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
-
杭城的秋雨淅淅沥沥,谢瑾初撑着黑色雨伞踏入分公司大楼。玻璃门自动感应开启的瞬间,冷气裹挟着淡淡的咖啡气味扑面而来。电梯间的电子屏显示着「今日主推:蜜桃乌龙奶茶」的广告,与总部主打的冻干花茶系列形成鲜明的对比。
“谢部长!”分公司副总李成快步迎上来,“路上辛苦了,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他身后跟着市场部总监周薇、销售部主管陈昊,三人脸上堆满笑意,却掩不住眼底的紧张。
谢瑾初伸出一只手,和对方友好握手:“你好,李总。”
会议室里,投影仪正在播放季度报表。谢瑾初摘下被雨水打湿的眼镜,用手帕擦拭镜片:“李总,分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7%,库存周转率却比总部慢了40%,能解释一下吗?”
李成的笑容僵在脸上:“主要是杭城市场竞争激烈,本地品牌很难打开市场。”
“竞争激烈?”谢瑾初将平板电脑转向众人,屏幕上跳动着刺眼的数据,“隔壁市的竞品公司,同样是快消品,他们通过社区团购实现了30%的增长。而我们,”他的手指重重敲在“线上渠道占比”那一栏,“线上销售仅占总营收的12%,还在沿用三年前的线下铺货模式。”
市场部总监周薇推了推眼镜:“谢部长,我们尝试过线上推广,但效果不佳。”
“因为你们连目标客户都没搞清楚!”谢瑾初调出一张用户画像图,“杭城25-35岁女性占比68%,她们偏好便携、高颜值的产品,而我们还在主推家庭装大桶花茶。”他目光扫过众人,“更严重的是,库存管理混乱,仓库里积压的茉莉花茶临期产品,为什么没有及时处理?”
销售主管陈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是物流部的问题。”
“我不想听借口。”谢瑾初合上电脑,“从明天起,我要看到新的市场调研方案、线上推广计划,还有库存清理时间表。散会。”
李成在走廊拦住他:“谢部长,是不是太急了?这些调整涉及多个部门,做起来有些麻烦。”
“李总,”谢瑾初转身,眼神锐利,不怒自威,“分公司现在就像一艘漏水的船,不是慢慢修补的时候。如果执行有困难,我可以从总部调人。”
李成只好点头答应下来。虽然他的职位比谢瑾初高,但人家属于“钦差大人”,是过来视察工作的,他只有俯首称臣的份。
接下来的几天,谢瑾初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凌晨两点的会议室,他还在和团队讨论直播带货方案;仓库里,他戴着安全帽检查库存;市场调研时,他亲自走访便利店和超市。每当疲惫时,他总会下意识摸出手机,看着姜绾宁的对话框发呆,却始终没有按下发送键。
第五天深夜,谢瑾初盯着电脑上最新的销售数据,眉头紧锁。虽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分公司积重难返,想要彻底扭转局面,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他揉了揉太阳穴,手机突然震动,是董事长的语音通话。
“小谢啊,杭城的情况我都听说了。”董事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打算调你过来,担任分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整顿工作。”
谢瑾初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窗外的雨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他突然想起了姜绾宁,如果他接受调令的话,那样岂不是要和她分隔两地了。
“董事长,”他深吸一口气,“我需要时间考虑。”
“还要考虑什么?”董事长提高声音,“这是公司对你的信任!”
“我明白。”谢瑾初望着远处的灯火,“只是华东和华南的项目还在关键期,突然交接可能会出问题。”
“这些不是你该考虑的事。”董事长语气威严的说道,“就这么说定了,你在分公司先待上两年,回来后我提拔你为总部的总经理,比周明远的职位还高。”
挂断电话后,谢瑾初在办公室坐到天亮。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他做了决定,先回沪市。
谢瑾初回到总部时,正是午休时间。他快步穿过办公区,同事们惊讶的目光他都无暇顾及。经过华南项目组时,他下意识放慢脚步,却发现姜绾宁的工位空着。
“谢部长!”苏棠抱着文件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您可算回来了,绾宁都被王部长他们欺负惨了。”
“她在哪?”谢瑾初急切地问。
“在会议室,王部长又在为难她呢。”
谢瑾初转身就走,皮鞋踏在地面发出急促的声响。会议室的门虚掩着,他听见王部长的声音:“姜助理,这份方案漏洞百出,你是不是故意的?”
“王部长,数据都是市场调研得来的。”姜绾宁的声音带着疲惫。
谢瑾初猛地推开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姜绾宁抬起头,看见谢瑾初站在门口,眼眶微微泛红。
“王部长,”谢瑾初打断她,目光如刀般落在王部长身上,“华南项目的事,交给我来处理。”他转向姜绾宁,语气不自觉地放柔,“你先去休息。”
王部长涨红了脸:“谢瑾初,你这是什么意思?越权了吧?”
“董事长让我统筹华东和华南项目。”谢瑾初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未读邮件,“如果王部长有意见,可以直接找他。”
姜绾宁跟着谢瑾初走出会议室,走廊里安静得能听见两人的脚步声。谢瑾初突然停下,转身看着她:“你这几天还好吧?”
姜绾宁一愣,随即摇头:“我没事。”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不想让他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
谢瑾初望着姜绾宁低垂的睫毛,他喉结滚动,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个牛皮纸袋推过去:“杭城的桂花糕,听说你喜欢甜食。”
姜绾宁的指尖刚触到纸袋,又像被烫到般缩回。她想起这些天强撑的委屈,想起王部长不怀好意的眼神,此刻却只是将手背在身后,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谢谢谢部长,不过工作时间注意影响。”
“是我考虑不周。”谢瑾初收回手,牛皮纸袋边缘的折痕被他捏得发白。他突然想起在杭城深夜加班时,便利店暖黄的灯光下,自己鬼使神差地在货架前徘徊许久,最终选了最朴素包装的糕点。
就在两人僵持时,董事长来了电话,催促谢瑾初来办公室一趟。
董事长的办公室里,中年男人靠坐在大班椅上,周明远倚在真皮沙发上转着钢笔,谢瑾初站定的瞬间,董事长将文件袋重重拍在桌上:“小谢,杭城的调查报告我看了,问题比预想的更严重。”
“是的,分公司需要系统性整改。”谢瑾初目光扫过文件袋上的红章。
董事长摘下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像两簇火苗,“你在杭城好几天,库存周转率提升了12%,这说明什么?那边需要你这样的人。”
周明远适时开口,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谢部长确实是救火的不二人选。”
谢瑾初的下颌线瞬间绷紧,“我会在调任前做好工作交接,确保万无一失。”
“这才对嘛!”董事长满意地靠回椅背,“两年后杭城分公司步入正轨,总部总经理的位置就是你的。明远啊,你也要多向小谢学习。”
周明远脸上的笑容快要裂开,钢笔在指缝间突然打滑,在文件上划出长长的墨痕。他想起自己在总监位置上蛰伏五年,每次升职机会都与副总职位失之交臂,而谢瑾初不过是去分公司镀个金,就能一步登天。
谢瑾初走出办公室时,夕阳正将走廊染成琥珀色。他翻开手机备忘录,密密麻麻列着华北华南项目的待办事项:与云锦纺织厂敲定第二批订单、审核华南网红合作合同、召开跨部门协调会,每一条后面都标注着姜绾宁的名字。
第二天的晨会上,王部长翘着二郎腿冷笑:“谢部长,你这么对我的项目横插一脚,这样似乎不太好吧?”
“从今天起,我同时负责华东、华南项目。”谢瑾初将文件夹摔在桌上,惊得陈璐花容失色,“王部长,你主导的老字号合作案,为什么三个月还停留在意向阶段?”
王部长的脸涨成猪肝色:“这是公司战略,你懂什么?”
“战略需要落地。”谢瑾初调出姜绾宁整理的网红合作数据,“姜助理提出的盲盒营销方案,在网络上已有200万+曝光,而你的方案连PPT都没完成。”
会议室陷入死寂。姜绾宁低头盯着笔记本,她能感觉到谢瑾初的目光不时扫过自己,她一直没敢抬头看他。
午休时,姜绾宁躲在茶水间冲速溶咖啡。玻璃倒影里突然出现一抹黑色身影,她慌忙转身,撞翻的咖啡洒在谢瑾初的皮鞋上。
“对、对不起!”她手忙脚乱地抽纸巾,却被谢瑾初按住手腕。他的掌心带着温度,指腹的薄茧擦过她的皮肤:“小心烫。”
姜绾宁猛地抽回手,纸巾盒“啪嗒”掉在地上。她蹲下去捡,谢瑾初也同时弯腰,两人的额头差点相撞。
“华南的网红选品会,你和我一起去。”谢瑾初直起身,递来一张行程单,“王部长说要培养新人,陈璐负责对接线下渠道。”
姜绾宁盯着“杭城往返机票”几个字,指尖微微发抖。她想起王部长阴阳怪气的“谢部长的人”,突然将行程单推回去:“苏棠对网红资源更熟悉,让她去吧。”
谢瑾初握着行程单的手僵在半空,喉结动了动却没说话。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市场部陷入高压状态。谢瑾初的办公室彻夜亮着灯,他在两个项目组间来回穿梭,开会时的声音冷得能结冰。王部长的势力被逐渐架空,他常在茶水间摔杯子,咒骂“谢瑾初抢功劳”。
姜绾宁的工位成了最忙碌的角落。她每天要处理几十封邮件,协调设计部、物流部、网红团队的需求。谢瑾初总会在下班时“顺路”经过,将一杯温好的蜂蜜水放在她桌上,却从不逗留。
这天深夜,姜绾宁改完第17版方案,揉着发酸的肩膀起身。走廊里的声控灯次第亮起,她看见谢瑾初倚在消防栓旁,手里夹着一根未点燃的烟。
“数据我看过了,”他将平板电脑递给她,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促销时段可以再延长两小时。”
姜绾宁接过平板时,两人的手指短暂相触。她后退半步,却听见谢瑾初低声说:“杭城的桂花,开得正好。”
她握着平板的手收紧,玻璃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的侧脸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将她笼罩。她突然转身:“谢部长,我先回去了。”
谢瑾初望着她逃离的背影,将香烟塞回盒中。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董事长的消息:“杭城分公司那边刻不容缓,你准备什么时候交接?”
他望着姜绾宁消失的方向,拇指摩挲着屏幕,最终回复:“下周。”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他和姜绾宁的通力合作下,华北项目的后续工作顺利推进。云锦纺织厂的第二批礼盒按时交付,精美的苏绣工艺和AR互动技术相结合,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与经销商的合作也愈发稳固,中秋期间的销售额远超预期。
而华南项目,姜绾宁主导的网红盲盒营销方案同样成效显著,通过与网络达人的合作,产品在各大平台的曝光量突破千万,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姜绾宁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处理工作上的事务,还要应对王部长时不时的刁难。尽管如此,她依旧保持着高度的专业和敬业精神。她会在凌晨两点还在和网红团队沟通直播细节,会为了一个包装设计的小问题反复和设计部讨论,也会在会议上据理力争,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案。
工作之余,姜绾宁的生活显得有些单调。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她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公寓。周小满不在家的日子,公寓显得格外冷清。她会简单地煮一碗面当作晚餐,然后窝在沙发上看一会儿电视,试图放松紧绷的神经。
但即使在休息时,她的脑海中也常常会浮现出工作上的事情,想着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这一天,周小满兴奋地告诉姜绾宁,她准备搬出去和男朋友同居了。听到这个消息时,姜绾宁心里先是一紧,随即涌起一阵不舍。
“绾宁,我真的好开心,沉舟说我们以后可以一起布置新家!”周小满一边收拾着衣服,一边眉飞色舞地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姜绾宁强颜欢笑,帮忙整理着周小满的杂物:“看你这么幸福,我也替你高兴。”但她的声音里还是忍不住带着一丝失落。
周小满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姜绾宁身边,握住她的手:“舍不得我啊?别担心,我们还是可以经常见面的。”
姜绾宁轻轻叹了口气:“我只是想到以后公寓里就剩我一个人了,有点不习惯。再说,我们之前房租分摊,现在我一个人怕是有些吃力。”
“哎呀,别愁眉苦脸的!”周小满拍了拍她的肩膀,“实在不行,我让沉舟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说不定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
姜绾宁点点头,继续默默地收拾着东西。看着熟悉的房间逐渐变得空荡,那些曾经一起欢笑、一起吐槽的回忆不断涌上心头,她的鼻子不禁有些发酸。
傍晚,姜绾宁、周小满和许沉舟一起在常去的火锅店吃饭。店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
“来,绾宁,多吃点!以后一个人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总吃泡面。”周小满满眼不舍的给姜绾宁夹菜。
姜绾宁笑着说道:“知道啦,你们也要好好的,早点把喜事办了,我还等着喝喜酒呢。”
周小满脸颊微红,嗔怪道:“说什么呢。不过说真的,绾宁,你也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别总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姜绾宁夹起一块毛肚,在香油碟里蘸了蘸:“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工作虽然忙,但很充实。感情的事,顺其自然吧。”
“其实谢阎王对你挺好的,你真的不考虑考虑吗?”周小满突然问道。
姜绾宁手一抖,毛肚差点掉回锅里:“你胡说什么!我和谢部长就是普通的同事关系。”
“好好好,我不说了。”周小满笑了笑,“不过你要是有什么心事,随时都可以跟我说。”
吃完饭,已经很晚了。周小满和男朋友住在城东,而姜绾宁的公寓在城西,两人在地铁站分道扬镳。
姜绾宁独自踏上回家的地铁,车厢里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人,显得格外冷清。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只觉得浑身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
出了地铁站,冷风迎面吹来,姜绾宁不禁打了个寒颤。她裹紧外套,加快脚步往公寓走去。远远地,她看到公寓楼下的路灯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双手插兜,身姿挺拔,即使只看到一个轮廓,姜绾宁也知道是谢瑾初。
她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脚步却慢了下来。这段时间,他们之间除了工作上的必要交接,几乎没有说过一句多余的话。每一次目光交汇,她都会慌乱地移开视线;每一次他靠近,她都能感受到自己不受控制的心跳。
谢瑾初似乎察觉到她的到来,转过身来。路灯的光芒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轮廓。他的眼神在看到她的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谢瑾初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沙哑。
姜绾宁点点头,喉咙有些发紧:“和朋友一起吃个饭。谢部长这么晚来,有什么事吗?”
谢瑾初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文件袋:“华南项目的最终资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我整理好了。”他将文件袋递给姜绾宁,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指尖,一股电流顺着指尖传遍全身。
姜绾宁慌忙接过文件袋,往后退了半步:“谢谢谢部长,我明天上班就看。”
谢瑾初看着她局促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无奈和苦涩:“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这都是我分内的事。”姜绾宁低头盯着地面,不敢看他的眼睛,“而且也离不开谢部长的指导。”
两人之间再次陷入沉默,只有秋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谢瑾初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时间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谢瑾初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
姜绾宁点点头:“谢部长也早点回去吧。”说完,她转身朝着公寓走去,脚步却比平时沉重了许多。
走了几步,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谢瑾初还站在原地,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