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9、后记 ...

  •   纪念本同人小说历时13个月终于完结,记录一下查资料和写作期间心得体会。非专业,内容比较主观,史料来源也不一定完整、正确,只是一个随笔。

      (一)对历史背景人物的理解

      Q1:雍正到底是继位还是篡位?

      我个人倾向于“继位说”,就是雍正本人在《大义觉迷录》里所言“皇考仓促间一言以定大事”,我认为它从逻辑上来说最合理。老四未必是康熙属意的继承人,康熙也不能预知自己的死亡,当死亡突然来临的时候,他只能选择一个“最不坏”的人。

      老八早闹翻了肯定不行,十四当时远在西宁,无法完成权力交接,即使康熙曾经考虑过十四,事到临头,那也必须把十四排除。老五、老九、老十都不可能,没有人君之像,最后剩下老三老四二选一呗,选择老四也算合理。

      或者是“吃鸡说”、“捡漏说”,康熙猝死,根本没有指定继承人,床前诸子都没遗命,全靠硬抢,老四凭借隆科多之力吃鸡胜出。总之康熙指定了另外一个儿子却被老四篡位,老四毒杀康熙篡位之类的说法不太可信,操作难度过高。

      Q2:老八老九怎么死的?

      老九实锤是雍正暗示李绂虐待致死,老八悬案,我倾向于是毒死的。因为老八被囚禁之后表态多吃饭就是要跟雍正较劲,我不自杀,一定要你手上沾血。这种情况砒霜毒死最合理,急性砒霜中毒的典型症状就是呕吐,清朝人药学水平不行,似乎也不会别的。

      溥杰说他小时候跟溥仪在宫里一起玩的时候见过雍正杀弟的圣旨,还有乾隆写的封皮“凡我子孙不得拆看”但是圣旨找不到了,没有物证只有人证。从动机上分析,溥杰没道理污蔑自己祖宗;从作案手法上分析,雍正脑子有泡啊,杀人还留证据?所以要不要相信溥杰,见仁见智吧。

      Q3:老十和十四为什么不死?

      因为雍正不想杀,如果想杀,从能力上来说没问题。母系血统尊贵没啥大用,遏必隆的亲孙子都能杀,外孙子算个吊毛?异母兄弟能伏冥诛,同母兄弟不能?有区别吗?

      圈禁之中一碗酸奶的事儿,对外就说病死。避开雍正四年这个敏感时间段即可,一下子杀太多可能造成恐慌,人心不稳。从雍正五年到十三年,漫长岁月,想杀随时能杀。这俩人不死,必然出自雍正个人意愿。

      老十著名草包,没有威胁;十四滑跪,各种书写请罪奏折,可能影响了雍正的态度。其实老九也没威胁,钱串子还能造反不成?真正必杀的就一个老八,满朝称贤,树大根深,万一政局动荡可能有人拥立他,不能留着。

      雍正非得整死老九令人费解,关键老九很乐观,认为自己跟四哥有感情,还惦记着康熙丧期过了向四哥求情回京呢,单箭头……老四你这个渣男!

      Q4:老三是不是必死?

      不是,我认为雍正没有必杀老三的决心,否则不会等到雍正八年,也不会容他在景山再活两年,至少说明没下毒、没虐待。老三的命运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他如果演技好点能苟住,或者命硬一点活到乾隆朝,那肯定也能出来。死在黎明之前的黑暗中,挺可惜的。

      其他兄弟倒霉的时候,十三的态度都是“避嫌”,偏偏到了老三这里演都不演,直接冲锋,肯定矛盾很大,甚至有仇。仅仅为了丧期剃头这点破事不太可能,估计有隐情,太子党内部斗争之类的。

      Q5:十三真的被圈禁十年?

      没有,根据弘昼生病十三给他请医问药的时间推断,十三在康熙朝末年是自由身。受到废太子事件影响,十三被囚禁了一小段时间,然后失宠了,封爵赏东西都不带他,冷锅冷灶冷板凳,仅此而已。

      康熙溺爱诸子,怎么可能把亲儿子囚禁十年,十三既没刺破帐篷窥探皇父行踪,也没“替皇父行万难之事”,至于嘛。此剧情由二月河首创,后来被《步步惊心》沿用,它是一种“美强惨”艺术加工,结果人人喜爱,加工效果太好形成了共识。

      Q6:十三跟老四真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不对,十三是太子童养媳,带着前夫财产改嫁老四(大雾),其中必有狗血。老四不是太子党,这一点也是二月河文学作品混淆的结果,按《雍正王朝》电视剧演的好像老四和十三都是太子旧党,实际上老三才是。老三和十三长期处于同一阵营,没有感情,反而结怨。

      叙齿靠后的阿哥很难出头,要么躲着,要么选边站队当辅助,本身没有夺嫡的实力。十三挺聪明了,我管你谁是县长,反正我是县长夫人(老三除外,老三要是上位十三惨了)。十四野心充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硬上,结果悲剧。

      (二)创作思路与构想

      Q7:设定有问题为什么还要继续用呢?

      “美强惨”这种设定我也喜欢,同理还有“臣弟、臣妾、皇阿玛”这些称呼,虽然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但是小说和影视剧广泛传播以后形成了共识,那就尊重、沿用。

      Q8:为什么不写413身心相爱或者48相爱相杀?为什么选择414突破底线?

      因为写的人太多了,撞衫,要写就写冷圈。阴间戏必须搭配阴间人,如果老四给十三戴颈圈狗尾暴打一顿吊起来玩耍,这种东西天雷滚滚、雷电交加,谁看得下去?

      所以换你来吧,十四!恭喜中奖!最终没有让十四罹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爱上老四的原因也是嫌它老套,同类小说剧情看多了不喜欢。

      还是苍凉感好一点:最终他都放下了,不是因为他大度,而是因为他没办法。人生不比歌谣,现实过于残酷,只好低头接受,麻木自己,向宗教寻求心灵解脱。如果十四有能力,我认为他会把老四全家包括百福造化都咔嚓了,蚯蚓竖着劈,鸡蛋摇散黄……

      Q9:那十四为什么要屈服呢?精神点别丢份不行吗?当舔狗多没尊严啊!

      怂。

      Q10:剧情走向是不是有点古板、流水账?

      有点,我一边看实录一边写,好处是背景真实感强,比如议政提到的内容、人物都是真的,坏处就是框死了,十三到点儿必须死,十四不可能反杀,网文常见套路运用不上。

      Q11: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张廷玉这个人物没花心思好好写,只当工具人出场,非常可惜。他儿子张若霭让探花事件、省亲事件,还有他晚年跟乾隆之间的关系等等,衡臣这个角色有料有梗,发挥空间很大,受限于篇幅不得已放弃。

      Q12:写的时候会带入某个演员吗?

      对十三会,我受《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王辉塑造的角色影响挺深,其他人不会,都是纸片人。史同小说跟原创小说的区别就是借用历史背景,省点气力不用自己编,清朝史料还多,好找。别的一样,虚构嘛,不能往三次元细想,否则你带入唐国强、陈建斌,画美不看。

      (三)本文设定

      Q13:兄弟们都是直男么?

      大部分是,有的纯直,有的是双,没有纯弯的。

      老二是双,曾经把康师傅气得又哭又骂。

      老三直男,养戏子属于艺术爱好,和妻子感情很好。

      老四是双,跟皇后表面夫妻,真爱是年妃,晚年宠幸谦妃、宁嫔等人。主要喜爱美女,但是受了道士影响,知道娈童路数,见多识广,隐藏比较深。

      八爷党全员直男,十四和老八就是另一组413,亲情柏拉图,经常睡一起,从来没搞过。老八和郭络罗氏、十四和完颜氏这两对夫妻感情都好,都是真爱。十四被老四各种虐待、按头搞了很多年以后可能有点弯化倾向,变身老司机。

      十二是双,家里妻妾子女一大把,外面还要强抢朝鲜欧巴取乐,玩得很花。

      十三纯直,和妻子兆佳氏感情很好,对待老二和老四都属于亲情范畴,从来不觉得睡一起有什么问题,根本不往那个事儿上想。我跟我哥睡一铺炕怎么了!(天真无邪脸)

      十六直男。十七身体素质太差,男的女的都搞不动,属于无性恋。

      弘历本来是钢铁直男,可惜被414带坏了开发了XP,在十四叔身上启蒙,晚年遇到本命(和珅)陷入爱河。弘昼纯直,跟妻子感情很好。

      Q14:兄弟们都是帅哥么?

      老大和老十是美男子,可惜一个暴躁一个蠢,气质都不行。

      老二文青范儿,有点阴郁。

      老四普通人,中年以后稍稍发福。(吃甜食+熬夜)

      老八气质好,温润如玉,言谈得体,容貌一般却很迷人。

      老九和十二是胖子。(老四表示嫌弃)

      十三人甚体面,也是美男子。(老四星星眼)

      十四颀长挺拔身材好,脸型和五官都像母亲。(老四斜瞟一眼)

      十六普通人,魁梧强壮,可以单身刺虎。

      十七酷似老四,一个模子刻出来那种,但是瘦、病弱。

      弘历很帅,自信放光芒。弘昼一般,小可爱类型。

      Q15:皇后妃嫔福晋们都是美女么?公主们呢?

      是的,至少不丑,否则无法通过选秀。公主们养尊处优也没道理丑,应该也是小可爱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