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婚礼(2) ...
-
赵小英虽然也上初三了,但在这群已经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中间,仍然就是小孩儿,显得格格不入,插不上话。她只好在外面的亲友桌,找了个位置坐下,同桌的还有爸妈、二哥赵智民和一些年龄稍长的亲戚。
其实,赵小英最讨厌和这些三姑六婆坐一起,因为她们的话题永远围绕着东家长西家短,说着说着就容易变成刻薄的议论。果然,没聊几句,一个远房的伯娘就把话头扯到了她身上。
“红翠啊,你家小英快十五了吧?这日子快得很,再过两年也该说婆家喽。”伯娘磕着瓜子,嗓门不小,接着说着正题,“我表叔那边认识一家人,干装修的,那小伙子我见过,长得挺精神,个头跟你家亮娃差不多,高高大大的。”
旁边另一个婶子插嘴:“你说的是李申高家那小子?”
“对对对!就是他儿子,叫李志。现在在江苏那边打工,据说跟着工程队干,挺能挣钱的。”伯娘连连点头。
“哎呀,李志啊……”那婶子一听到是这家人,赶紧撇了撇嘴,“小伙子是不错,可他家在阳平山上头呢!那地方,啧啧,大山沟沟,路难走得很。高山上的人家,野蛮子多得很,规矩少,怕是不好相处。”
赵小英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像谈论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一样议论着自己,只觉得尴尬无措,坐立难安。但这些都是长辈,她既没有勇气反驳,也没有勇气起身就走,只能僵硬地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阳平山上的人家啊?”杨红翠一听是高山上的人家,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赶紧截住话头,“那…那还是算了。小英这还念着书呢,初中都没毕业,太小了!先读书要紧,嫁人的事不急。”她虽然也觉得女儿读书未必有出息,但更不愿意女儿嫁到那种苦地方。
赵小英看着妈妈杨红翠打断了这场议亲,心里终于舒坦了一会儿。她此时倒是舒坦了,但是旁边的赵智民心里却不开心了,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不开心。
不过,赵小英的舒坦也只持续了那么短暂的一小会儿,因为另一个更刻薄的声音响了起来,是坐在对面的姑婆。
“红翠啊,话不是这么说。”姑婆慢悠悠地呷了口茶,“我前几天碰见小英她们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可说了,你们小英这成绩啊,考上高中悬得很!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要嫁人?早点找个好人家才是正经归宿!”
她顿了顿,目光在赵小英身上扫了一下,提高了声调,“高山上的人家怎么了?你以为小英跟秀梅一样,天生一副好模样,还能挑挑拣拣?现在不趁着年纪小挑个条件差不多的,等过两年成了老姑娘,哪个还要?到时候想找高山上的,人家还未必看得上呢!”
这赤裸裸的贬损和势利眼的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赵兴强、杨红翠、赵智民的脸色瞬间都变了,各自陷入不同的沉思。
赵小英看不清父母的脸上具体是什么表情,但这一刻,屈辱、愤怒、委屈瞬间表现在脸上。成绩不好是她脑子笨,长得普通个子不高是爹妈给的,这难道是她的错吗?她就活该坐在这里,被这些所谓的亲人像卖菜一样评头论足、肆意拉踩?
她的人生,难道就只有“嫁人”这一条路可走?
赵小英慢慢抬起头,恶狠狠地瞪着那个一脸刻薄相的姑婆,十五岁的少女还学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所有的愤怒和受伤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从小到大,她最讨厌的就是这个姑婆!因为她们家在街上,还有个豆花店铺,仗着有点小钱,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以前大哥没考上大学,她就没少在背后嚼舌根。可偏偏爸爸每次赶集,还总爱领着她去姑婆店里吃豆花饭,每次都要被姑婆和她家人用那种轻慢的眼神打量、打趣,而爸爸赵兴强,似乎听不懂他们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每次都不在意!
此刻,赵小英看着父母没有站出来帮自己说话,好像他们也认同了姑婆的话——他们也觉得自己就该初中毕业就嫁人,就该嫁到高山上面去,就该承受姑婆这样毫无尊严的指指点点!
巨大的委屈冲上头顶,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哟哟哟!”姑婆夸张地叫起来,“你看这小英,还说不得了?姑婆说话是直了点,可姑婆是过来人,句句都是掏心窝子为你好啊!如果我不是你姑婆,我哪里还会管你的事情?等你长大以后吃了亏,就知道该谢谁了!”
“哭什么哭!”赵兴强呵斥道。都十五岁了还那么不分场合,让自己难堪。此刻看到女儿在这种大喜日子当众掉眼泪,还一脸倔强地瞪着长辈,只觉得颜面扫地,一股邪火直冲脑门,“你都多大的人了,还一点规矩不懂!你姑婆说你两句还说错了?给我憋回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听到父亲带有严厉的呵斥,赵小英心里更是委屈到不行。她知道父亲最讨厌自己在这种场合下哭哭啼啼,可是她真的很难受。这是第一次她想忤逆自己权威的父亲,因为她真的受够了这些所谓的亲戚对自己的指指点点!也讨厌父母对她们的纵容!
她想控制,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就在赵小英要爆发时刻,一直沉默的赵智民率先在众多亲戚面前开了口。他平时在人前话很少,此刻声音却异常清晰有力,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
“姑婆,伯娘,小英考不考得上高中,那是她自己的事!就算考不上,她也不会马上结婚!她要跟我去广州!工作我都给她联系好了!”
不等任何人反应,赵智民拉着泪流满面的赵小英离开,径直跑出了坝子,躲进了隔壁李波家。只留下杨红翠慌忙起身,堆着尴尬的笑脸,连声道歉打圆场:“小孩子不懂事,他姑婆您别往心里去……”
赵智民打破了在这个家族长辈面前一贯的沉默顺从。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如此强硬地顶撞他们。
从小到大,他和妹妹赵小英就活在哥哥赵国亮耀眼的光环阴影下。他们很清楚,无论是长相、脑子、还是待人接物、说话办事,他们兄妹俩都像是赵国亮的反面——不讨喜,人多就发怵,接不上话茬,只能闷头吃饭或者沉默。亲戚们也爱拿他们打趣逗乐,他们也习惯了不反驳。
所以他太理解赵小英此刻的崩溃,那种积压已久的、习以为常的屈辱感终于爆发了出来。看着妹妹被这样当众羞辱,他终于忍无可忍。虽然心里清楚,晚上回家,等待他的很可能是父亲赵兴□□怒的呵斥,甚至是一顿皮肉之苦。
但此时此刻,他必须站出来,毕竟赵小英是自己的亲妹妹,是他从小背着抱着、看着长大的妹妹
在一场婚礼上,同为赵家子女,境遇却是云泥之别。
有人欢喜,有人愁。
赵国亮春风得意,搂着自己漂亮的新婚妻子,被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簇拥着,推杯换盏,笑声朗朗。这是他人生中当之无愧的高光时刻。
赵智民和赵小英则为躲避亲戚的“好言好语”,同时还有父亲的挨打责骂,躲在别人家里哭。赵小英的眼泪止不住地流,赵智民沉默地拍着她的背。
人的悲喜,从来都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