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伍 ...
-
大概因为白天遇见了林思勤,夜里,谢庭苔竟断断续续地梦见了许多小时候的事。
她从小没了娘,也没有兄弟姐妹,幼时的回忆是一间阴暗的屋子,四壁高高的书,她总害怕那些书架向她倒下来,铺天盖地的书能埋葬她小小的身躯。
父亲身体总不大好,家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她的衣裳都是脏到不能更脏了,父亲才会给她换下来。这样脏兮兮的她,当然也就没有朋友。
她的第一个朋友是林思贤。她是林思勤的胞妹,和她同龄。那天她刚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蹲在门口做糖人的摊子前看热闹,林思贤也掏不出一文钱,两个流口水的小姑娘说着说着就牵起了手。
后来谢庭苔的父亲走出门来,为她和林思贤一人买了一只小狗糖人,她们就成了好朋友。
再后来,和大两岁的林思勤也渐渐熟络起来。
林家是做油纸伞的。她常待在林家的铺子里,与林氏兄妹一起玩竹条,身上一半是纸墨味,一半是桐油味。林家并没有一开始就让林思勤继承祖业,而是先把他送到学堂念了几年书,他的启蒙书,《三字经》《千字文》都是从谢家的书房里借的。可惜他不是读书的料,心里不喜欢,脑子也跟不上,勉强能写几笔字后,还是回家跟着父母做伞。
他的书读不好,字写不好,可也许是天赋使然,画却画得很传神。
在她情窦初开的年纪,是幻想过与林思勤一起做伞的,那七十二道半的工序,她都学得七七八八。他号竹来她削骨,他绘图来她刷油,让整个宣平坊的人都撑上他俩做的油纸伞。
有这一层青梅竹马的缘由,她与林思勤的定亲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惜一切都戛然而止在百业寺的那场闹剧中。
林家提出退亲后,她就没再见过林思贤了,林思勤见了她也是绕着道走。明明两家走路也就是一盏茶的距离,这下子好像相隔万里了,就是古人说的“咫尺天涯”吧。
好在不久她就卖了祖宅还债,远远地搬离了这个地方,省去林家一番躲避的功夫。
梦里不断出现油纸伞面的花纹,五颜六色,光怪陆离,忽而那朱红的花纹蔓延开来,成了百业寺那场熊熊大火,她在冲天的火光里茫然无措地站着。
百业寺!
谢庭苔猛然从梦中惊醒,她想起来在哪里见过那个叫“吟霜”的绣娘了。
正是在百业寺,引导她用餐、留宿的那个小沙弥!
虽然他蓄了长发,挽了发髻,修了眉毛,抹了脂粉,穿着女装,胡茬也剃得光光生生,但那双不怀好意的眼睛,不会有错的。
谢庭苔顿时惊骇交具,忍不住全身微微颤抖起来。她掀了被子坐起来,天才蒙蒙亮,苍云暗涌,万籁俱寂,晨风带来透骨的寒意,她呆呆地坐了一阵,隔壁传来窸窸窣窣早起洗漱的响动,她才感受到身在人间。
她回过神来,胡乱吃了些东西,匆忙赶到了杜家。
杜家这会儿正聚在一块儿用早膳。打眼一看,杜家老爷、夫人坐在上首,两边分坐二公子及其夫人凤娘子、秋娘子、杜四娘子,桌边站着三四个丫鬟,众人都错愕地看着谢庭苔。
她定了定心神,向众人见礼后,笑道:“昨儿有一件要紧的东西落在了秋娘子房中,今儿个特意来取。”
秋娘子嗔了她一眼:“什么东西值得你一大清早巴巴儿地跑来要?还怕我昧下不成?”
“我当然信得过秋娘子的人品。”谢庭苔对她轻轻眨了一下眼,“我先去院中等候。”
在来的路上,她一个念头翻来覆去地想,几乎要咬碎了银牙。她对百业寺的一干和尚恨之入骨,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但这次的事关系到杜家一众女眷的声誉,她只能尽告知的义务,要怎么处置,还得由杜家决定。
“你在想什么呢,好好的一朵蔷薇,都被你揪出汁儿来了。”秋娘子从背后拍拍谢庭苔肩膀,“这可是婆母亲自浇水的,好不容易开了几朵,你再揪,把你打出门去。”
谢庭苔没有心情与她玩笑:“我想同你公婆单独谈一谈。”
秋娘子一愣,随即问道:“四娘子的亲事有人选了?”
“不是。”谢庭苔严肃地回道。
“那……”秋娘子迟疑道,“我能旁听吗?”
谢庭苔直视她的眼睛,摇头道:“我怕污了你的耳目。”
见她郑重其事,秋娘子也正色起来:“我去告诉母亲。”
杜老爷和杜夫人屏退了仆从,谢庭苔不兜圈子:“敢问杜伯母,四娘子的那个绣娘,是从哪里寻来的?”
“她之前在严家,教过严二娘子绣花。严二娘子与我们家芳蓉一向亲密,说她教得很是耐心细致的。”杜夫人不解道,“那个绣娘有什么问题吗?”
谢庭苔将自己的发现说了一遍,末了道:“我不敢说十拿九稳,但这样的事还是谨慎些为是。”
杜老爷与谢庭苔的父亲是同窗,也知道她的过往,初听百业寺这三个字,不免替她尴尬,越听却脸色越沉,杜夫人先就相信了:“难怪我总觉得他说话声音怪怪的,原来在捏着嗓子说话呢,何况,我一见他就奇怪,那身量也太高了,比芳蓉都高那么长一截。”
杜老爷也面色难看地开口道:“当年官府突袭百业寺,虽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山寺地形复杂,还是让几个和尚逃脱了,之后虽贴了告示追捕,可一直没有音讯。没想到这些畜生还有胆子待在定安县!”
谢庭苔心想,男扮女装,叫人放松警惕,依旧出入深宅内院,真是绝佳的躲藏手段。
“芳蓉原还打算让他住到家里来,差点引狼入室。”杜夫人恨恨道。“幸好庭苔及时告知,否则遗祸无穷!”
杜老爷看了一眼谢庭苔,神色复杂,良久,他说道:“这件事情不宜闹大,今天那个畜生来家,命两个家丁看着,送他远远地离开定安县,叫他知道我们已经清楚了他的底细,别再干这样伤天害理的事。”
这是打算明哲保身了。虽然在意料之中,谢庭苔还是禁不住有些失望。这样一来,杜家算是可以撇干净了,只是那个畜生受不到惩罚,轻描淡写的两句威胁,也未必能让他改邪归正。
不过她也知道,那个绣娘昨日毕竟在杜家呆了整整一天,门外铺子里的人都睁着眼睛看见的。这事闹大了,家中的女眷就可能遭遇与她相似的事情,有口难辩,无处证明清白。
故而谢庭苔没有多言,只道:“杜伯父考虑周全,这样处置很妥当。”
“难道就这么放过他不成?我咽不下这口气!”杜芳蓉啪的一下撞开门冲进来,她见父母与谢庭苔关着门商量事情,误以为是讨论她的亲事,便独自一人躲在门外偷听。谁曾想听到了这样的话。她又恼又气,连带着对介绍绣娘的严二娘子也恨上了,“亏我把严娉婷当朋友,她这是自己上了邪道,还要拉我下水!这口气我必须要出!”
杜家二老对视一眼,对这个不晓得利害轻重的小女儿很是头疼,杜夫人先道:“这事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你就别管了,爹娘还会害你不成?”
“那至少也要打他一顿,让他知道厉害!”杜芳蓉咬牙切齿道,“这个心怀不轨的狗杂种!”
见她言语粗俗,杜老爷动怒了:“闭嘴!你想把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吗?外人看来,还以为你一言不合,就教唆奴才伤人,不光你的名声不保,咱们家还可能惹上官司,你说话做事,能不能先过一过脑子?”
杜家对儿子严厉,对两个女儿却都是如珠似宝宠着的。杜芳蓉很少听到这种程度的重话,还是当着谢庭苔这个外人的面,顿时涨红了脸,眼泪不争气地往外涌:“你们胆小怕事,放虎归山,还说我没有脑子,我看是你们瞻前顾后,对错不分!”
她说着,把杜夫人面前的茶杯拿起来往地上狠狠一摔,一边抹泪一边跑了出去。
屋中的三人都被四溅的茶水波及,面面相觑,杜老爷重重一咳,满脸赧然:“老夫教子无方,让庭苔见笑了。”
谢庭苔微微一笑:“这件事骇人听闻,四娘子一定被吓到了。我去劝劝她吧。”她站起身朝杜芳蓉的房间走去。
杜芳蓉趴在床上,头埋在枕头上一抽一抽地哭泣,谢庭苔找了张鼓凳,搬到床边坐下,静静地听她哭,等她啜泣的声音渐渐低了,谢庭苔才张口:“你吓坏了吧?我才意识这件事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呢。”
杜芳蓉没有搭理她,谢庭苔也不在意:“我知道你心里不舒坦,任谁被当作待宰的羔羊,心里都会有气的。依你的想法,这件事应该怎样处理呢?”
杜芳蓉已经哭了一阵子,从最初的惊怒中冷静下来,忿忿道:“当然是报官,让衙役把他抓起来,当众行刑,叫他五马分尸,不得好死。还有严娉婷,那和尚跟她抵足同眠三个月,两人必定有了首尾,定要叫她名声扫地。”
谢庭苔点头赞许道:“四娘子嫉恶如仇,与我的想法一样呢。”
杜芳蓉噗嗤一声笑了,吹出一个鼻涕泡,她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坐起身来用手绢揩脸:“你是夸我还是夸你自个儿呢。”
“我的经历,想必四娘子也听过一二的。我恨百业寺的和尚恨得要死,巴不得亲眼看着他们下十八层地狱。”谢庭苔娓娓道,“但是我这几年的遭遇,四娘子想必不大清楚。我先是被左邻右舍说三道四,接着被定亲的夫家退了亲,直到如今都没嫁出去呢。后来我父亲去世,为了有钱买米,我想去接浆洗衣服的活儿,人家都怕我玷污门户呢。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我是渐渐熬过来了,可是最初的时候,我几度萌生了跟随父母去的念头,就差那一股子劲,我就一条衣带吊在房梁上了。”
杜芳蓉虽娇憨任性,但本性纯良,听谢庭苔提起伤心事,也不由起了怜悯之心,同情地看着她。
谢庭苔摸摸她的头:“所以啊,你的父母这样疼爱你,哪里舍得你受这些委屈呢。你以为他们就甘心放过那和尚,他们心里就不气啦?不过是投鼠忌器罢了。你想报复严娉婷,可是那和尚也出入了杜家,闹大开来,岂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杜芳蓉明白这个道理,到底还是心有不甘:“可是,就这么放过他,他不会再去祸害别人吗?”
谢庭苔叹了一口气:“我们不过平头百姓,人微言轻,保全自身尚且不易,哪里还有余力周全他人呢。”
杜芳蓉不赞同这话,但一时想不出更妥帖的办法,只好将不服气挂在脸上,沉默着不说话。
“其实……”谢庭苔轻轻笑道,“我有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你要不要听听看?”
杜芳蓉打起精神:“你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