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权谋初显 ...
-
李靖大捷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书房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
"殿下!大捷!李靖将军大破吐谷浑!"小太监跌跌撞撞冲进来,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笔尖一顿,一滴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我放下毛笔,接过军报细读。战况与我所知的历史几乎一致——李靖采纳了我的建议,派轻骑绕道断敌粮草,主力正面强攻,斩敌万余,俘虏吐谷浑王慕容伏允。
唯一不同的是,这场胜利比历史上提前了半个月。
"陛下口谕,召晋王即刻入宫觐见!"
我整了整衣冠,随传旨太监前往太极宫。一路上,心跳如擂鼓。这是我穿越以来第一次真正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结果如何,连我自己也难以预料。
两仪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我刚踏入殿门,就感受到数十道目光齐刷刷射来,有惊讶,有嫉妒,更多的是探究。
"雉奴来了。"李世民难得地面带笑容,招手示意我上前,"李靖将军的捷报你已看到了?"
我恭敬行礼:"儿臣已阅,恭贺父皇。"
"此战你居功至伟。"李世民的话引起殿内一阵低声议论,"李靖将军在军报中特别提到,若非采纳你的战略,战事恐还要拖延数月。"
我余光瞥见太子李承乾站在文官首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儿臣不过是纸上谈兵,全赖李靖将军运筹帷幄,将士用命。"我谦虚道。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不骄不躁,很好。朕决定,即日起晋王可参与尚书省议事,协助处理西北军务。"
这一决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太子一派的官员立刻出列反对:"陛下,晋王年幼,且为...女子之身,参与朝政恐非祖制。"
李世民脸色一沉:"祖制?当年平阳公主率军助朕打天下时,怎么没人提祖制?"他环视群臣,"此事已决,不必再议。"
退朝后,我刚走出殿门,就被李承乾拦住。他脸上挂着假笑,眼中却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九妹好手段啊,不声不响就讨得父皇欢心。"
"太子殿下过誉了。"我平静地回应,"弟...儿臣不过是为父皇分忧而已。"
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别以为父皇宠你就能为所欲为。记住,我才是太子,未来的皇帝。"说完,他用力撞了下我的肩膀,扬长而去。
我揉着发痛的肩膀,心中警铃大作。历史上李承乾确实因谋反被废,但那是几年后的事。现在的他羽翼已丰,若真要对付我...
"殿下无恙?"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转身,看到武媚娘不知何时出现在廊柱旁,手中捧着一个锦盒。
"武才人?你怎么在这里?"我惊讶地问。后宫嫔妃若无召见,是不该出现在前朝的。
她狡黠一笑:"妾身是来给陛下送参汤的。"她晃了晃手中的锦盒,随即压低声音,"太子刚才的话,妾身都听到了。殿下需多加小心。"
我心中一暖,没想到她会关心我的安危:"多谢提醒。不过这里是皇宫,他不敢乱来。"
武媚娘摇摇头:"殿下太天真了。"她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注意,才继续道,"太子与侯君集等人过从甚密,而侯君集掌管禁军北衙。"
我心头一震。侯君集是历史上参与李承乾谋反的重要人物,若他现在就已与太子勾结...
"你为何告诉我这些?"我忍不住问。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因为妾身相信,殿下才是..."她突然住口,微微行礼,"妾身该回去了,殿下保重。"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陷入沉思。武媚娘显然知道更多内情,但她的话只说了一半。她相信我才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继承人?还是...
回到寝宫,我立即派人去查侯君集最近的动向。作为现代人,我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历史上李承乾谋反前曾拉拢侯君集,若这一事件提前发生,我必须早做准备。
夜幕降临,我正伏案研究西北地图,突然听到窗外一声轻响。抬头望去,一支系着丝带的箭矢钉在窗棂上。
我取下箭矢,展开丝带上的纸条:"侯君集今夜密会太子于东宫偏殿。——媚娘"
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武媚娘竟能获得如此机密的情报?她到底在后宫布下了怎样的情报网?更让我心惊的是,她为何如此帮我?
我烧掉纸条,在房中来回踱步。按照历史,李承乾谋反还要等几年,但如果因为我的出现导致时间线变动...
"来人,备马!"我决定冒险一搏。
夜色如墨,我带着两名心腹侍卫悄悄来到甘露殿——李世民平日批阅奏折的地方。作为受宠的"皇子",我有夜间觐见的特权。
"雉奴?这么晚有何要事?"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见我深夜前来,略显惊讶。
我跪伏在地:"儿臣有要事禀报,请父皇屏退左右。"
待殿内只剩我们二人,我直接道:"儿臣得到密报,太子今夜与侯君集密会于东宫。"
李世民手中的朱笔一顿:"此事当真?消息从何而来?"
"儿臣...不便透露消息来源,但请父皇明察。"我硬着头皮回答。总不能说是武媚娘告诉我的。
李世民沉默良久,突然唤来心腹太监:"去东宫看看太子在做什么,就说朕有军务相询。"
等待的时间里,殿内安静得能听见烛花爆裂的声音。我垂首而立,手心沁出冷汗。若情报有误,我不仅会失去李世民信任,还会彻底得罪太子。
约莫半个时辰后,太监回报:"陛下,太子殿下称身体不适,已就寝。但老奴在东宫偏殿外见到了侯将军的靴子。"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闪,随即恢复平静:"知道了,退下吧。"
待太监退出,李世民长叹一声:"雉奴,你做得很好。"他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朕早察觉承乾心术不正,没想到他竟如此迫不及待。"
"父皇..."我不知该如何接话。历史上李世民对李承乾一直抱有期望,直到谋反证据确凿才忍痛废黜。亲眼见到父亲对儿子的失望,令人心酸。
"你且回去休息。"李世民摆摆手,"明日早朝,朕会宣布由你暂领兵部侍郎一职,协助处理西北军务。"
我心中一震。兵部侍郎虽只是三品,但实权在握,这意味着我将正式进入权力核心。
"儿臣...恐怕难当大任。"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着我:"雉奴,你比你想象的更有才能。朕看得出来,你身上有你母亲的影子。"
离开甘露殿时,已是子夜时分。月光如水,将宫墙映得惨白。我刚转过一道回廊,突然被人拉入暗处。
"殿下胆子真大。"武媚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垂,"竟敢直接向陛下告发太子。"
我浑身一僵,她的身体几乎贴在我背上,隔着衣料能感受到柔软的曲线。"你...你怎么在这里?"
"妾身担心殿下。"她松开手,绕到我面前,月光下她的眼眸亮如星辰,"幸好陛下信了殿下。"
我这才发现自己的心跳快得异常,不知是因为刚才的冒险,还是因为她的靠近。"多谢你的情报。不过下次别再冒险传递消息了,若被太子的人发现..."
"殿下关心我?"她突然笑了,那笑容明媚得连月光都黯然失色。
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转移话题:"你怎么知道太子和侯君集密会的?"
武媚娘神秘地眨眨眼:"妾身自有办法。这后宫之中,没有不透风的墙。"她顿了顿,"殿下现在相信妾身是真心相助了吧?"
月光下,她的脸庞近在咫尺,我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茉莉香气。一种奇怪的冲动让我想伸手触碰她的脸,幸好理智及时制止了我。
"为什么帮我?"我再次问出这个困扰我的问题。
武媚娘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侯君集与太子往来的密信抄本,妾身设法弄到的。或许对殿下有用。"
我接过竹简,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一阵酥麻感顺着手臂窜上心头。武媚娘似乎也感觉到了,迅速收回手,脸上浮现一抹红晕。
"媚娘..."我声音有些沙哑,"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她后退一步,垂下眼帘:"因为妾身相信,殿下会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君主。"说完,她转身欲走。
"等等!"我鬼使神差地抓住她的手腕,"太危险了,别再冒险收集这些情报。太子不是好惹的。"
武媚娘回头看我,月光为她镀上一层银边:"殿下放心,妾身懂得保护自己。"她轻轻挣开我的手,"倒是殿下,明日任职兵部的消息一出,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我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父皇要任命我为兵部侍郎?"这可是刚刚才决定的事。
她笑而不答,只是行了一礼:"时候不早,妾身告退。殿下保重。"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中疑云密布。武媚娘的情报网络竟如此灵通,连李世民刚做的决定都能立刻知晓?除非...她在李世民身边也安插了眼线。
这个认知让我既钦佩又警惕。历史上武则天确实以善于经营情报网著称,但亲眼见识还是令人震撼。
回到寝宫,我仔细阅读武媚娘给的密信抄本。内容触目惊心——太子不仅与侯君集密谋提前逼宫,还计划在春猎时制造"意外"除掉几个碍事的弟弟,包括我。
"好个李承乾..."我冷笑一声。历史上他确实试图刺杀李泰,但没想到这个时空连我也成了目标。
翌日早朝,李世民果然宣布了我暂领兵部侍郎一职的决定。太子一派的官员极力反对,但李世民态度坚决。更令人意外的是,长孙无忌等重臣竟也支持这一任命。
"晋王殿下虽年轻,但谋略过人。"长孙无忌出列道,"吐谷浑一战足见其能,老臣以为可当此任。"
我偷偷观察太子的表情,那张俊脸已经扭曲得不成样子。下朝时,他经过我身边,用只有我们能听见的声音说:"别得意,小贱人,你的好日子长不了。"
我没有回应,只是恭敬地行礼。与疯狗对吠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做好防备。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每日天不亮就要去兵部报到,与那些老谋深算的官员周旋。晚上还要研读军报,学习这个时代的军事知识。幸亏前世我是历史系学生,对唐代军事制度有所了解,否则真难以应付。
武媚娘偶尔会派人送来点心或纸条,有时是朝中动向,有时只是简单的问候。每次看到她的字迹,我心中都会泛起一丝暖意。
一个月后的深夜,我正在批阅军报,突然听到窗外有节奏的轻叩——这是武媚娘的暗号。
我打开窗户,她轻盈地翻窗而入,动作熟练得令人咋舌。"殿下还没休息?"她解下黑色斗篷,露出里面的素色衣裙。
"你怎么又冒险前来?"我连忙关上窗户,"若被巡夜的侍卫发现..."
"妾身有要事相告。"她神色凝重,"太子计划三日后在陛下茶水中下毒,然后嫁祸于殿下。"
我手中的毛笔啪嗒掉在案几上:"什么?这不可能!历史上...我是说,弑君可是大罪,他怎敢..."
武媚娘敏锐地捕捉到我的失言:"历史上?殿下似乎对将来之事颇有了解?"
我心头一跳,急忙掩饰:"我只是说,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史书罕见。"
她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没有继续追问:"消息千真万确。太子已命人从宫外弄来一种西域奇毒,无色无味,服后三日方发作,状似风寒不治。"
我额头渗出冷汗。若真如此,李世民很可能中招。历史上他确实因服食丹药而健康受损,但若提前被毒杀...
"我必须告诉父皇。"
武媚娘按住我的手:"不可。太子在陛下身边安插了眼线,若殿下贸然进谏,只会打草惊蛇。"
她的手温暖柔软,却让我心跳加速。我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思考:"那该如何是好?"
"妾身有一计。"她凑近我耳边,轻声细语。温热的呼吸拂过耳际,带着淡淡的茉莉香气,让我一时分神。
"...殿下可有在听?"她疑惑地看着我。
我猛地回神:"抱歉,你再说一遍?"
武媚娘耐心地重复了她的计划:由她接近太子的心腹宫女,调换毒药,同时我们暗中保护李世民。
"太危险了!"我反对道,"若你被抓住..."
"殿下关心我?"她又露出那种让我心跳加速的笑容。
"我...我只是担心计划失败。"我别扭地转过头,"你毕竟是因我卷入此事。"
武媚娘突然伸手捧住我的脸,强迫我看着她:"殿下,请相信妾身。"她的眼神无比认真,"我们注定要并肩而行,这是上天的安排。"
我怔住了。她的眼眸在烛光下呈现出深邃的琥珀色,仿佛能看透我的灵魂。一股奇异的熟悉感涌上心头,仿佛我们前世就曾相识。
"好。"我终于点头,"但你必须答应我,若有危险,立刻撤退。"
她笑着点头,突然倾身在我脸颊轻轻一吻:"为了殿下,值得冒险。"
不等我反应过来,她已经披上斗篷翻窗而出,消失在夜色中。我呆立原地,手指不自觉地触碰她吻过的地方,心跳如雷。
这个武媚娘...与史书记载的武则天越来越不像了。或者说,我看到的可能是她鲜为人知的一面?
三日后,一切按计划进行。武媚娘成功调换了毒药,李世民安然无恙。而太子那边,因为"毒药"无效,计划彻底失败。
事后,李世民突然宣布巡幸洛阳,命太子监国,而我则随驾同行。这一安排明显是在疏远太子,朝中明眼人都看出了端倪。
出发前夜,武媚娘再次夜访我的寝宫。
"这次多亏了你。"我真诚地说,"若非你冒险相助,后果不堪设想。"
她摇摇头:"殿下言重了。倒是此次随驾东巡,殿下需格外小心。太子虽留守长安,但他的党羽遍布朝野。"
"我会注意的。"我犹豫片刻,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媚娘,你为何如此帮我?真的只是因为...那个关于女帝的预言吗?"
她沉默良久,才轻声道:"起初或许是。但现在..."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妾身也说不上来。只是每次见到殿下,心中就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我们早已相识多年。"
我心头一震。这不正是我对她的感觉吗?难道穿越时空的不仅是我一人?还是说,这是原主李治残留的情感?
"媚娘,若有一天你发现我并非你想象的那样..."我试探着说。
她伸手轻按我的嘴唇:"殿下就是殿下,无论如何,妾身认定的就不会改变。"
这亲密的举动让我们两人都愣住了。她的手指柔软温暖,贴在我的唇上,仿佛一道电流穿过全身。
武媚娘先回过神来,迅速收回手:"时候不早,妾身该回去了。殿下明日还要早起。"
我送她到窗边,看着她灵巧地翻出窗外。夜风吹起她的发丝,月光为她镀上一层银边,美得不似凡人。
"媚娘。"我忍不住叫住她,"等我回来。"
她回头嫣然一笑,那笑容让我心尖发颤:"妾身等着殿下。"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在胸中涌动。这危险而迷人的女子,究竟是历史上的那位女皇,还是只属于我的武媚娘?
东巡的队伍浩浩荡荡,我的马车紧跟在李世民御驾之后。掀开车帘,长安城渐渐远去。不知为何,心中竟生出几分不舍。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武媚娘赠我的玉佩,那朵牡丹似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天命...究竟是谁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