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按照计划,他们当晚会在北峰过后的一个寺院挂单落宿。
下午,离北峰还有一段距离,天气骤然变化,刮起了大风。
春末夏初的金五峰,日夜温差依旧很大,入夜后接近零度。
而临时袭来的大风将白日的余温提前卷走,山上温度迅速下滑。
秦佑一作为一个南方人,他的家乡几乎一年四季如春,因而他比较怕冷。
哪怕在四季分明的上城生活了多年,也依旧没有改变。
在不断下滑的气温里,秦佑一把冲锋衣外套拉上,帽子也带上,决定加快速度,早点到达今晚落宿点。
秦佑一跑马虽不擅长,但实际体能、耐力不差,爬山匀速快,续航也长,在他们俱乐部里,综合能力甚至能进一梯队。
他加速度后,没过多久,就看不到宇山和永天的身影了——他们因为体力逐渐落后。
秦佑一休息了几次,都没有等到他们,索性放弃了,决定继续往前走。
他们团队不成文的默契,一般不会特意等人。
每个人按着自己习惯的节奏走,碰到一起了就一块走。走得慢了,就等等其他人的节奏,或自己走。大部分人都不是新手,不用担心出事,各走着各的,遇到谁都是实力和缘分。
沈有其还是在他身后,没有超过他,也不会落下太远。
秦佑一知道他的体能,没有管他。
但毕竟是只剩下了两人。于是,走到风景好的路段时,秦佑一停下拍照,也会等沈有其拍完,路上看到新奇玩意了,他也会时不时和沈有其说上几句。
沈有其大部分时候话都不多,但跟他说话,他也都会认真回应。
接近北峰时,风越来越大,已经到了肆虐的程度。
北峰海拔超过3000,是整个五峰中最高的一座,也正因如此,四周没有了更高的山峰,它失去了所有可以挡风的屏障。
长驱直入的狂风把冲锋衣物吹得哗哗作响,耳边吵吵闹闹,炸成一片。
秦佑一把轻羽绒加进外套里,把帽子拉得更严实。
因为风的阻力,他放慢了速度。沈有其也不知何时走到了他右边,两人变成了并排。
走了一段,秦佑一恍恍惚惚地觉得,风好像变小了。
他顺着风的方向看去,看到右侧的沈有其,随即明白过来,笑了笑,说:“你帮我挡了风”。
沈有其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他听到他说话了,但是没听清:“你说什么?”
“你帮我挡风了!”秦佑一加大声量,又说了一遍。
沈有其还是疑惑地看着他,依旧没有听清。
秦佑一有点纳闷,明明这么近的距离,两人肩膀都能碰到一起了,怎么会听不清?
他不由靠近了些,看着沈有其。
沈有其还是带着早上的空顶遮阳帽,没戴冲锋衣的帽子,不知是不是担心压到发揪。
下半截的碎发被大风吹得有点凌乱,因为凑近了,发尾似有若无地掠过秦佑一的脸,有点痒。
在不太确定的触感里,秦佑一反应过来,是风的原因。
沈有其正好在风向上,他说的话,顺着带到了秦佑一耳中。而秦佑一说的话,也被风吹去了同样的方向——沈有其的反方向,所以他听不清。
明白过来后,他觉得有点好玩。
在虚空中指了指,更凑近了些,在沈有其耳边说了一句。
夹杂着呼呼的风声,沈有其还是只听清了后半部分:“......风带来你的声音。”
他怔了一下,很快也明白过来,微微笑了一下。
山风不客气地掠夺着人身上的体温。
沈有其没带帽子,耳朵一直裸露在风里,这会儿已经被吹得有些发红。
他摸了摸耳朵,继续着往前走。
大约6点左右,他们到达了今晚的落宿点。
团队里也到了7.8个人,钟远作为领队,也到了,正在给到了的队友发餐券和住宿票。
寺院里的客房是大通铺,7人一间,上下两层。
下层是5张连起来的大通铺,上层是左右各一个的上铺单人床。
他们住的房间,也是钟远前提前分配好的。
奇怪的是,秦佑一和沈有其,车位被分在一起,房间却不是一间,甚至中间还隔了几间。
看着钟远在群里发的房间分配表,秦佑一松了口气。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和沈有其住在一个房间里,有点怪怪的,还不太能适应。虽说玩户外,和刚认识的人甚至陌生人住在一起是常有的事,他也从不觉得什么,但想到沈有其,他就有些莫名的不好意思。
俩人从钟远那领了票,回了各自的房间。
秦佑一因为来得早,有床铺优先选择权,选了单人上铺。
放完背完后,看时间还早,秦佑一决定出去看日落。出门前还想了一下,是否要叫上沈有其,又觉得是不是过于刻意,最后放弃了念头。
出门前,他看着门口正对着的,那五人一体大通铺。
心里再次感谢了钟远“奇怪”的分房逻辑,以及早早到达的自己。
寺院外边,就是一个大平台,是个绝佳的日落观测点。
秦佑一到时,那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都是在寺院落宿的驴友,有他们团的,也有不认识的。沈有其也在其中,已经端着相机,在等时机。
秦佑一和他打了招呼,站在另外一旁,和他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因为下午的变天,今天观测情况并不是很好,等待着的驴友们随意地和身边的人聊了起来。
在户外,大家好像都是这样,没有太多的局限,只要身边有人,好像都能唠上几句。
秦佑一听到旁边的小姑娘聊到,他们早上出发的时候,东峰还在下大雨,风也大,他们淋了大半天的雨过来的,都快冻透了。
秦佑一没看今天天气预报,知道这些时还有点意外。
他们是临近中午才出发的,看样子刚好错开了那场大雨。
小姑娘不由羡慕道:“你们真是太幸运了!”
秦佑一想了想,笑道:“是啊,我运气一直很好。”
这话倒也没打虚,从星盘配置来说,秦佑一木星在射手座,木星代表就是运气,落在射手座是木星最容易发挥其能量的一个落座。从小到大,在关键事项上,秦佑一的运气都是属于“刚刚的好”。
放在爬山这件事上,秦佑一每次出行时,也确实是晴天或阴天居多。
哪怕是天气预报要下雨,每次到他出发时,雨要么停了,要么是小到可以微乎不计。
就像今天这样。
听完秦佑一的话,小姑娘接了句:“那我明天有机会,得跟着你。”
秦佑一哈哈回应着,只当她是捧场。目光又不自觉地落到了沈有其那边。
沈有其端着相机,对着日落的方向,还在专心致志地候着。
小姑娘顺着他的目光,也看到了那边的沈有其,很自然地跑过去,探着头,似乎有些好奇,镜头后面的风景。沈有其很快也察觉了,配合地放下相机,将界面切到历史照片页,大方地给她展示。
自来熟的小姑娘得到了善意的回馈,更是毫不吝啬夸赞的语句,一顿输出,引得周围其他人也不禁好奇,频频都凑了过来,想要一探究竟。
今日因天气缘故,云层较厚,夕阳有一半藏在云层后,肉眼看起来无甚美妙。沈有其带的长焦镜头,再加上他选的角度和构图,拍出来的照片比起肉眼,可以算得上惊艳了。
更神奇的是,厚厚阴云里,竟然还有不时落下的闪电,也被沈有其抓到了一张。
画面里,天地被分成了三层。最顶上是被蓝黑色阴云笼罩的天空,最底下是逐渐暗沉隐没,云间的绵延山峦,在中间的,是那似是虚无的朦胧霞光。在画面的右上角,氤氲之间,露出着小半个橙黄轮廓。左下角,阴郁之下,却是落入山间的雷霆电光。
这画面,辽阔,梦幻,还带着一种怪异的不真实。
小姑娘掏出手机,双手攥着,有些激动又不好意思,问沈有其,能不能加个微信,回去后把这个照片发给她?问完后可能又觉得自己有点冒昧,继续解释道:他们一早出发,都在雨中赶路,一天都没拍上照片,想要张能做留念的。
一有小姑娘开了头,旁边围着的人也纷纷不客气起来,都说着自己也要。
沈有其一时没有回应,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不知在想什么。
秦佑一想到他能愿意大方让别人看照片,应该不介意分享,但可能会介意加联系方式。
他走了过去,提议说要不面对面建群吧。
说完他又补了一句,说:“我也想要。”
沈有其看了他一眼,似乎还在想着可操作性。旁边凑着的年纪轻些的小姑娘小伙子已经喊着太好了,用手机自顾自开始建群了。沈有其看着他,说了句好。掏出手机加了群。
有了照片保障后,凑过来的人也就很识趣地就散了,一部分人甚至放弃了等待,这样天气里能看到完整落日的概率已经不大,直接回了寺院。
沈有其身边空出来后,秦佑一站了过去,有些不好意思:“会不会把你拽坑里了?”
在秦佑一看来,他其实是擅自帮沈有其做了决定。虽然在那么多人的情况下,沈有其其实也很难拒绝。
沈有其看着他,笑了下,说:“没事。”
本来路线结束后,他也会把一部分照片共享到群里,多发个群,对他只是顺手的事。
秦佑一确实帮他解决了联系方式这部分,但他也没说别的,他愿意让秦佑一继续保留着点的“不好意思”,想看看他会如何。
秦佑一也没再说什么,俩人又默默地看了会日落,等太阳完全下去,便返回。
回去后秦佑一没有和沈有其去吃自助晚餐,是说等宇山他们,先回了房间。
两人当晚没再碰见。
晚上临睡前,秦佑一看着“等候落日照片”的临时微信群,没有消息。
放下手机,早早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