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金陵地方志·卷四十七·奇情录》 ...


  •   ---
      【人物列传】

      **张丰载**(1905-1927),字伯约,直隶保定人。燕京大学西洋文学系肄业,民国十四年(1925)因参与□□遭通缉,潜至南京,与革命志士共组地下情报网。善以乐理为暗号,叶脉作密码,时人谓之「梧桐书生」。

      **柳新月**(1907-1987),字清梧,江苏苏州人。金陵女中音乐□□,精琴律,通香道,尝以古琴腔体藏军情,梧桐制香传讯。其父柳鹤鸣为江南盐运使,然新月初衷不改,世人称「金陵琴谍」。

      ---

      【情事考】

      ◆ **初逢纪**(民国十四年·1925)
      据《颐和路旧事》载:甲子年暮春,丰载避追兵于颐和路,逾墙时创发血溅,幸得新月以绣帕裹伤。帕上梧桐纹浸朱色,后成情报网信物,今存台北文献馆。

      ◆ **琴剑盟**(民国十五年·1926)
      中央大学图书馆藏《西康路秘闻》述:二人假财政部宴席通消息,新月奏《梧叶舞秋风》时,琴腹共鸣器启,江防图现。时有侍者目击,言其四手交叠调弦,实则传递加密胶卷。

      ◆ **死生书**(民国十六年·1927)
      灵谷寺残碑载清党事略:「丁卯年四月初八,乱党百余伏诛于寺」。僧侣口传,有青年倚古柏诵《新青年》章句,胸透血光仍疾书于叶,今寺中「听松亭」梁柱间犹见蓝墨残迹。

      ---

      【文物佐证】

      1. **鎏金怀表**(南京博物院藏)
      - 表盖内侧法文「? mon fils」下覆刻「待春归」篆印
      - 齿轮间夹1925年颐和路梧桐絮,经碳14检测与第七株树年轮吻合

      2. **双鸳钿盒**(两岸联合考古成果)
      - 南京残片嵌「载」字,台北残片刻「月」字
      - 钿面弹孔经弹道比对,与灵谷寺出土日军三八式步枪匹配

      3. **血纹琴谱**(金陵大学特藏室)
      - 《广陵散》工尺谱间有褐色渍痕,紫外线照射显铁路布防图
      - 末页铃「鹤鸣秋月」印,印泥含山茱萸成分,与张丰载中弹时血样相符

      ---
      【后世评述】
      ◆ 1987年《海峡文物考》主编李慕白评:
      「观载月遗物,始知情可越阴阳。南京梧桐年轮第七转与台北南洋杉第七十四转,经纬暗合如契,岂非天意?」

      ◆ 2005年台湾文献研讨会纪要:
      「所谓『第七株梧桐』,非独指草木,实乃乱世儿女心证。今两岸青年合植连理于南京中山植物园,或续此未竟之约。」

      ---

      【志异附录】
      ? 1993年南京旧城改造,工人在颐和路第七株梧桐根下掘出铜镜。每逢谷雨,镜面凝露处显男女剪影,经光谱分析,水痕成分与1927年灵谷寺晨露相同。
      ? 2012年央视《国宝档案》摄制组发现,《中国梧桐图谱》手稿夹页有隐形诗行,以柠檬汁书写:「若得山河整,重梳碧梧妆」。
      ---
      **(本文载入《江苏省志·民国卷》2001年版,获两岸史学界联合认证)**
      ---
      **史笔如刀·注**
      此篇摒弃小说家言,纯以方志体例载录。然档案馆员皆知,某页泛黄处总有梧桐香屑——那是后世史官,留给乱世情痴最后的温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