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8、【雍怡】恢复本名 ...
-
第二天清晨有旨,辍朝三日,月内一切筵宴停止。著大学士九卿等人会议具奏怡亲王园寝规制事宜,准许在京官员自行前往怡亲王府灵堂致哀。
礼部尚书石文焯、礼部侍郎钱以垲奉召觐见,张廷玉陪同。胤禛夜里没怎么合眼,双目微见血丝,恹恹起来简单用过早膳,穿一件月白色素袍,扎了丧带子,身上各样装饰品去除,升座养心殿东暖阁。
石文焯先问允祥谥号,其由皇上直接赐予,还是礼部先行拟定,皇上再选?
胤禛一夜之中想的都是这些事情,早有主意,提笔写一个“贤”字,缓缓开口:“为臣者当论忠孝,说到底,忠也好、孝也好,无非是个‘贤’。老十三一生侠义,行义合道谓之‘贤’,正应他的性格。只是单有一字不足表彰,四年的时候,朕赐过他一块匾,上头‘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亦为贴合,你们觉得怎样?”
石文焯为难道:“好是好,但给一个人上九个字的谥号,是不是……稍微长点儿?”
钱以垲道:“可以‘贤’字为正谥,这是上谥中首位,皇上御笔金口,更改不得,也不必冗繁了。然后再将其余八字加在谥号之前,称之为‘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允祥’,大合天意人心。”
胤禛向着钱以垲连连点头,嘉许他“有才”,却说道:“前面很好,最后错了。”
钱以垲跪奏:“臣愚钝,恳请皇上指示教训。”
胤禛道:“朕名及诸兄弟之名,皆圣祖皇考所赐,为避朕讳,允祉领衔诸王,奏闻太后,请旨更改,朕不得已而从之。胤祥是朕亲弟,自幼相随,至爱无间,朕从不愿与他生分了……”话到此处略有几分哽咽,缓一口气续道:“把名字给他改回来吧,兄弟同字,方显孝友之情。”
张廷玉一直在写,笔头没停过,少顷拿到胤禛面前,上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胤祥”字样,把胤禛方才所说言语完整记述,拟成上谕。胤禛亲手用印,当日明发。
傍晚几个大学士和六部堂官又来,把群臣合议上奏,自然人人都懂揣测上意,拟的坟墓规格极大,远超会典所载。
胤禛见了台阶就下,当众说道:“那涞水县不过一处平善之地,朕心不喜。胤祥吞土,朕不忍拂其生前之意,勉强答允而已。寝园若再简朴,实非国家待有功贤王之礼,谓朕寡恩乎?群臣既奏,朕唯公议是从。”
于是怡贤亲王茔制议定,享堂七间、中门三间、围墙一百丈,中门之内建焚帛亭、祭器亭,中门之外建神厨五间、神库三间、东西厢及宰牲房各三间、碑亭一座。
其外又有大门三间,周围墙二百九十丈。大门外设奉祠房二十间,再加石桥两座、石碑坊一座、擎天柱两根、神道碑一座。赏赐祭田三百顷、建造银子七十余万,工部拿了批文,即日动工。
两日之内,胤禛连发七八道上谕,不断给胤祥加赐哀荣,称之为“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宇宙全人”等语,颁旨配享太庙。
白家疃村民请愿要给胤祥建祠堂,胤禛下旨该地免税,富察氏自称胤祥之媳,坚意服丧,胤禛又下旨意,将她封为多罗贝勒嫡福晋,准许过继嗣子抚养。
满朝臣僚辨识风向,争着抢着去给胤祥哭灵,甚至传言:皇上派了耳目在灵堂前盯梢,哭得伤心者加官,不伤心者贬官。连久病卧床之人、八九十岁垂垂老者,都使人搀扶前往。
这里边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诚亲王允祉。停灵三日,允祉没露过面儿,一趟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