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烽烟砚暖 ...
-
箭镞擦着沈砚之耳畔飞过的刹那,他听见了笛声。
不是军营里催征的号角,也不是流民悲戚的胡笳,那调子碎得像被炮火震裂的瓷,从断壁残垣的缝隙里漏出来。他踹开半扇焦黑的木门,就看见林青蘅蹲在瓦砾堆里,指尖捏着支断成两截的湘妃竹笛,血正顺着裂开的竹纹往下渗,在灰扑扑的地面洇出朵暗红的花。
那年天下大乱。彼时他们才15……
“捡这破玩意儿做什么?”沈砚之踢开脚边的箭杆,刀鞘撞在石柱上发出冷硬的响。城外的喊杀声浪似的涌来,城头的“靖”字大旗已被烧成半截,残片裹着火星往下掉,正好落在林青蘅后心——那里的青布褂子裂了道口子,露出的脊背沾着血灰,却在火光里泛着细瓷般的光。
林青蘅没抬头,只是把断笛凑到鼻尖闻了闻,声音哑得像被烟熏过:“这竹……是我娘埋在湘水边的。”他指尖摩挲着笛身上暗红的斑点,“她说血浸过的竹,能留住吹笛人的魂。”
沈砚之盯着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笛磨出的,如今却沾着血,和自己握刀磨出的老茧一样粗糙。他忽然想起三天前突围时,这小子背着支破笛在死人堆里跑,箭雨下来时还护着笛囊,跟护着命似的。
“疯了。”沈砚之骂了句,却解下腰间水囊扔过去。林青蘅接的时候手一哆嗦,水洒在断笛上,冲开了血污,露出竹节间缠着的红丝线——那是沈砚之上回替他包扎伤口时,从自己袖角撕下来的布。
此刻城外的梆子声突然急响,是敌军要登城了。沈砚之拔刀的手顿了顿,见林青蘅正把断笛塞进怀里,红丝线晃了晃,缠住了他腰侧渗出的血。他忽然伸手,拽住对方后领往地窖躲:“想招魂,先活过今晚。”
泥土簌簌落在两人肩头,林青蘅的笛尾蹭到沈砚之的刀鞘,发出细碎的响。黑暗里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像战鼓似的撞着胸腔。沈砚之摸到怀里半块硬饼,想了想,还是塞给了身边人,指腹触到他腰侧的伤——烫得像块烙铁,比刀光还灼人。
后来很多年,沈砚之都会想起那个烽烟弥漫的黄昏。断笛的血、红丝的暖、还有少年脊背在火光下的瓷釉色,都像枚沾血的墨锭,被岁月悄悄磨进了他心里的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