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当你想我的时候 ...
-
窗外的波士顿下着绵绵细雨,雨滴敲打着玻璃,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某种无言的叹息。
云飞坐在书桌前,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亮着,光标在空白的文档上闪烁,却迟迟没有落下一个字。
他的思绪早已飘远,飘回那个反复出现的梦境——梦里,云佳穿着洁白的婚纱,站在葡萄架下,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的笑容那样温柔,那样真实,仿佛只要他伸手,就能触碰到她的指尖。
可每一次,就在他即将握住她的手时,梦境便会骤然破碎。他猛地惊醒,冷汗浸湿了后背,耳边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有时,梦境会变换场景——他梦见豆豆朝他跑来,脆生生地喊他“爸爸”;梦见他们一家三口坐在葡萄架下,分享着熟透的葡萄,甜蜜的汁水顺着指尖滴落;梦见云佳靠在他的肩头,轻声说着“别走了”……
可每一次,梦的结局都是戛然而止,徒留他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直到天亮。
越是受到这些梦境的折磨,他对云佳的思念就越深。
那些被时间尘封的记忆,像是被撬开的旧箱子,一下子全部涌了出来——他想起小时候,云佳踮着脚尖摘葡萄,紫色的汁水滴在她的眉心,她皱着小鼻子要擦,却被他抢先一步用指尖轻轻抹去;想起少年时,她站在校门口等他,马尾辫在阳光下泛着蜜糖色的光泽;想起最后一次在机场分别时,她摘下墨镜,那双眼睛里盛满了无法言说的情绪……
这些记忆像锋利的刀,一下一下地剜着他的心。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煎熬,颤抖着手指,点开了那个许久未联系的对话框。他删删改改,最终只发出去一句简单的话:
“你……现在还好吗?”
发完这句话,他立刻将手机反扣在桌上,仿佛害怕看到回复。可没过多久,屏幕亮起,消息提示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他深吸一口气,点开消息——
“一切都好,勿念,珍重。”
寥寥数字,却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割开他的心脏。她的语气那样平淡,那样疏离,仿佛他们只是萍水相逢的旧识,而非曾经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他的手指悬在键盘上,胸腔里翻涌的情绪几乎要冲破喉咙。终于,他再也无法克制,打下一大段掏心的话:
“云佳,我后悔了……我真的后悔了。后悔当初的离开,后悔再次的离去……我总以为时间能冲淡一切,可这些年,我从未真正放下过你。每一次梦见你,醒来后都像是重新失去你一次。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发完这段话,他像是耗尽了全身的力气,颓然地靠在椅背上,盯着屏幕,等待着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回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滴拍打窗户的声音像是某种无言的催促。终于,手机再次震动,他几乎是颤抖着点开消息——
“云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轨迹,也都有不同的选择。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无怨无悔地接受,并好好地走下去。我希望……你能幸福。”
“幸福”这两个字,像是一根尖锐的刺,狠狠地扎进他的心脏。他苦涩地笑了——这何尝不是他曾经对她说过的祝福?当年在机场,他强忍着泪水,对她说“一定要幸福”,而她只是轻轻点头,转身离去。
如今,这句话被她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他,带着同样的克制,同样的决绝。
他盯着屏幕,眼眶发热,却流不出眼泪。
原来最痛的不是爱而不得,而是明明曾经触手可及,却因为自己的犹豫和退缩,永远地失去了。
他缓缓合上电脑,走到窗前。雨幕中的城市模糊不清,就像他此刻的视线。
他想起云佳曾经说过的话——“云聚云散都是天意”。可如今他才明白,哪有什么天意?所有的错过,不过是因为他们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而现在,他们早已走上了无法回头的路。
窗外的阳光透过纱帘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云飞坐在沙发上,手机屏幕还亮着,上面是云扬刚发来的消息——几张云佳和豆豆的近照。
照片里,云佳站在茉莉花丛旁,低头整理着豆豆的衣领,阳光落在她的睫毛上,映出一小片温柔的阴影。豆豆仰着脸笑,手里举着一幅刚画好的水彩画,色彩鲜艳得像是把整个夏天的明媚都装了进去。
他的指尖轻轻抚过屏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可眼底却浮起一层薄薄的雾气。
"爸爸!"稚嫩的童声突然从身后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迅速锁上屏幕,转头看去——他的双胞胎女儿正站在楼梯口,穿着同款不同色的连衣裙,小手扒着栏杆,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我们今天真的能去公园吗?"
小女儿奶声奶气地问,粉色的裙摆随着她蹦跳的动作轻轻晃动。
爱珍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没擦干的水杯,目光在他和孩子们之间转了一圈,最后定格在他脸上。
她的眼神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嘴角抿出一个浅浅的笑:"天气预报说今天不会下雨。"
云飞怔了怔,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盯着手机发呆了太久。
他深吸一口气,将手机塞进口袋,起身时顺手揉了揉大女儿的头发:"当然去,爸爸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做到。"
爱珍的眼睛亮了一下,转身去拿野餐篮时,背影都显得轻快了许多。
波士顿的公园里,梧桐树的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云飞推着秋千,看着两个女儿在空中荡起,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爱珍坐在不远处的野餐垫上,正在切水果,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这一刻如此平静,如此真实。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掏出来看了一眼——是云扬发来的语音消息,说云佳最近又获奖了,成了学校的骨干。
他听完,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几秒,最终只回了一个简单的"恭喜",再加一个微笑的表情。
锁屏前,他习惯性地点开云佳的朋友圈。
最新的一条是昨晚发的,一张豆豆在书桌前写作业的照片,配文是:"小丫头终于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了。"他的拇指轻轻点了个赞,犹豫片刻,又评论道:"长大了。"
云佳没有立即回复。可能是在忙,也可能是看到了但没空回。他并不在意,就像他不会在意任何一个老朋友偶尔的沉默。
将手机放回口袋,他走向正在分水果的妻女。
小女儿举着一块西瓜要喂他,果汁顺着她的小手指滴下来,在裙子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他弯腰咬住西瓜,甜腻的汁水在口腔里漫开,同时尝到了一丝淡淡的咸——不知什么时候,他的眼泪已经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爸爸怎么哭了?"大女儿歪着头问。
他笑着抹了把脸:"西瓜太甜了。"
爱珍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只是递过来一张纸巾。
回家的路上,两个女儿累得在车后座睡着了。爱珍开着车,车载电台里放着轻柔的钢琴曲。云飞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突然开口:"谢谢你。"
爱珍的手指在方向盘上紧了紧,声音很轻:"为了什么?"
"为了......"他顿了顿,"为了所有。"
车内陷入沉默,只有钢琴曲如流水般缓缓流淌。
晚上,哄睡女儿们后,他独自站在阳台上。波士顿的夜空繁星点点,远处城市的灯火像散落的星辰。手机屏幕亮起,是云佳回复了他的评论:"是啊,时间过得真快。"
简单的八个字,像是一扇轻轻合上的门。
他望着这条消息,许久,回复了一个月亮的表情。然后关掉屏幕,仰头看向夜空。
云佳站在阳台上,手指轻轻摩挲着手机屏幕。夜风拂过她垂落的发丝,远处城市的灯火在薄雾中晕染开来,像一幅被雨水打湿的水彩画。
屏幕上显示着云飞刚刚发来的消息:"今晚的月亮很圆,突然想起那年夏天,我们在葡萄架下数星星。"
她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停顿了几秒,最终只回了一个简单的微笑表情。不是敷衍,而是她太明白——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他执念的养分,每一次回应都可能让那份不该继续生长的思念扎得更深。
转身回到客厅,豆豆正趴在茶几上画画,彩笔散落一地。"妈妈,你看我画的!"孩子举起画纸,上面是三个歪歪扭扭的小人站在葡萄藤下。
云佳的心突然漏跳一拍,那熟悉的构图让她想起二十年前,云飞也曾这样举着画纸,得意地展示他画的"未来的家"。
"画得真好。"她蹲下身,轻轻抚摸女儿的头发,闻到她发间淡淡的草莓洗发水香气。
这一刻她忽然理解了生命的奇妙轮回——有些画面会以另一种方式重现,只是主角已经换了人。
夜深人静时,云佳偶尔会翻开那本藏在衣柜深处的相册。泛黄的照片上,三个孩子在葡萄架下笑得没心没肺。
她的手指轻轻描摹着云飞年少时的轮廓,想起他每次发来消息时那种小心翼翼的试探。
她都知道——知道他在异国的深夜辗转反侧,知道他在妻子女儿熟睡后独自站在阳台抽烟,知道他看着月亮时眼里盛满的思念。
但她更知道,有些路一旦走上去就不能回头。
就像她不会告诉云飞,豆豆最近学会唱的儿歌是他小时候最爱的调子;不会说自己在超市看到进口葡萄时总会莫名驻足;更不会提起某个失眠的深夜,她差点拨通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最近怎么样?"——当云飞再次发来这样简短的问候时,云佳正在批改作业。
她看着那条消息,想起前天文斌来接豆豆时,特意带了她爱吃的桂花糕。那个曾经暴躁的男人,如今学会了轻声细语地说话,连给女儿扎辫子的动作都温柔了许多。
她放下红笔,回复道:"都挺好,豆豆长高了不少。"想了想,又补上一句:"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这样的对话就像隔着一层薄纱的舞蹈,既不让对方触碰真实,也不彻底斩断联系。
云佳明白,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慈悲——她不愿成为他婚姻里的刺,也不愿自己的存在阻碍他履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有时豆豆会突然问起:"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天天在家?"云佳就会把女儿搂在怀里,轻声说:"因为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啊,但爸爸妈妈都同样爱你。"
她不会告诉孩子,这世上有些爱,注定要保持距离才能永恒。
又一个葡萄成熟的季节到来时,云佳收到了云飞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本精装的《小王子》,扉页上写着"给豆豆",没有任何落款。她摩挲着那些字迹,想起这是他们少年时最常交换的书。
翻开内页,她在一处折角发现了极浅的铅笔痕迹——正好停在"你要永远为你驯养的东西负责"那句话旁边。
窗外,夏蝉鸣叫得正欢。云佳把书放进豆豆的书架,然后拿起手机,拍了张葡萄架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配文只有两个字:"熟了。"
三分钟后,她看到云飞点了个赞。
就这样足够了。
她望着照片上紫莹莹的葡萄,阳光透过叶片在果实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就像他们之间——有些心意不需要说破,有些牵挂不必常挂在嘴边。
她理解他的思念,所以不忍彻底切断联系;她明白他的煎熬,所以才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不是爱情的消亡,而是它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永恒。就像葡萄架年复一年地结果,他们也在各自的人生里,守着这份静默的懂得,继续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