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疑云(上) ...


  •   地点:C市南岸分局专案组会议室
      时间:2030年9月15日晚(审讯暂停后)
      人员:周正平(主导)、吴明霞、李锐、陈浩、张敏、冯悦、陆蔓蔓(记录)

      白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照片、时间线、物证清单、关系图,投影仪连接着李锐的手提电脑。

      室内烟雾缭绕,周正平、吴明霞都在抽烟,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压抑,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困惑,咖啡机上咕噜噜地煮着咖啡。
      王建军的空座位是个无声的提醒。

      李锐打开文件夹,调出重建的精确时间线投影到大屏幕上。
      1. 时间线 (9月14日):
      22:22:姜翎手机触发第一次数据擦除协议(系统日志)
      22:50:程雪卿离开鎏金花园别墅(监控/基站/车载GPS)
      23:00:姜翎离开珈蓝公寓(监控/基站/车载GPS)
      23:25:姜翎抵达落雪村画室(基站/车载GPS)
      00:00:程雪卿抵达落雪村画室(基站/车载GPS)
      2. 时间线 (9月15日):
      00:22:程雪卿手机触发第一次数据擦除协议(系统日志)
      00:24:程雪卿手机触发第二次数据擦除协议(系统日志)
      00:25:姜翎手机触发第二次数据擦除协议(系统日志)
      03:40:姜翎离开落雪村画室(基站/车载GPS)
      04:00:姜翎回到珈蓝公寓(监控/基站/车载GPS)
      04:30-05:30:姜翎公寓电脑浏览"故意杀人/自杀"相关记录(删除后经技术手段恢复)
      06:32:程雪卿向姜翎手机发送短信【早上八点到画室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
      07:20:姜翎离开珈蓝公寓(监控/基站/车载GPS)
      07:50:姜翎抵达落雪村画室(基站/车载GPS)
      08:03:程雪卿死亡(尸检报告)
      10:31:程雪卿手机触发第三次数据擦除协议(系统日志)
      【重要:此时程已死,疑似嫌疑人操作】
      11:00:姜翎拨打110自首(通话记录)
      11:30:警方到达现场

      ·审讯

      ·麻醉剂使用方式

      周正平:“小吴,今天审讯下来,你觉得最不对劲的地方在哪?”

      吴明霞:“嫌疑人不能很好地对茶花烷的使用进行合理解释,审讯到后期她情绪较为激动,处于一种崩溃状态,不知道是不是陷入记忆解离引发记忆空白,医师出具的评估书表示有这种可能。”

      张敏:“极端事件导致的解离通常持续数月至2年,需要结合神经影像和行为分析综合判断,我们已经对她进行了心理干预。”

      李锐:“周队,根据姜翎的消费记录,她曾经在2030年6月23日在网上购买过一台加湿机,快递收件地址填的就是画室地址。”

      周正平深吸了一口烟,望向张敏:“通过加湿机对茶花烷进行雾化可行吗?”
      张敏:“理论上成立。但是加湿机很难做到稳定雾化控制浓度。”

      陈浩:“周队,你们审讯结束过后我们物证科又去了一次案发现场,现场没有找到任何加湿机或者雾化设备,但是从新风系统的滤芯中检出茶花烷残留。”

      周正平:“那从目前来看,嫌疑人应该是通过加湿机对茶花烷进行雾化,致使被害人麻醉后再进行茶花碱的注射,最终导致被害人窒息死亡。”
      众人齐齐点了点头,关于死者死因他们都能达成一致。

      ·药物来源

      吴明霞:“嫌疑人自称通过一次性手机号在某网站联系黑市卖家,网站阅后即焚没有任何记录,不过金茂大厦三楼的监控确实在2030年9月13日拍到嫌疑人出入过公共卫生间。”
      张敏:“根据检测,现场发现的安瓶确实是用于盛放茶花碱,因为标签被人为磨损无法得知批次号,规格和浓度像是兽药。这种一般都是黑市流出的,私人几乎不可能通过正规途径获得。”

      周正平皱了皱眉:“她一个画画的,怎么会接触到黑市和违禁品?”
      李锐:“那帮搞艺术的接触黑市和违禁品不奇怪,而且姜翎的个人信息太诡异了,偏远农村出身,初中辍学,却又在27岁通过成人自考进入蜀川美术学院,在她16岁到27岁的人生是大段的空白,既没有求学经历也没有工作经历。”

      李锐补充说:“嫌疑人那11年空白期,我们查不到正规记录,但不排除她在地下艺术圈、甚至更灰色的地带活动过,接触违禁品的渠道可能就来自那段经历。需要深挖她曾经的圈子。”
      周正平指示:“查她银行流水空白期的大额不明进账、查她早期的作品有没有通过特殊渠道交易。那个金茂大厦的卖家,通过大厦周边监控和可疑人员排查摸一摸,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李锐:“好的,周队!除了个人履历,姜翎的经济情况也成谜。”
      李锐:“嫌疑人居住的珈蓝公寓,那个地段的房价8万元/平方米。虽然是叫做公寓,实际上是两层独栋建筑物。”
      李锐:“而且嫌疑人在2029年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这个展会需要自费50万人民币参加;2030年作品入选ART BASEL香港展会"亚洲新锐"单元,需要自费15万人民币。搞艺术跟烧钱就没有区别,我很好奇她的钱都是哪儿来的?”

      陆蔓蔓:“有没有一种可能……被死者包养了?”
      她这个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她和陈浩在带姜翎回珈蓝公寓取她的电脑时,注意到了姜翎家里墙上挂着许多两个女人的抽象画,而且姜翎应该不是独居,房子里却没有任何男人的生活痕迹。
      周正平感觉自己的嘴角抽了抽,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你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锐:“但是嫌疑人也不太像什么特别坏的人,我查询到她的账户每月会固定捐赠N市山区的一所女子学校,还经常进行慈善捐款和参与慈善活动,这些年累计捐款金额都有个大几百万了。”
      冯悦却笑了:“谁说捐款做慈善就是好人了?说不定是转移资金或者洗钱呢。”
      周正平听见李锐的话陷入短暂沉思,巨额捐款和冷血杀人……姜翎的反差里究竟藏着些什么东西?
      陈浩:“你看你这个话说嘞,人都是矛盾嘞得嘛,就算是杀人犯也有善良的一面得嘛。”

      ·注射角度

      吴明霞:“在我要求嫌疑人对注射场景进行还原的时候,首次演示的角度接近直角,后来修正为斜角,她的修正行为暴露了对细节的模糊。”
      吴明霞:“审讯中嫌疑人也一直在观察我,我合理怀疑她在通过我的反应判断案件细节的真实性。”
      周正平点了点头,他也注意到了姜翎整个审讯过程都在观察吴明霞,而且很多反应就像是在故意试探吴明霞。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太奇怪的事情,很多杀人犯在杀人过后自己都记不清案件的细节,审讯的时候会一直观察和试探审讯官的反应。

      ·圆形水渍

      吴明霞:“尸体和雕塑正下方的水渍,嫌疑人自述为注射器中原本用于稀释和保湿颜料的丙二醇溶液,在她汲取茶花碱之前被从注射器中排出。但是水渍的形态是圆形,更像是垂直于地面滴落的,除非嫌疑人刻意垂直地面推动注射器推杆。”
      周正平:“就算是刻意垂直地面推动注射器推杆造成圆形水渍,也不应该在雕塑的下方,这意味着嫌疑人要将注射器刻意伸到雕塑里面、挨着被害人垂直地面推动注射杆,位置太诡异了。”

      陈浩听到周正平的话微微睁大了眼睛:“周队的意思是,犯罪过程可能和某种清洗或者冷凝的装置有关?但是我们确实在嫌疑人的储物柜里找到了未用完的丙二醇溶液,从嫌疑人的颜料盒中也提取到了丙二醇成分,可以证明嫌疑人并没有撒谎。”
      周正平摇了摇头:“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我们作为警察,肯定是每一种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案发现场

      吴明霞:“嫌疑人自述9月14日夜晚她使被害人服下某种安眠药物,离开时被害人侧卧在主画室。”
      吴明霞:“那问题就来了。”
      吴明霞:“1.为什么被害人会乖乖配合嫌疑人服下药物?”
      张敏:“嫌疑人说的不一定是真话,根据被害人的医疗记录,她本身就有服用唑吡坦的用药习惯,被害人手提包里有唑吡坦药瓶,有没有可能是她自己服药呢?”

      周正平:“不太可能。嫌疑人在9月14日10点20分左右手机触发记忆擦除协议,随后在11点左右出门,而被害人在10点50分左右出门。我合理怀疑擦除的记忆是两人之间的约会信息,而一个要去约会的人,会在当夜服用安眠药吗?”
      周正平:“除非她出门之前已经服用过了,通过催吐方式吐出来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胃部残留。”
      张敏:“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周正平:“我还是倾向于是嫌疑人使被害人服下安眠药。”
      吴明霞:“那关于这一点的争议在后期的审讯中再进行着重问询。”

      吴明霞:“2.为什么嫌疑人离开的时候被害人在主画室,而第二天的案发现场在储藏室,且被刻意摆成坐在雕塑怀中的样子?”
      周正平听了吴明霞的话感觉膝盖处一阵刺痛袭来,唤醒了对姜翎储藏室又湿又冷的环境记忆。

      陈浩:“嫌疑人的储藏室长期保持着18℃的低温和50%的湿度,自述是为了更好地存放作品和颜料。但是为什么要把尸体也放在储藏室?难道是寓意被害人也是她的‘作品’?”
      陆蔓蔓抖了抖浑身的鸡皮疙瘩,又想起了第一次看到程雪卿尸体的样子,真是够诡异的。

      周正平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着,他吐出一口烟雾:“这一点确实很奇怪,现场也过于“干净”和有“仪式感”了,现场没有血迹和搏斗痕迹,死者姿态是嫌疑人故意布置的?还是反映了其行凶时特殊的心理状态?或者是故意伪装?”

      陈浩:“这一点确实很奇怪,而且除了嫌疑人的三根头发,我们并没有在被害人身上检出其他嫌疑人的DNA信息,也没有从嫌疑人身上检出被害人的DNA信息。按照嫌疑人自述,两个人发生了争执,那么争执的细节是什么?没有发生肢体冲突吗?”

      周正平:“没有发生肢体冲突的话?嫌疑人的头发是怎么勾到被害人手上的?是撒谎?还是‘争执’另有隐情?没有肢体接触的话,难道是被害人自愿主动进入储藏室并坐在了雕塑里面?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周正平接着自言自语地说道:“还有被害人的车,到底是谁动的手脚?太专业、也做得太干净了,这件事情背后肯定不简单。”
      冯悦一直在冷静地听着他们分析,这个时候终于开口:“周队,我觉得还是要从被害人和嫌疑人的社会关系查起走。汽修店那边我已经在查了,假身份没线索,监控模糊,正在扩大排查范围。”

      作案动机

      吴明霞:“3.如果嫌疑人真的给被害人服用了安眠药,为什么第二天被害人醒来不报警或者逃走,反而发短信约嫌疑人到画室见面?她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为什么两个几乎没有交集的人会共享一个6位数密码?我认为几乎不存在巧合的可能性。”
      周正平点点头,对吴明霞的分析很认可:“这就是我们明天的审问重点,两个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和真实的杀人动机。”

      吴明霞肯定地点头:“嫌疑人目前自述的犯罪动机肯定站不住脚,禹中区和南岸区在C市的两端,被害人从住所开车到嫌疑人的画室要70分钟!谁会为了一个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大半夜开70分钟的车?”

      吴明霞:“而且两人的手机同时在9月15日的00:20左右触发了数据擦除协议,如果只是普通的约见面信息,为什么要同时删除?当然,也有可能是嫌疑人删除的,她掌握了被害人的密码。”

      冯悦敏锐地捕捉到异常:“等等,嫌疑人是凌晨03:40离开画室的,被害人的手机删除记录是在00:20,如果是嫌疑人删除了被害人的手机记录,是不是说明可能在00:20左右被害人就已经陷入了睡眠状态?否则她们两得是什么关系嫌疑人才能接触被害人的手机?如果我的假设成立的话,那00:20-03:40之间,嫌疑人又在画室干了些什么?”
      周正平看向冯悦的眼神充满了欣慰和赞赏,冯悦提出的这个点非常好,他一时之间都没有想到!
      吴明霞:“这我倒是暂时没有考虑到,明天重点询问。”

      吴明霞:“还有一点也很奇怪,自首的犯人不请律师很正常,可是连家属都不愿意通知的,也太少见了。”
      吴明霞:“嫌疑人的经济能力并不差,肯定不缺请好律师的钱,可是为什么她不愿意请律师呢?”
      周正平:“所以要弄清楚嫌疑人的杀人动机和自首原因,否则有可能是受人胁迫或者是替人顶罪。”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疑云(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