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青叶邑的晨雾裹着腐朽的桂花香,封旭牵着雪影驹走过青石板路,剑柄松纹在雾中泛着微光。少年垂眸望着缰绳上小弟新换的靛蓝穗子,指腹反复摩挲着编织纹路里残留的艾草香,这是临行前大哥在熏笼前守了整夜的痕迹。民间传说里,艾草是游子远行的护身符,可此刻缠绕指尖的香气,却更像一条无形的丝线,一端系着家,一端连着未知的远方。

      靴底碾过青苔斑驳的石板,每一步都似踩在记忆的薄冰上。老屋飞檐的铜铃在雾中时断时续地呜咽,恍惚间,他又回到昨日的庭院:大哥封冀剑眉紧锁,将油纸包好的干粮塞进他行囊,那神情如同背负着整个家族的重量,"在外不可轻易显露封家名号,遇事三思。"话音未落,又将带着体温的青铜令牌塞进他掌心,"但若有人欺你,便让他们知道,封家二少爷的剑,从不是装饰。"

      "二哥!"小弟封天禄突然从桂花树后窜出来,手里攥着刚编好的穗子,发梢还沾着几片金黄的桂花,他踮着脚将新编的穗子系在缰绳上,眼眸亮如星辰,"你总爱钻牛角尖,要多学学我,随心而行!在外面多帮我找找好玩的地方,等三年后我也18岁可以出门了,你可要领着我去玩的啊!"

      雪影驹突然不安地刨动前蹄,雾中的铜铃猛地摇晃起来,惊醒了这场时光的幻梦。封旭抬手拭去睫毛上凝结的雾珠,指腹触到的凉意,不知是晨雾还是未落下的泪。他握紧腰间长剑,迎着渐亮的天光踏出青石巷。

      前方人群如沸,议论声裹挟着市井的烟火气扑面而来。青灰墙壁上的告示被晨雾洇得发皱,朱红印泥晕开的城主府纹章,宛如一滴干涸的血。有人踮脚念出声:"诚聘天下名医奇士,解小女嗜睡之症......"话音未落,人群里爆发出哄笑。

      卖豆腐的老汉用扁担戳着告示,"上个月进去的游方郎中,至今生死未卜!听说地牢里关着七八个试药的,都是有去无回。"茶摊老板娘抹着桌子,压低声音道:"城东的李半仙,进去时生龙活虎,抬出来时只剩半口气,嘴里还念叨着被魇住了......"

      晨雾依旧在青石板路上逡巡,封旭本欲转身离去,将这纷扰抛诸身后。他此程身负两重使命,一则是兄长殷切嘱托,前往无相宗求师问道,踏上修行之路;二则是幼弟满心期许,要他寻觅世间奇景妙处。这城主府求医的告示,于他而言,不过是雾霭中虚幻的浮影,与自己既定的人生轨迹并无交集。

      然而,命运的丝线总是在不经意间缠绕。正当他迈出脚步时,一只手突然拽住了他的衣袖,力道虽不强劲,却带着一种执拗的坚持。转头望去,是一位衣衫略显凌乱的少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狡黠与期待交织的光芒。“这位兄台留步!”少年扬了扬手中的告示,那动作仿佛在展开一幅神秘的画卷,“解此奇症,需得两种人。其一,要有玲珑心思,能勘破世间玄机;其二,要有强健体魄,可抵御未知凶险。”少年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那模样像是在展示藏着万千计谋的宝库,又望向封旭腰间的长剑,目光中满是赞赏,“你我二人,恰是天作之合。我以智慧为引,你以武力为盾,必能破此困局。事成之后,赏金均分,岂不快哉!”

      封旭眉头微皱,轻轻挣脱少年的手,淡然回应:“无意于此。”说罢,便欲继续前行。可少年并未放弃,再次追上前去,这一回,他的神情变得极为恳切,眼中甚至泛起了泪光:“兄台,我与兄长失散已久,身无分文,流落于此。实在是走投无路,还望兄台施以援手。”

      封旭驻足而立,凝视着少年。少年此刻的模样,竟与记忆深处的幼弟重叠。曾经,幼弟也是这般缠着他,用天真无邪的眼神和撒娇的语气,提出各种请求。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情。他轻叹一声,仿佛听见了岁月的回响。最终,他微微颔首,默许了少年的提议。少年欣喜若狂,拉着他便朝着城主府的方向走去。而那晨雾,依旧在他们身后弥漫,似是在见证这一场意外的相遇 。

      城主府矗立在青叶邑最繁华之处,高墙外市井喧嚣鼎沸,墙内却浸着令人窒息的死寂。檐角铜铃蒙着薄灰,连风过时都只发出喑哑的呜咽。引路的家仆面色如古旧的青砖,眉眼低垂,脚步踏在回廊石板上竟未惊起半点回响。他将二人引至雕梁画栋的厅堂,只抛下一句“稍候”,便如消散的雾气般倏然离去,衣袂扫过门槛时,带起一阵陈旧的檀香味。

      空旷的厅堂里,红木座椅泛着冷光,鎏金烛台上凝结着半融的蜡泪。那少年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反倒愈发活跃,指尖划过案几上积着薄灰的青瓷,忽然转身笑道:“瞧你佩的剑、走的步,一看便是世家子弟初涉江湖。怎的见了我这自来熟的怪人,也不好奇我从何处来?就不怕我把你拐去卖了?”

      封旭倚着厅柱而立,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切在他身上,将剑柄上的松纹影子拉得很长。他未发一言,只轻轻抬起手中长剑,剑锋映出少年微愣的神情,冷冽的光芒在凝滞的空气中划出一道无声的警告。

      少年的笑容骤然收敛,忽地后退半步,恭敬整了整衣襟,郑重行了一礼。他垂首时,发间沾着的几片枯叶簌簌落下:“多谢兄台相助。在下辛开济,乃无相宗弟子。此前所言句句属实,我自幼体弱,拳脚功夫着实稀松,唯有几分机巧能派上用场。此番与师兄失散在这陌生地界,实在走投无路,才厚颜相求。”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如古井,“兄台放心,我处理这类诡谲之事颇有心得,定不会耽搁你的行程。”

      话音落时,檐角铜铃又发出一声微弱的震颤,仿佛在为这段萍水相逢的承诺轻轻叩响见证的音符。

      封旭听闻此言,原本低垂的目光缓缓上移,在少年清瘦的轮廓上凝住。雕花窗棂将晨光筛成细碎的金线,落在他微微蹙起的眉峰间,竟让这个素来寡言的少年生出几分探究的意味:"处理完此事,你便要回无相宗?"

      辛开济抬手掸落肩头枯叶,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本应与师兄同行......"他顿了顿,喉结艰难地滚动,"若仍寻不见他踪迹,我自当先行返程。师兄修为深厚,断不会有闪失。"话音里裹着故作镇定的颤音,却被檐角铜铃的呜咽声悄然揉碎。

      封旭的剑穗在穿堂风里轻晃,如同一道沉静的涟漪。他微微颔首,声线似浸了晨露般清冽:"既如此,便同路一程。我此行,正是要往无相宗而去。"

      "竟是这般缘分!"辛开济眼底陡然亮起星火,方才的阴霾转瞬即逝,"宗门上下我皆相识,你既去拜师,往后便是同门师弟了!"他拍着封旭的肩,语气里溢出藏不住的雀跃,连廊下积灰的灯笼都仿佛被这股热意烘得鲜亮了几分。

      然而这鲜活的对话,却在一声尖锐的通传中戛然而止。"老夫人到——"家丁的声音像是从久远的回廊深处飘来,带着某种令人脊背发凉的尾音。雕花木门缓缓推开,一道佝偻的身影在丫鬟的搀扶下,如同被岁月风干的古画般徐徐显现。白发在穿堂风中轻颤,老妪每一步都似踏在尘封的记忆上,绣鞋碾过青砖的声响,竟与檐角铜铃的震颤诡异地重合。

      老妪佝偻的身躯不过挪动寥寥数步,呼吸已如破风箱般沉重,每一次喘息都像是要将沉积多年的尘埃从肺腑深处翻搅出来。两侧丫鬟慌忙捧来青瓷茶盏,指尖轻叩她佝偻的脊背,动作轻柔却难掩紧张——那脊背嶙峋如冬日枯木,在素色绸缎下勾勒出令人心惊的轮廓。

      挥退众人的手势迟缓而决绝,枯槁的手指落下时,仿佛连空气都被划出苍老的裂痕。老妪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珠裹着岁月的翳障,却在望向二人时突然泛起锐利的光:"老身腿脚迟暮,累得少侠久候。"她顿了顿,喉间发出枯枝摩擦般的声响,"小孙女这嗜睡之症已缠绵三载,告示张贴无数,能人异士来了又去,皆无功而返。"

      雕花窗棂外的日光突然暗了一瞬,檐角铜铃在风中发出垂死的呜咽。老妪枯瘦的手按在斑驳的太师椅扶手上,指甲深深掐进木纹:"外头传言,想必难听。但老身以城主府百年清誉起誓,绝无半点阴私。先前诸位,皆是好来好去。"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的暗红,落在素白帕子上如绽放的红梅。

      待喘息稍定,她的声音已弱如游丝:"此刻辰光尚早,且随下人去客房安置。午膳后,老身亲自领二位去见小孙女。府中各处,尽可随意走动。"说罢,她枯藤般的手指突然攥紧椅把,浑浊的目光扫过二人,"对了,府中还有一位无相宗的贵客,亦是为救治之事而来。若有缘得见,不妨结交。"

      话音未落,封旭已转头看向身旁的辛开济。晨光穿过窗棂,将少年的侧脸切割成明暗交错的两重世界:明处笑意盈盈,暗处却凝结着令人心悸的冷意。只见他抱拳躬身,语调轻快得近乎谄媚:"老夫人谬赞了!我兄弟二人不过略通些家传皮毛,哪敢高攀无相宗的贵人?您这番好意,我们记下了,断然不敢惊扰府上贵客。"说罢直起身,袖中滑落几片枯叶,在青砖地上碎成齑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