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9、【胤禛×弘历】奉旨监国 ...

  •   弘历道:“皇阿玛春秋鼎盛,儿子们承欢膝下的日子还长呐,怎么又说伤感言语。莫非龙体欠安?”胤禛道:“没有啊,近来病痛全消,正觉得身上挺好,打算出门呢。”弘历笑道:“大喜,大喜!怪不得听我额娘说,后宫中一位母妃有孕,儿臣要添弟弟了。”

      胤禛莞尔,父子相视一笑,都有几分不好意思。弘历转口问道:“皇阿玛要去哪里?”胤禛道:“往年祭祀陵寝,都派官员前往,或叫你去。今年咱俩掉个儿,朕去祭陵,你在京中留守。”

      弘历显出惊讶神色,张着嘴道:“啊,这……”

      胤禛道:“军务快马送至朕前,其余归你处理,没有什么难的。孝陵、景陵等处不远,朕半个月就回来。”弘历低头应道:“是,儿臣遵旨。”

      其实弘历心内喜欢,又对自己这份喜欢感到惧怕。

      早在雍正八年秋天,胤禛生病的时候,曾经让他代理过朝务。言出法随、任意挥洒的滋味太美了,威权之妙,非亲历者不能体会。后来胤禛病愈,弘历从“执政”变回“旁听”,隐隐竟有一丝失落。短短两月时光,让他在无数个夜里回味无穷。

      这东西比烟膏子还狠,沾过一口,终身难忘。它甚至改变了弘历对父亲的看法,以前弘历觉得胤禛心狠,嘴上不敢说而已。雍正九年以后他却认为:“多亏我阿玛披挂上阵,同我那些伯伯、叔叔们绞杀,夺得大位在手,将来才能传我。老五不争便罢,他敢来争,咱们照样动刀子,我也不是吃素的!”

      隔了一天,胤禛下诏将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封为“监国”,带着三十多个亲贵近臣、一队御前侍卫、两千旗兵出城祭祖。苏培盛随行,高无庸留在宫中打理内务、传递奏折。

      允祹、允禄、允祕哥们几个跟着胤禛走了,允礼留下,一则为他体弱不耐旅途劳苦,二则为他管着大内护军,需要看家。弘昼倒是想去,胤禛不让,命他陪伴弘历。结果胤禛前脚刚走,弘昼后脚跑去卧佛寺参禅,根本不露面。

      弘历送别皇父,回来就到养心殿理事,每日早来晚走,夜里仍回乾西二所,与福晋富察氏同住。京中六部九卿官员大抵都在,又有弘历“勤政”,一切运转如常。

      这日二月初四,护军参领奏报内金水河中惊现浮尸,有人落水身死。弘历道:“人命大事,宫中岂能随意死人?查清楚了来报。”这参领名叫“爱三”,领命退去,第二天写来奏折,称正白旗蒙古护军德胜因为头晕跌倒,摔入河中淹死,欲领抚恤银子完结。

      弘历奇道:“内金水河两侧都有栏杆,这人纵然头晕,也该跌在地上,怎会摔进河中?”他贴身的太监叫做李玉,跟着主子来到养心殿中侍奉,高无庸却在侧殿歇息。

      李玉立刻接话:“主子说得对,河边栏杆挺高,故意去翻还差不多,要说晕倒了跌过去,绝不可能。”弘历侧头问他:“你猜怎样?”李玉道:“国家大事奴才不懂,但说护军掉进河里淹死,奴才真能猜上一猜。”

      弘历笑道:“你说嘛,我不怪你干政。”

      李玉道:“护军里头打架的、赌钱的、放债的都有,兴许什么事情闹大了,一个打死另一个,尸体扔在河中,装作淹死。也兴许是长官欺压下属,朝打暮骂、克扣钱粮,当兵的干不过当官的,受了气一时想不开,跳河寻死。”

      弘历又笑:“嗯,好,猜得好。不枉我教导你多年,总算你长点儿脑子。”李玉嘿嘿一乐,弘历吩咐他道:“派人去把果亲王叫来。”李玉道:“是。”弘历道:“等等!不要派咱们自己人去,告诉高总管,派御前的太监传令。”

      李玉道:“奴才明白,监国宝亲王传召,命果亲王到养心殿来。”弘历点了点头,李玉转身出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