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9、【雍怡】以后不过端阳节 ...
-
胤禛也感到孤零,这是胤祥过世以后的第一个新年,欢声笑语显得疏离,瓷器玩物变得寡淡,草草应付一下罢了。只有军务……军务必须处理。
腊月下旬,岳钟琪和傅尔丹两位大将军在京,西路军的阔舍图卡伦遭到突袭,数万驼马被抢,虽经守军援军激战夺回一些,损失亦甚惨重。一方面丢失牲畜影响行军,步兵哪有骑兵跑得快?另一方面可就说来话长。
早在雍正八年五月时,噶尔丹策零听闻清廷出兵征讨,立即派遣使者求和,称其愿献罗卜藏丹津于陛下,以示诚意。当时胤祥新丧,不好定论是否有关,总之胤禛心内不想打仗。敌人既然投降,他就缓了一手。
现在趁着两位大将军回京商议用兵方略,噶尔丹策零出兵偷袭,则可反证,当初求和请降云云,全是骗局,缓兵之计而已。皇帝被人欺骗,堕人术中,岂有不怒的?颜面何存、威仪何在?
因此两位大将军疾速回营,整兵再战。胤禛封赏有功将领、抚恤伤亡士卒、调兵增援、加征新兵投入训练等等,忙得连正月初一都没休息。到了雍正九年四月,北路大军已由两万四千人马增至四万余众,第一座堡垒“科布多城”建造完毕。
胤禛踌躇满志,向军机处内几个亲信重臣言道:“朕思沿路筑城,百里一座,移我大兵驻扎,不时派讨伐之兵袭击,惊乱其众。贼必撤彼游牧,远退藏匿。我军于筑城处垦种以充军粮,驼马、牛羊就近放牧,徐徐进剿。不出三、四年,贼必不能逃过天纲矣。”
这法子还是康熙皇帝想出来专门对付游牧部落的,讲究一个“稳扎稳打”,靠硬实力耗死对方。胤禛心想:“朕不知兵,难道圣祖皇考征战一生,他也不知兵?”按老路子走呗。
众臣皆奏:“皇上圣明。”并无一人出声反对。胤禛道:“散了吧,回去把今天所议条陈办好。”张廷玉、蒋廷锡、马尔赛、马兰泰四人齐应:“是,臣等遵旨。”叩头趋出。
苏培盛劝道:“天色晚了,主子下午没睡,这时辰安寝要紧。”胤禛却问:“鄂尔泰到京没有?”苏培盛道:“回主子,从云南到京远着呐,只怕得下个月。”胤禛道:“若有行程奏报,立刻告诉朕。”苏培盛道:“是。”
胤禛忽然长叹一声:“十三弟如果还在……唉!”
苏培盛道:“主子这两个月时常念叨怡贤亲王,明天正是五月初四祭日,大祭礼早就安排齐啦,不如您再去一趟昌运宫,解一解心结?奴才告诉他们预备着。”
胤禛摇了摇头:“胤祥有主意有办法,能跟朕商量几句,可他的牌位棺椁不能。本想着兄弟合力办大事,如今粮草兵马齐备,大战在即,胤祥却不在了……算啦,伤心之地多去无益,再闹了病,前线军机更没人管。”
苏培盛看看胤禛脸色,小心说道:“奴才常在主子身边侍奉,知道军需钱粮全靠怡贤亲王调度。好比盖房子垒好了四面墙,偏偏就是上房顶的时候不在,怪可惜的。等到凯旋得胜,也该算怡贤亲王一份功劳。”
这样的话认真论起来算“干政”,但苏培盛的用意仅在迎合胤禛而已,并不是自身立场。殿内外臣又都走了,主仆私下说话,没那么多讲究。
胤禛果然不怪他,反而连连点头:“嗯,当然,当然。”
苏培盛很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不再接话,还劝安寝。胤禛起身出门,不坐步辇,乘夜缓缓散步,走回九洲清晏后殿。院子里有人在折纸葫芦,秦媚媚捧了一大把艾草,坐在台阶上细细分拣,几人互相说笑。
胤禛问他:“你干什么?”秦媚媚跪奏:“回主子,这是端阳节……”胤禛怒道:“没心肝的混账东西!明天怡贤亲王祭日,你不伤心也就算了,还想玩耍之事!”秦媚媚大惊,连着院中另外三个折纸葫芦的小太监,都在地下叩头哭告、认错乞求。
秦媚媚素昔得宠,胤禛轻易不打贴身伺候自己的太监,一旦打了,那就干脆打死或者贬到远处,不留隐患。此时他议政回来心情尚可,犹豫片刻说道:“以后不过端阳节了,龙舟、粽子,还有这些个零碎儿东西统统不要。”
苏培盛赶忙接了一句:“是。奴才去往各宫传旨,绝不许人再犯。”
胤禛跨步进殿,高无庸迎上来服侍更衣洗漱,低声奏道:“果亲王白天来过一回,奴才说您商议军务大事呢,问他要不要通报。王爷说只为谢恩来的,不用通报,留下两封奏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