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四十三 武状元 ...

  •   二十九年十月,天家再度因病辍朝,翰林学士林续请旨,称:“人君十二而冠,陛下虽无嫡子,然中宫膝下两名养子皆已封王,应早正嫡庶,以稳国祚。”
      天家召两府宰执入福宁殿议政,宰执离开后不久,天家又召翰林学士院几位学士入内。许笠如今官职尚低,未得传召,照常散值回家。现在许家兄妹虽分了两个院子居住,但早晚饭仍在一处用,晚饭过后,许笠单独留下许箐,带着他进了书房。
      “箐哥儿,找你来是有事要同你说。”许笠道。
      许箐玩笑道:“大哥难不成缺零用钱了?”
      “是正事。”
      “大哥要外放了吗?”
      “你……你知道?”许笠惊讶万分。
      许箐道:“秘书省著作佐郎以往都是状元的初授官,大哥当年未在一甲三人之列,却得了这样的官,虽然算不上于理不合,但终究还是会惹人注目。如今天家有恙,朝中几位大王争斗不休,翰林学士院是一方净土,但换个角度看,也是皇子们争夺的对象。大哥身处其中,应该比我更加清楚。此番请立太子是由林学士挑起的,林学士此举是打破了几番力量勉力维持的微妙平衡。大哥是正途入仕,得林学士青眼,又与张世叔家结了亲,正是世家朋党眼中最惹眼的‘麻烦’。无论此时是否立太子,林学士势必会被调离,学士院也势必会被拆分清理。以大哥的出身和身份,已注定不能在此时独善其身。无论最终太子立与不立,也无论是谁晋位东宫,林学士肯定会被贬。”
      “为何?”
      “大哥明知故问,若你认为林学士不会被贬,为何要单独留我说事?”
      许笠长叹一声,道:“确实如此。林学士上奏之前便已同我说过,此番无论结果如何,他定然会被调离。这朝堂呵……竟容不下敢说实话之人。路相回京后虽为三司使,可三司之中除他一人以外全是世家姻亲,根本无法推动任何政令,他完全被架在了高处。”
      许箐:“此时已不是几年前清流文臣尚能与世家平分秋色之时了。”
      “党争的结果是动摇国本,侵害民生,最终无人获利。”许笠不无感慨地说,“太子一日不立,党争一日不能结束。”
      许箐轻轻摇头:“便是立了太子,也依旧会有党争。其实大哥现在外放也好,能远离京中这些混乱。大哥还年轻,日后总会……”许箐收了声,后面的话有些太过大逆不道,即便是关起门来也不能随意乱说。
      许笠看了看他,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若我真的外放离京,日后恐难照拂得到家里,策哥儿于经义之上确实优于我,但旁的……我怕他会吃亏,也怕你们会遇到麻烦。”
      “大哥放心,以前我能保着你们专心读书,不被琐事烦忧,日后也定然能守好家中。”
      许笠怜惜地摸了摸许箐的头,叹道:“有时我总会忘记你还是个孩子。箐哥儿,辛苦你了。”

      二十九年冬月,翰林学士林续被贬至邕州为知州,许笠以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京东西路郓州阳谷县,王芾落临越府差遣,入翰林院,另有几位翰林学士、直学士被以各种由头调离。同时,吴维回京,再入两府为参知政事。
      接到旨意后,许笠只在京中停留了十日,便携妻启程赴任。许策埋头苦读,为着次年的省试做准备,许箬在覃老将军家中帮着操持覃老将军的后事,又以子侄身份守孝百日。刚热闹了没几天的许宅又安静了下来。许箐除了例行去叶宅听学以外,也不大往外面去,大多时候是在家中陪幼妹许筠读书,同时为年底几家铺子核账做准备。
      春节又过得很是潦草,正月一过便是省试,这一年又恰逢武选年,原本许箬可以凭借覃老将军的关系直接从军,但他不愿被人看作是“攀附关系”,便往京中武学堂去,以临越府武学生的身份应考。偏偏这一年省试结束日正是武选首日,于是许箐这个不必应考之人却成了许家最忙碌的——晨起送许箬往京郊校场应试骑射,等他考完后再一同回京,到礼部考场外等许策散场。

      武选的骑射不同于文选,即刻便能分出高低,校场外每隔一盏茶的工夫便有人出来唱名誊录成绩。临越府今年应考的武学生只有五十余人,许箬排在第二十位出场。
      许箐命人将马车停在校场外不碍事的地方,侧耳听着唱名。
      “郎君,这是第十九人了,下面就该三郎出场了。”守衷兴奋地说。
      许箐窝在马车里,打了个哈欠,懒懒说道:“还要一会儿才能出成绩。”
      “郎君怎的一点都不担心?”守衷问道。
      许箐反问:“我担心什么?若是考不上回去再练便是了。而且骑射功夫并非一日之功,并无投机取巧之法,比不过就是比不过。”
      “这倒也是。”守衷轻轻点头,又道,“可我还是着急。”
      许箐摆手:“那你便去榜前守着,别在我眼前晃了。”
      “郎君还不舒服吗?”守初将腌渍好的梅子端到许箐面前,“这还有些酸梅,要不再吃点儿压一压。”
      “不吃了。”许箐把头倚在马车车窗边缘,让外面的凉风稍吹进来些,他轻叹了口气,心道:人家穿越都是加buff,怎么到自己身上就全是debuff?以前跟随作战时坐在坦克里都没晕过,现在反倒被这四面漏风的马车颠得晕了车。

      “许箬,步射一石,矢十发全中;马射九斗;马上武艺七种;优等——”
      听到唱名,守衷激动地说:“郎君!三郎君是优等!”
      “听到了。”许箐终于打起了精神,吩咐道,“拿好汗巾和斗篷,去接三哥。”
      许箐查过考试标准,步射一石,矢十发三中,马射七斗,马上武艺五种便算优等了[1]。没想到短短几年,三哥在覃老将军家已将武艺学到如此程度,当真不易。
      国朝武举较文举简单,考生在各路提举学事司处应考骑射武艺,优者由提举学事司签发路引名牒,再赴京城参加兵法墨义考试,墨义与武艺均为优等的考生再行殿试,武举殿试与文举相同,只排名不黜落。所以在临越府武试之后,许箬只需同其他地方赶来的考生一同参加墨义考试即可。

      三月初,省试放榜,许策位列第二。三月中,殿试结束,许策最终以解试第一,省试第二,殿试第四的耀眼成绩完成了从学生到官员的转变。与此同时,存儒堂又借着科举豪赚了一笔。四月,武选墨义考试如期举行。墨义考《孙》《吴》十道,答出七题便算优等;实务兵防五题,只要行文通顺,言之有物便可,这对一直按照文选标准读书学习的许箬来说可谓易如反掌。果然,墨义放榜时许箬依旧是在“优等”之列。彼时许策已授官入职翰林学士院为修撰。

      在经过武艺和墨义的双重筛选之后,许箬与另外九名考生一同进入了殿试。殿试题目由天家亲自挑选,考生有半个时辰的作答时间,考完后即刻唱名,由天家钦点一甲三人。
      十人在皇仪殿中落座不久,便有内侍前来通传:“以《乐通神明》为题,作五言律诗一首,以平声八庚为韵。”
      许箬闭目凝神,想到许箐曾说过的,殿试诗赋不在精巧,只要对仗无错,添些歌功颂德之言便好。念及此,许箬提笔,先写下首句:“世治兴和乐,阳来符正声[2]”。
      因殿中只十人,是以站在前方一眼便能看清他们的动作。孙振见这少年落笔迅速,神色自若,心里多了几分好奇,便着意看了看,彼时许箬已写完次句。孙振侧头示意,立刻有识字的小黄门将许箬写完的内容快速记录下来。
      “纯能格天地,幽可逮神明。”天家看着孙振率先送来的半篇诗作,笑了笑,道,“这学生倒是有些见识,看来这次要选出一位儒将来了。”

      半个时辰后,天家亲临皇仪殿,皇子夏景宣和夏景韶陪侍两侧。
      “临越府许箬?”天家道。
      许箬出列行礼:“学生在。”
      “三月中时朕曾在此处见过你兄长。”
      许箬:“能得陛下青眼,是家兄之幸。”
      天家翻开许箬的墨义卷,道:“你兵法兵防皆是上乘,墨义是优等中的头名。方才所作的这首律诗也颇为规整,朕听闻你师从叶迁,便考教你一道难的。”
      “是。”许箬恭敬回道。
      天家道:“皋陶曰,‘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你有何解?”
      许箬略思考过,答:“此句出自《尚书·大禹谟》。学生以为,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3]”
      “于军中如何?”天家追问。
      “以《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责人贵宽。”许箬想了想,又补充道,“但战时需用重典。”
      “你可愿去往军中?”天家问道。
      许箬答:“学生应考武举,为的便是去军中效力。”
      天家道:“往年总有考生如此说,可最终往军中去的不过十之一二。”
      许箬躬身:“学生应考武选并非投机。学生愿以先祖起誓,国境一日不安,一日不会解甲。”
      天家听言一愣,缓缓道:“覃老将军亦曾对朕说过这话。”
      “先师大义,学生愿追随先师,护仲渊国境安稳。”
      天家思索片刻,道:“进士一甲第一名,临越府许箬,授内殿承制,入殿前司为都巡检司指使。”
      “谢陛下。”许箬跪地叩首。

      ————————
      注:
      [1]武选考核标准参考北宋元丰元年所立《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但武选过程有私设。
      [2]许箬殿试诗《乐通神明》是宋代范祖禹殿试所作。全诗为:
      世治兴和乐,阳来符正声。纯能格天地,幽可逮神明。协气流无外,灵心识太平。九歌人鬼享,八变地祗迎。翕纵多祥集,欣欢万祉生。须知勋德大,圣作掩英茎。
      [3]出自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在仁宗嘉祐二年省试时所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首发于2022年。与《赤霄》为同系列作品,是后写的,但故事是前传。都是独立故事,随便先看哪个都行~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