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8、【414】焰火 ...
-
胤禛向着对侧矮柜一指,安泰回头去看,只见柜上摆着满满两大盘苹果,都摞得三四层高,既做装饰,又做寝殿中增添果香之用。
“赏给他了,你带回去吧。他病中思食何物,许你到御膳房里要去。”
安泰道:“是,奴才告退。”行礼出门。
御前两个小太监捧起果盘跟着出来,帮找一个袋子装好苹果,两只高足彩绘大瓷盘却不能给。安泰也是带着随从来的,跟御前几个熟人攀谈一阵,叫随从背好袋子,慢悠悠返回关帝庙旁小院儿。
堂屋里刚刚摆好晚膳,允禵从卧室出来,坐在桌边。安泰进门笑道:“哎呦,我这时辰赶得挺好,没误了伺候十四爷吃饭。”说着走到门口架子上水盆处洗手。允禵道:“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给我个勺儿。”
桌边站着四个人,一个小太监唤作王国容的动手服侍。允禵又问安泰:“皇上怎么说?”安泰原话转述一遍,给允禵看那苹果。允禵道:“知道了,你们分着吃吧。”
安泰笑道:“奴才们岂敢克扣!您别看多,这东西禁放,只要保存得法,放到明年开春儿都不坏。以后每天晚上,我给您煮点儿‘苹果松子汤’喝,还能安神呢。”
允禵却道:“今天吃不完,明天还得背着走,多沉啊,再说走一路肯定冻坏了。我也没有银子放赏,几颗苹果而已,拿去吧。”言下颇显黯然。
安泰本人不缺吃食,但手底下的小太监们嘴馋,难得捞着果儿吃。三十多人一分,有的分一个、有的分俩,当天全吃光了。第二天“轻装上阵”,一辆马车载人、一辆马车载物,跟随圣驾迁移。
胤禛照例先去恩佑寺,宫眷和王公大臣次第进香,中午赏赐素宴,这一套折腾下来需要两个时辰。允禵就在马车里躺着,身上盖了两层棉被。他本已生病,又冻一场,回到宁寿宫侧殿住下,当晚果然发烧。
安泰使人煎汤熬药,又把刘声芳请来施针,忙活半宿。刘声芳待到天亮才走,临走说道:“明天给喝点儿姜汤发发汗,慢慢调养着就行。不是什么大毛病,没事儿。”安泰笑道:“刘院正辛苦,马车闲着呢,正好儿送您。”
皇上既不传召,那么外界一切都跟允禵无关,消息透不进来。腊月的最后一天是大年三十儿,晚膳格外丰盛些,有烧猪和鱼,夜里又有 “煮饽饽”。
过年吃饺子原是汉地习俗,满洲人入关以后习得,将饺子称为煮饽饽,必要素馅儿的才吃。说是祖宗屠戮太过,后人要积阴德。汉人为之切齿,满人却自认为“讲究”,各存己见,彼此不通心意。
允禵面前这一碗是主子们吃的,纯素干菜馅儿。其他人的分例刚好相反,面皮包裹肉丸儿,仅含少许葱姜碎末。因为太监全是汉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过年时油水必须给足。
十几个看守太监围坐在地下,生了炭火盆,一边吃饺子一边闲聊。先攀老乡,有的来自河间,有的来自青县。他们都回不了家,有的说想爹想娘想姐姐,也有的怨恨爹娘偏心,给哥哥出钱娶媳妇,却为五两银子就把自己卖了。
允禵反而成了局外人,这光景没人理他。过了一阵,外头隐隐听见鞭炮声,有人开门,寒风把炭火吹得更亮。他穿好斗篷出来,立在檐下远远一望,只见太和殿方向有光,似乎在燃放焰火花炮。
这样孤零零的新年,允禵已经过了很久,久到想不起康熙年间旧事,想不起那些热闹和团圆。家中众人怎样,弘明又怎样?他们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