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4、【熹贵妃×弘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   弘历心道:“额娘今天怎么了,我只做这么两件小事,她竟反复阻拦?”望向母亲,满脸疑惑不解。太后道:“你们都出去吧,我跟皇帝单独说话。”

      殿内只有太监,其实并没“别人”,犯不着回避。但是太后张口,御前众人都应一声,齐刷刷去看皇帝脸色。弘历点了点头,众太监退到门外候着。

      太后道:“如今你是皇帝了,一言九鼎,我再说你什么,大约你心中不自在……”

      弘历忙道:“没有,没有,儿臣岂敢!”

      太后道:“先帝突发疾病崩逝,实与丹药无关,若将西苑道士审讯,问出什么不好的话来……你仔细想想,玄修是个好名声么?前明嘉靖皇帝评价如何?”

      弘历道:“嗯,不错,传扬出去不好听。可儿臣不打算传扬,问过以后自然斩决。皇考虽病,断不至于驾崩,都是那两个贼道士害的……”太后摇头叹道:“杀人灭口,欲盖弥彰。”弘历心头一凛,正色起身,弯腰应道:“是,儿臣谨遵皇额娘教诲。”

      太后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你初登大宝,凡事不可操切,应按先帝成规办理,等过几年顺了手,再行自己的道理不迟。”

      弘历道:“是,儿臣想不明白的事情,合该多向额娘请教。”

      太后道:“咱们祖宗规矩,朝务我不过问,况且我一个深宫妇人,也不懂得许多。就是这么两句话,已经说完啦。”言毕伸手,拉着儿子坐下。弘历向外叫道:“晚膳好了没有?”

      李玉在门槛儿外头跪奏:“回主子,已经送来了。请主子和太后移步用膳。”

      弘历心中真有几分不快,一面想,太后所言有理,一面又想,往后有事,还是不让太后知道,否则太后以孝道压我,果然干政,那可大大糟糕。本来他心里装着宗亲事务委决不下,正想和母亲商量商量,此时住口不谈,只说闲话,陪伴母亲用膳。

      丧期膳食都是素的,二十多道菜品而已,无甚花样。两人简单用过,弘历送到养心殿门口,太后带着苏培盛返回宁寿宫。

      弘历歪在炕上沉思一阵,要来纸笔,手写一道上谕:命将西苑众道士——除了娄近垣之外——尽数遣散,赶出宫廷。宫中笔墨物事,一律不许携带,有回乡以后言及皇家,招摇撞骗者,定斩不赦。

      高无庸捧出上谕办差,李玉近前伺候,弘历还是闷闷不乐,把今天这两件事情和母亲言语翻来覆去的想,越想越气。

      什么叫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皇考登基以后立刻改革,也没遵循康熙年间典章啊!死祖宗还能管得了活皇上?有些弊端非改不可,决计等不到几年以后。譬如《大义觉迷录》巡讲,实为笑谈,岂能丝毫容忍……

      弘历忽然坐直身子问道:“平郡王回来没有?”

      平郡王福彭原本在外统兵,国丧一出,弘历派遣庆复疾驰军营,命将福彭替换回来。

      李玉道:“回主子,平郡王身边护卫先到了,说王爷明天进京。”

      弘历道:“好,传个口谕给他,叫福彭先去雍和宫叩拜先帝梓宫,然后不必回家,径直过来见朕。后天一早,上书房议政,传召四位辅政大臣,再传和亲王弘昼、履郡王允祹、果毅公讷亲同来。”

      李玉躬身应道:“是,奴才领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