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5、【雍怡】觐见 ...
-
这么一闹,弘历也有几分浮躁,胤禛道:“得啦,今天就到这里,你如果想去,也跟着去好了。”弘历道:“儿臣想陪皇阿玛一起,等十三叔进来,我再给他请安不迟。”胤禛道:“好,朕也想单独和你说说话儿,你最近在做什么?”
弘历道:“儿臣本来读皇阿玛赏的《古今图书集成》,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我就去武英殿找人询问。可巧他们在誊抄一本御制新书,叫做《大义觉迷录》,我见是皇阿玛亲笔,于是要来看了几天,昨天看完焚香叩拜,已经送回去啦。”
胤禛道:“哦,还没几个人看过呢,倒叫你捷足先登。你看了觉得怎样?”
弘历道:“皇阿玛以天下臣民为赤子,谆谆训喻,伸大义而明至理,使人拜服。”胤禛点了点头,弘历续道:“可儿臣听说,这书誊抄之后还要刊刻,不仅王公大臣、地方官员要看,将来还要全国宣讲,给所有的读书人都看。”
胤禛道:“是啊,此事交给学道官员去做,各地县学乡学都要宣讲。依朕的意思,只要有读书认字的先生去讲,哪怕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听得,不单囿于‘读书人’这个范畴。”
弘历却道:“皇阿玛,山野小民只怕听不懂您老人家教诲,他们身在穷乡僻壤,京中宫中诸事如何能够得知?本来不知道的事情,经过乡学先生一讲,反而当作笑话奇谈,加倍的以讹传讹呢!还有华夷之论,根本就是指着咱们满洲人的鼻子骂咱们是夷狄野人嘛,不砍他们的脑袋,还待怎地?谁敢诽谤朝廷,就诛谁的九族,管教他们闭嘴。”
胤禛把脸一沉:“胡说!你小孩儿家懂得什么!”
弘历心想:“我已经成婚了,早就是大人了。”但见皇父变色,并没顶撞,而是低头应了一声:“哦。”
胤禛又道:“这些谣言在外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都传到朕的耳朵里来啦,怎能是‘本来不知道’?若不正本清源,以后还会冒出数不尽的逆贼,全然靠杀,能杀多少?咱们祖宗进关……”
《大义觉迷录》是他心血之作,其中又含许多愤恨委屈,偏偏不得人赞同。胤禛越说越上头,滔滔不绝教训儿子,弘历无法,只得站起来垂手静听。
足足说了好一阵工夫,院子里传来允祥嗓音:“必是你新婚燕尔,日子过得太好,想不起我啦。”弘昼道:“回回我去,您都在理事,我不爱听银子账目之类的东西,还有谁升了官、谁贬了职,那我也不认识他们啊!”
脚步声极缓慢,一高一低,被说笑声音一盖,几乎听不见。
允祥道:“你自己家里的银子账目,你也不管?”弘昼道:“我有老婆啊。”允祥笑问:“你们小夫妻相处得不错?”弘昼道:“她会吹笛儿,又夸我琵琶弹得好,这是不错的。可惜她又要打猎,卖了我的唱曲儿班子去买猎鹰,那就大错而特错……”
殿门打开,说笑声越来越近、越来越低。胤禛大约也听见了,清了清嗓子住口,端起茶碗喝茶。纱帘外头叫一声:“怡亲王求见皇上!”不是太监,却是弘昼本人喊的。
胤禛道:“传。”高无庸道:“是。”小跑着过去拢起纱帘儿,弘昼搀扶允祥进来。胤禛细细打量他,只见允祥似乎又瘦些,瘸的更厉害了。
“臣弟参见皇上,叩谢皇上隆恩厚赏。”
弘昼一直没松手,在旁陪跪。胤禛道:“你想要御前免跪的恩典,朕已经给你了嘛,还拘什么礼数?以后都不用了,起来吧,坐这儿。”放下茶碗,伸手往对侧炕上一指。
允祥也不能说自己没要,否则就把允礼出卖了,只好硬着头皮承认,又谢一遍恩,让弘昼搀扶起来。
弘历本来坐在炕上,刚才皇父训话,他起身贴炕沿儿站立,此时闻言,往后又退两步,给允祥让开道路。心中暗想:“御前免跪的殊恩,满朝中只有我三大爷勉强当得,可赏可不赏。十三叔论国法是臣子、论家法是卑幼,竟敢开口索要,我皇父居然就给,虽说素日恩宠、怜悯疾病,毕竟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