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数据镜像:同一事件的两个世界 ...
-
(8:15 AM | 市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办公室)
林森夏盯着电脑屏幕上两版不同的《列女传》扫描件,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打。窗外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映照出她微微皱起的眉头。
"森夏,这份数字化进度报告..."同事小李的声音让她猛地回神,迅速切换了电脑窗口。
"马上好。"她扬起标志性的甜美笑容,等同事离开后立刻摸出手机,在"蔷薇社"发帖:
"发现明代官方修订版删除女性著作中所有批评男性的内容,连历史都不让女人说真话。"(林间萤)
发送后,她习惯性刷新页面,余光瞥见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陈冬阳,那天暴雨夜帮忙抢救古籍的男人。他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正和馆长交谈。
(10:30 AM | 图书馆会议室)
"这次古籍数字化项目,需要文史办配合提供一些专业支持。"老馆长笑眯眯地说,"冬阳会负责对接。"
林森夏保持微笑点头,桌下的手指却悄悄点开手机,在闺蜜群"独美姐妹会"快速输入:
"那个政协男又来了,估计又是来刷存在感的。"
发完抬头,正好对上陈冬阳若有所思的目光。她迅速锁屏,假装整理文件。
(12:45 PM | 图书馆天台)
林森夏躲在角落吃午餐,手机屏幕上"蔷薇社"正热议一条新闻:"某企业女员工控诉同工不同酬"。
评论区:
"我们部门同岗位男生比我多3k"(职场小白,15.2k赞)
"能力不一样凭什么要同酬"(理性客观,12.7k赞)
"女人要生孩子休产假本来就是负担"(实话实说,10.3k赞)
她愤怒地咬着三明治,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
"所以女人活该又工作又生娃又做家务?男人就只会上班?"(林间萤)
正要发送,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她慌忙锁屏,转身看见陈冬阳端着咖啡站在天台门口。
"介意我坐这里吗?"他指了指旁边的空位。
(2:30 PM | 古籍数字化室)
"这个版本的《女诫》注释有明显删改痕迹。"陈冬阳指着屏幕上的扫描件,声音平静专业。
林森夏惊讶地发现,这个在网络上被"蔷薇社"称为"直男癌"的男人,谈起历史文献时居然如此客观严谨。
"你看这里,明代官方修订版删去了原版中'夫不贤则无以御妇'的整段注释。"他的手指划过屏幕,袖口露出一截纱布——是那天抢救古籍时受的伤。
林森夏不由自主地从抽屉拿出那盒创可贴:"你的手...还没好?"
(6:15 PM | 回家地铁上)
林森夏靠在车厢连接处,手机屏幕上是陈冬阳刚发来的文献对比图。她犹豫了一下,点开"蔷薇社"搜索"北岸观察者"——陈冬阳的网络ID。
最新帖子:
"企业薪资数据:男性加班时长比女性高37%"(北岸观察者)
评论区:
"男人活该当牛做马"(社畜人生,18.3k赞)
"女人要兼顾家庭当然不能天天加班"(职场妈妈,15.7k赞)
"所以现在聪明人都找轻松工作嫁有钱人"(人间清醒,13.2k赞)
林森夏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突然想起下午陈冬阳分析文献时专注的侧脸。最终,她只是默默截了图,没有评论。
(9:45 PM | 林森夏的公寓)
电视播放着无人观看的综艺节目。林森夏蜷在沙发上,同时开着三个窗口:
左边是"蔷薇社"的"职场性别歧视"话题
中间是陈冬阳发来的薪资统计数据
右边是"黑石阁"的同话题讨论
三个窗口呈现截然不同的画面:
"蔷薇社"强调"女性晋升障碍"
"黑石阁"聚焦"男性加班时长"
原始数据则显示复杂的交叉影响因素
她反复对比着,突然在"黑石阁"看到陈冬阳的评论:
"真正的平等应该基于客观数据,而不是各自选取有利片段。"(北岸观察者)
林森夏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目光落在茶几上那盒已经拆封的创可贴上。
信息画像
林森夏今日数据摄入:6.2GB(含首次浏览对立平台)
热点话题参与度:76%(下降13%)
认知偏差值:-7%(首次出现负增长)
明日预测推送:
如何识别信息偏差
数据可视化中的认知陷阱
---
核心评论战场
(对比"蔷薇社"VS"黑石阁"对同一数据的不同解读)
事件:某企业薪资差异报告
"蔷薇社"(女性向):
"同样的工作凭什么少3k"(职场平等,22.4k赞)
"男人就是既得利益者"(真相揭露,20.1k赞)
"建议立法强制薪酬透明"(行动派,18.3k赞)
"黑石阁"(男性向):
"统计没算男性多加班37%"(数据说话,25.6k赞)
"女人休产假时工资谁在发"(理性分析,23.7k赞)
"又要轻松又要高薪"(双标鉴定,21.8k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