禩看着儿子儿媳对茗玉敬茶,眼眶泛红,那是为人父见证儿子成家的喜悦与感慨。茗玉悄悄捏了捏他的手,低声调侃,胤禩轻咳一声,佯称是烛火熏了眼。
晚间,宾客散去,胤禩与茗玉在庭院中散步。月光洒在红绸喜字上,映出一片柔和的光晕,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他们多年前的新婚夜。胤禩忽然驻足,认真地望着茗玉,眼中满是深情:“福晋,那时我便想,若能与你白首,便是天大的福气。如今看来,竟是比福气更圆满。”
茗玉望着他眼中倒映的月光,思绪飘回到初见时他温和的眉眼。这许多年的风雨,让他们的感情如陈酒般愈发醇厚。她伸手与他十指相扣,心中满是温暖——这一路,有他在侧,便是人间至甜。
然而,这份甜蜜并未持续太久。随着雍正政权的逐渐稳固,他对胤禩的猜忌与忌惮日益加深。尽管胤禩处处小心谨慎,努力做好雍正交代的事务,但仍无法打消雍正心中的疑虑。
雍正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八阿哥府表面的平静。雍正以胤禩“结党营私、妄图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褫夺了他的王爵,将其囚禁于宗人府。这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八阿哥府。
当胤禩被带走的那一刻,茗玉只觉天旋地转,但她强忍着悲痛,告诉自己要坚强,此时的八阿哥府上下都需要她。弘旺和保庆格格也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
胤禩被囚禁的日子里,茗玉四处奔走,试图为胤禩鸣冤,但在雍正的高压统治下,她的努力如同蚍蜉撼树,毫无作用。她只能每日在家中为胤禩祈福,期盼着奇迹的发生。
在宗人府的囚禁之所,环境恶劣,阴暗潮湿。胤禩虽身处困境,却时常思念着茗玉和家人。他深知自己的处境艰难,也担心家人会因自己受到更多的牵连。
一日,茗玉好不容易得到许可,前往宗人府探望胤禩。当她见到胤禩的那一刻,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曾经风度翩翩的胤禩,如今面容憔悴,身形消瘦,囚服破旧不堪。
“爷……”茗玉泣不成声。
胤禩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福晋,莫要伤心。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你和孩子们要好好照顾自己。”
茗玉紧紧握住胤禩的手,仿佛一松开他就会消失:“爷,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你一定要撑住。”
胤禩轻轻摇头:“福晋,不要白费力气了,皇上心意已决。只是苦了你和孩子们……”
此后,茗玉依旧没有放弃,她一边安抚着府中的众人,稳定人心,一边继续寻找着可能的转机。弘旺也继承了父母的坚韧,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父亲申诉,但同样处处碰壁。
随着时间的推移,胤禩的身体在恶劣的囚禁环境下每况愈下。茗玉得知后,心急如焚,她不断地向宗人府求情,希望能改善胤禩的待遇,让他得到更好的医治。
终于,在雍正四年九月,胤禩在囚禁中含恨离世。消息传来,茗玉悲痛欲绝,几近昏厥。弘旺和保庆格格也是痛哭流涕,整个八阿哥府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茗玉强忍着心中的剧痛,为胤禩料理后事。她看着胤禩的棺木,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将孩子们好好养大,守护好这个家,这是她和胤禩共同的心愿。
在胤禩离世后的日子里,茗玉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导弘旺和照顾家人上。尽管生活依旧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她始终坚强地面对。她时常会回忆起与胤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成为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弘旺在母亲的教导下,越发成熟稳重。他深知父亲的遭遇,心中虽有怨恨,但也明白在雍正的统治下,必须谨言慎行。他努力学习,试图通过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家族重新赢得尊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尽管胤禩已经离去,但茗玉心中对他的爱从未消逝。她在八阿哥府中,守着那些与胤禩共同度过的回忆,坚强地生活着。而胤禩与茗玉之间的深情,也成为了八阿哥府中永恒的传说,激励着后人在困境中坚守爱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