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谁欺骗了谁 ...

  •   为期七天的军训结束后,本就肤色较黑的马锦超,被晒得像刚从矿井里出来似的。学校的课程排的不是很满,学生有不少的自由时间,马锦超向团委宣传部提交了加入申请。面试的时候,宣传部长一看马锦超肤色那么黑,肯定地认为这是一个吃苦耐劳且执行力强的学弟。马锦超顺利加入团委宣传部,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心里盘算的很好:大学四年,要把学习搞好,多参加社团活动,顺利考上研究生,再谈个中意的女友。
      大一上学期,学院开的课程主要是公共课。突然从高中紧张忙碌的状态闲下来,有些同学还不大适应。一部分同学想早点修满学分,于是向学院建议,希望学院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专业课。院长和书记一商量,还真采纳了学生的建议。
      起初,新生们参加社团活动还算积极,上课出勤率也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几。半个学期后,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明显少了,逃课的同学多了起来。马锦超也不例外,不仅对社团活动的兴趣减少了,一些他认为难度不大或是不重要的课,每周还会逃那么几节。广大同学们,都在期待爱情到来,都希望下学期赶紧上专业课。渐渐地,上课的同学越来越少。最明显的是数学和英语课,那些听天书、坐晕车的同学,索性就不来了。班长和团支书,耐心地给逃课厉害的同学做思想工作。辅导员刘老师也着急了,频繁地训斥,还扬言要给几个逃课最多的同学以处分。事实证明,他们所做的努力,到头来都是无济于事。那些逃课的同学们,或是去网吧打游戏,或是在宿舍睡觉,也有到处游玩的,少数人正享受着甜蜜的爱情,更有不少人在追逐爱情的路上。
      马锦超在大学规规矩矩地度过了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班里属于靠前的学生。大一下学期,学院开设了专业课。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专业课枯燥且乏味,特别是《C语言》这门课。马锦超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没有丝毫的兴趣。每次上专业课,对他来讲都是莫大的痛苦。想想当初,自己真不该草率地选择专业。学校也是,不该偷换概念,把计算机专业名称包装成电气信息。家人、同学、亲戚、朋友,都反对自己读三本大学。自己硬是说服自己,力排众议到这所学校报到。切身体会之后才发现,事情远不像自己计划的那样理想。学校在专业名称上欺瞒学生,自己又何尝不是自欺欺人呢?
      厄运像乌云一般,聚集在马锦超的头顶。不感兴趣的专业,是很难学好的,他深知这个道理。入学前就立志要考研究生,四年本科,再加三年研究生,一共需要七年的时间。难道要坚守一个不感兴趣的专业七年吗?本科都学不好,未来能考上研究生吗?这两个问题,像幽灵一样,萦绕在马锦超心里。乌云布满了马锦超的眉头,他被折磨得像霜打过的茄子一样。用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的词汇,都难以形容他的颓废。任凭他每日苦思冥想,任凭他彻夜辗转反侧,幽灵还是难以驱散,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依然得不到疏解。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动了退学的念头。马锦超联系了高中的班主任,跟他说了自己当前的处境,也说出了退学复读的想法。高中班主任平静地回复:“如果觉得不行,随时都可以回来。考大学选专业不顺利,也是常见的事,你还年轻,还能从头再来。”
      老师的话,让马锦超心里畅快不少,貌似他的处境还不至于无法挽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心理斗争,马锦超终于鼓起勇气向辅导员提出了退学的请求。三本院校本身招生就困难,辅导员干脆利落地拒绝了马锦超。马锦超再三说明,自己实在对计算机专业不感兴趣。后来,辅导员承诺可以帮助马锦超转专业。但是,学院仅有计算机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转专业只能往工商管理专业转。马锦超和辅导员勉强达成了一致,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转专业上。半个月后,学院通过了马锦超的申请,他转到了工商管理专业。
      经历了这场专业风波之后,马锦超彻底打消了退学复读的念头。考研的目标,就像少年时代立志上大学一样,在马锦超的心里愈发坚定。刚转完专业那阵子,马锦超把初中学习的劲头儿又拿了出来。期末考试,一举考了个全班第一名。从此,马锦超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两门课,妥妥地成了马锦超的拳头学科。历次考试,无论难度大小,马锦超要么得满分,要么就是九十九分,考试成绩完全碾压整个专业的同学。班里的同学,都有意无意地表露出对马锦超的崇拜之情。就连数学老师都对马锦超大加赞赏,认为他极具数学天赋,鼓励他将来考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其实马锦超比谁都清楚,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数学和英语成绩,一来是自己的数学和英语基础比较好,学起来不吃力。二来考研必考数学和英语,自身很重视这两门课,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比其他人多,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天赋异禀。马锦超又从学习中找到了成就感,他在三本院校获得了学霸的头衔。
      大二那年,马锦超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他在学院当着学霸,拿着奖学金。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未来考上研究生,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他忽视了自己上的大学是民办三本院校,所谓的学霸,跟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比,大概率就泯然众人矣了。
      身边的同学,渐渐地都成双成对了。马锦超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他觉得自己除了学习,也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张文霄,面容姣好,性格开朗。马锦超将自己说成是因高考失误才到三本院校的那一类学生,竭力让张文霄觉得他是有着巨大潜力和光明前途的小伙子。他尽可能多地和张文霄接触,赞赏着张文霄的一切,生怕她不明白自己的心思。当着同学们的面,马锦超还有几分害羞。私下里,马锦超总是找各种各样的话题与张文霄交流,给她发各种祝福的或是搞笑的短信。张文霄的社交账号空间,只要一发新动态,第一个点赞,第一个评论的,非马锦超莫属。实在没有话题了,马锦超常常重复地浏览张文霄社交账号相册里的照片。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眷落花。张文霄有意疏远马锦超,碍于同班同学的身份,为了不让彼此难堪,最终他们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面对张文霄,马锦超总觉得有几分胆怯,却也无可奈何。
      追求张文霄无果,马锦超开始物色新的对象。他去图书馆,去阅览室,去自习室,渴望遇到一个颜值高又能和自己看对眼的女生。几个月后,马锦超的耐心快被消磨殆尽了,还是没能遇到那个她。同宿舍的一个哥们儿,通过网络聊天找到了女朋友。马锦超也学着舍友的做法,在社交账号上加了许多女孩为好友。凡是照片好看的女孩,马锦超都热情对待,各种嘘寒问暖不断。没多久,马锦超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张倩的女孩。两人聊的火热,还约了见面。
      这时的张倩,大学刚毕业,还在待业中。她一米七的个子,一百一十斤的体重,身材匀称且凹凸有致。张倩温文尔雅,长发飘逸,皮肤白嫩,大眼睛,长睫毛,脸上棱角分明,五官精致,气质超脱常人。举手投足间,无不流露出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初次和张倩见面,马锦超开心的像捡到宝了一样。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女孩做自己的女朋友。马锦超频繁地约张倩,他们在校园里散步,去图书馆看书,逛公园,去游乐场玩耍,去二七广场逛街……两人约会期间,马锦超给张倩描绘了一个极其美好的未来。他吹嘘自己的父母在厦门购置了房产和车子,自己完全有能力让她过上富足且快乐的生活。他曾数次向张倩表白,张倩总是不拒绝,也不接受。马锦超始终想不明白,明明自己竭尽全力了,为何还是无法俘获张倩的芳心呢?
      张倩经常到马锦超的学校玩,同学见了,都说马锦超的女朋友出奇的漂亮。每每这时,马锦超心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和这么漂亮的女孩约会,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忧的是,张倩至始至终都没答应做马锦超的女朋友。马锦超已记不清,他有多少个夜晚因张倩而失眠。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曾无数次幻想。幻想着张倩成了他的女人,他们拥抱、亲吻、□□,甚至生儿育女,过起了家庭生活。
      爱别离,憎相会,求不得,是人生三大苦。求不得的马锦超,也曾和张倩争吵。他埋怨张倩不理解他的痛楚,张倩埋怨他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马锦超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瞪大了眼睛问张倩究竟想要什么。张倩像个骄傲的公主,除了满脸不屑,从不给他任何答案。争吵过后,马锦超还是心甘情愿地为心爱的张倩付出。在黄帝陵景区,马锦超为张倩写下了最浪漫的情诗。在美食城,张倩让马锦超吃她吃不完的食物,马锦超甘之若饴。寒冬腊月,张倩感冒发烧,是马锦超深夜踏着积雪送去感冒药。张倩伤心的时候,马锦超想尽一切办法逗她开心。寒假,马锦超去酒店打工,赚了钱给张倩买她喜欢的衣服。马锦超恨不得把所有的快乐都给张倩,张倩也乐在其中,却从不和马锦超亲热。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思想还是相对单纯的,马锦超从未将张倩和骗子联系在一起。有天晚上,他们在街上闲逛,正好碰上英语培训机构发传单。张倩接了一张传单,发传单的小姑娘赶紧上来推销课程。经过小姑娘的软磨硬泡,两人跟着她去了培训机构。一番沟通下来,张倩决定购买英语培训课程。交了二十块钱定金,培训机构承诺三天后开课。如果后续个人不想上培训课程了,凭身份证可以退还定金。登记名字的时候,张倩愣了半天,若有所思的样子,最终写下了“倩倩”这一名字。
      两人离开培训机构,在大街上悠闲地走着。突然,张倩生气地说:“我们两个被那么小一女孩骗了二十块钱,真够冤的!”
      “交了二十块钱定金而已,不参加培训的话可以退还,怎么能算被骗了呢?”,马锦超不解地问。
      “你不懂!我一出门就改变主意了,这二十块钱退不了的!”,张倩肯定地说。
      “退不了就退不了吧,二十块钱也不是很多,别伤心了。”,马锦超安慰道。
      “我才没伤心呢!二十块钱也就买五个肉夹馍,算个屁!”,张倩撇着嘴,极其不满地回复。
      马锦超微笑着,不再作声。都市的霓虹灯光,映照着脸庞,犹如印第安人涂在脸上的色彩。马锦超欣赏着身边这个让他醉心的女孩,心里感叹着:爱人和幸福,距离自己是那么近,又是那么遥远!
      “我累了,送我回家吧!”,张倩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
      马锦超把张倩送到住处的楼下,独自一人回了学校。从那以后,张倩的电话要么关机,要么无人接听,社交账号也是一如既往地不在线。马锦超给张倩打了几百个电话,给她发了上千条短信,在社交平台上无数次给她留言,却得不到任何回复。张倩的失联,让马锦超一天天陷入绝望。
      一个月后,马锦超终于用同学的手机打通了张倩的电话。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马锦超肯定那就是张倩的声音。
      “你这段时间是怎么了?我找你找的好苦呀!”,马锦超委屈地说。
      “打错了!”,张倩冷冰冰地回答,并立即挂断了电话。随着一阵忙音传来,马锦超的泪水刷刷地落了下来。
      后来,马锦超在张倩的社交账号空间里,加了几个发表过评论的男性为好友。跟那些男□□流过才得知,他们和马锦超有相同的遭遇,都是被张倩伤过的人。其中有一个小伙子,还是张倩的大学同学。那人告诉马锦超,张倩本名叫刘冰。从大学开始,她就同时与多名男性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获取财物。一旦男性的财力耗尽,她会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马锦超恍然大悟,怪不得那天她一口咬定二十块钱的定金退不了。原来他叫刘冰,所谓的张倩,不过是她用来欺骗马锦超的一个假名。
      马锦超为了得到张倩,也说了不少谎话,到底是谁欺骗了谁?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马锦超独自坐在足球场的草坪上,将整瓶白酒一饮而尽,流着泪,背诵着这凄美的文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