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陈冬阳:伤口与算法 ...
-
(7:15 AM | 陈冬阳的公寓)
陈冬阳对着浴室镜子小心地给手上的伤口换药。昨晚搬书架时被木屑划破的伤口比想象中深,纱布上还渗着一点血渍。手机在一旁不停震动,"黑石阁"的推送一条接一条:
"某高校男生因拒绝帮女生搬行李被网暴"
"最新调研:90后男性普遍存在'助人恐惧症'"
"专家称男性绅士精神正在消亡"
他单手套上衬衫,用牙齿咬着袖扣固定,另一只手划拉着手机屏幕。评论区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现在帮女生搬东西都可能被说成性骚扰"(恐惧症患者,15.3k赞)
"不帮就是没风度,帮了就是别有用心"(两难困境,13.7k赞)
"建议男性学会保护自己"(自卫指南,12.1k赞)
陈冬阳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伤口隐隐作痛。他想起昨天那个女图书管理员惊讶的眼神,最终只回了一个"呵呵"。
(8:45 AM | 区政协办公室)
"冬阳,你的手怎么了?"女同事关切地问道。
"昨天帮图书馆搬资料时划的。"他露出标准的温和笑容,"小伤而已。"
等对方走远,他立刻点开手机备忘录:
"现在连帮忙都要被质疑动机,怪不得男人都选择冷漠。"(未发送)
"陈科长,这份文件需要您签字。"新来的实习生递来文件夹,目光在他受伤的手上多停留了几秒。
陈冬阳条件反射地缩了缩手,签完字后立刻打开"男性觉醒联盟"群:
"现在女人一边骂男人不帮忙,一边怀疑帮忙的别有用心,到底要怎样?"(北岸)
群里瞬间弹出十几条回复:
"所以我说现在男人怎么做都是错"
"建议彻底躺平"
"还是富婆好,至少明码标价"
陈冬阳的嘴角扯出一个苦笑,锁屏时注意到实习生还在偷瞄他的手。
(12:30 PM | 政协食堂)
陈冬阳刻意选了最角落的位置。手机屏幕上,"黑石阁"正在讨论一则社会实验视频:"测试路人反应:当男性当街被女性殴打"。
评论区一片哗然:
"视频里所有路人都去安慰打人的女生"(社会实验,18.9k赞)
"要性别互换,男的早被按地上了"(双标现场,16.7k赞)
"现在男人连受害者都当不成"(隐形人,15.2k赞)
他的筷子停在半空,想起大学时前女友当众扇他耳光时周围人的反应。"肯定是男生做错了什么"——他至今记得辅导员的这句话。
正要打字,一条新推送跳出来:"图书馆暴雨抢救古籍,工作人员通宵守护文化遗产"。配图中,他看到了昨晚那个女管理员的身影。
(3:00 PM | 图书馆)
陈冬阳鬼使神差地又来到了图书馆。借口查阅资料,眼睛却不断瞟向古籍修复室的方向。
"您的资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林森夏站在桌前,手里拿着他申请调阅的档案。她的手指修长白皙,右手食指贴着创可贴。
"谢谢,你的手...?"
"小伤。"她迅速缩回手,语气礼貌而疏离。
陈冬阳注意到她胸前的工牌:林森夏,古籍修复师。这个名字莫名耳熟,他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
(6:15 PM | 回家路上)
地铁里,陈冬阳翻看着手机相册里刚拍的工牌照片。突然,他猛地坐直——"林间萤"!那个"蔷薇社"的锐评作者!
他迅速打开两个APP对比,越看越心惊。那个在网上言辞犀利的"林间萤",和今天见到的温婉安静的修复师,居然是同一人?
手机震动,"黑石阁"推送了一条新内容:"警惕女性的双重人格"。
(11:30 PM | 陈冬阳的公寓)
陈冬阳瘫在沙发上,电视静音播放着深夜新闻。手机屏幕上开着两个界面:一边是"蔷薇社"林间萤的主页,一边是"黑石阁"的讨论区。
他反复翻看林森夏——林间萤的发言记录: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永远是男性"(3.2k赞)
"每个'温柔'的标签都是对女性的束缚"(2.8k赞)
"婚姻是女性最大的风险投资"(4.1k赞)
这些观点与"黑石阁"的主流论调截然相反,却意外地逻辑自洽。陈冬阳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第一次感到迟疑。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旧明亮。无数信息在黑暗中流动,编织着各自的真相。
本章信息画像
陈冬阳今日数据摄入:6.2GB
热点话题参与度:95%(超越99%用户)
评论关键词:男性困境、性别双标、助人恐惧
明日预测推送:
男性权益觉醒指南
当代社会的性别角色困境
---
核心评论战场
(对比"黑石阁"VS"蔷薇社"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讨论)
事件:男性当街被女性殴打实验
"黑石阁"(男性向):
"要性别互换,男的早进局子了"(法律双标,22.4k赞)
"现在男人连受害者都当不成"(隐形人,20.1k赞)
"建议男性随身携带录像设备"(自卫指南,18.3k赞)
"蔷薇社"(女性向):
"肯定是男的先做了什么"(合理怀疑,25.6k赞)
"女人打人能有多疼"(小题大做,23.7k赞)
"又拿个例制造性别对立"(真相挖掘,21.8k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