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星轨初分时 ...

  •   十九岁·启程日(2020年秋分)

      月台广播冰冷地切割着潮湿的空气。周钟意背着鼓囊囊的双肩包,脚下是父母精心打包的行李——外婆苏明蕙塞的艾草香囊压在最外层,散发着宁神的苦香。她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落在几步之遥的祁砚身上。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身侧立着一个半人高的黑色仪器箱,那是他即将带去航天学院的气象遥感模型原型机。

      “北方的秋凉来得早,这个给你。”祁砚递过来一个保温杯,杯身还带着他掌心的微温。钟意拧开,熟悉的杭白菊混着枸杞的甜香氤氲而出——是她高三熬夜时常喝的味道,祁家的厨房里永远备着。杯底沉着几颗圆润的冰糖,像凝固的月光。

      汽笛长鸣,像一声悠长的叹息。祁砚忽然抬手,指尖掠过她耳际,轻轻捻下一片不知何时沾上的银杏叶。动作自然得仿佛做过千百遍,却在收回时,指节微微蜷缩,泄露了瞬间的凝滞。“保重。”他声音低沉,淹没在火车进站的轰鸣里。

      钟意踏上列车,回头望去。祁砚的身影在送行的人潮中站得笔直,像一棵沉默的劲松。阳光穿过巨大的玻璃穹顶,将他和他脚边的仪器箱拉出长长的影子,那影子一直延伸到她的车厢门口,像一道无形的桥。列车启动的刹那,她看见他嘴唇无声地动了动,看口型,似乎是——“写信”。

      ---

      十九岁·雁字书(2020年霜降)

      北方的风像带着砂纸,刮过皮肤留下粗糙的触感。钟意坐在阶梯教室靠窗的位置,窗外法桐的叶子正大片大片凋落。手机震动,屏幕上跳出祁砚的消息,没有寒暄,只有一张图片:深蓝的夜空背景下,几道清晰的白色航迹云纵横交错。

      「夜航训练遗留的杰作。像不像你黑板报上画的卫星轨道?」他附言。

      钟意唇角弯起,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轻点:「更像你当年在麦田上空添的候鸟线」。她翻出素描本,对着窗外萧瑟的枝桠,飞快勾勒了几笔。一只孤雁的轮廓在纸上成型,翅膀的弧度却带着某种金属的冷硬感,仿佛下一秒就要挣脱纸面,飞入星海。拍照,发送。

      几秒后,祁砚回复:「翅膀曲率不对,伯努利方程适用性存疑。」后面跟着一个极小的、几乎看不见的颜文字笑脸。钟意对着那个几乎淹没在理性分析里的微弱表情,笑出了声,引来前排同学好奇的回望。窗玻璃映出她微红的脸颊,像秋日最后一片枫叶。

      ---

      二十岁·共振仪(2021年谷雨)

      相隔千里的实验室里,相似的执着在夜色中燃烧。钟意的设计台上堆满了废弃的电路板和散乱的导线,示波器的绿光在黑暗中幽幽闪烁。她试图复现高中那台共振仪的奇迹,却总是差之毫厘。窗外春雨淅沥,敲打着无眠的窗。

      手机屏幕亮起,祁砚的视频请求突兀地跳出来。接通,那边是他同样熬夜后略显疲惫的脸,背景是堆满精密零件的操作台。“遇到瓶颈了?”他一眼看穿她的焦躁,“试试调整阻尼系数。你用的铜摆球质量过大,空气阻力模型简化过度。”

      他切换摄像头,对准自己电脑屏幕上一串复杂的流体力学公式。“看这里,雷诺数修正项。”他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语气冷静得像在讲解一道习题,眼底却映着屏幕幽蓝的光,专注地落在她这边。

      钟意依言调整参数。当示波器上两条原本紊乱的波形终于同步成完美的正弦曲线时,实验室角落那枚挂在背包上的木铃铛,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轻轻“叮”了一声。微弱,却清晰地穿透了电流的杂音,传入两人耳中。视频两端,同时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隔着屏幕,隔着千山万水,共振的涟漪在心湖深处无声漾开。

      ---

      二十岁·暴雪夜(2021年大雪)

      一场罕见的暴雪袭击了钟意所在的城市。断电断网,暖气停供,宿舍楼陷入一片冰冷的死寂。钟意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蜷缩在床铺上,手机屏幕显示着微弱的信号,电量岌岌可危。窗外是混沌的白色世界,狂风卷着雪片撞击玻璃,发出沉闷的嘶吼。

      恐慌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来。她下意识点开置顶的那个头像,编辑了一条信息:「雪好大,停电了。」信号格在“发送中”的转圈里挣扎,最终变成一个刺眼的红色感叹号。

      就在绝望感快要吞噬她时,手机屏幕突然顽强地亮起!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挤了进来:「祁砚:气象云图显示你处暴雪核心区将维持3小时。保持手机省电模式,裹紧被子。应急灯在你书桌左边第二个抽屉。」她猛地坐起,扑到书桌前拉开抽屉——一支崭新的强光手电筒静静躺在里面,旁边还有几块独立包装的巧克力,是她高三时最爱吃的牌子。暖流瞬间冲垮了冰冷的恐惧,她紧紧攥住那支手电筒,金属外壳上仿佛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后来才知道,祁砚动用了父亲气象站的关系,辗转联系上当地救援队的朋友,才把这条信息和物资送达。那个暴雪肆虐的夜晚,钟意靠着那束光,和抽屉深处震动着的木铃铛(她把它放在了羽绒服口袋里),熬过了漫漫长夜。光柱刺破黑暗,像一道来自遥远星系的慰藉。

      ---

      二十岁·归途信(2022年小寒)

      寒假归家的列车穿梭在银装素裹的原野上。钟意靠窗坐着,膝上摊开一本《航天器轨道力学》,书页里却夹着一张薄薄的信纸。是祁砚寄来的,不同于往日的公式图片或简短留言,这次是真正的手写信。

      「钟意:展信安。
      北方的星很亮,但不如旧居阁楼顶看到的清晰。调试卫星模型时,常想起高三修铃铛那晚,松木屑的味道和台灯的光。你说共振是‘距离再远也能感知’,最近在尝试一种新的算法,或许能证明,在特定的引力场耦合下,相隔光年的星体也能产生微弱却确定的轨道共振。就像…」
      信在此处戛然而止,留下大片引人遐想的空白。最后只有一句:「模型初步验证成功,附件是核心算法推导。寒假见。」

      信纸下方,附着一张打印的、极其复杂的公式推导图。钟意目光掠过那些熟悉的符号,却在最不起眼的页脚边缘,发现一行极小的手写批注:「P.S. 木铃铛的固有频率,我重新计算了。」她心尖一颤,下意识摸向背包侧袋里的木铃铛。指尖传来的温润触感,混合着信纸上淡淡的、属于祁砚特有的墨水与金属切削液混合的气息,在温暖的车厢里无声发酵。

      列车呼啸着钻入隧道,黑暗瞬间吞噬了窗外雪光。钟意闭上眼,掌心贴着那枚小小的木铃,仿佛能隔着千山万水,感受到另一枚铃铛在某个寂静的实验室里,正与她同频地、无声地振动着。

      ---

      时光的标尺:
      祁砚宿舍墙上贴着一张特殊的气象云图,日期是钟意遭遇暴雪那晚,他所在城市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信号源」。
      钟意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那张未写完的信纸,空白处被她用铅笔添了几道交缠的星轨。
      那支暴雪夜的强光手电筒,成了她书桌上的常客,底座刻着一个极小的「砚」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星轨初分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个世界太快,我们在平行时空慢慢来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