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血釉灯 ...

  •   道光五年春,景德镇御窑厂。
      阿糠攥着骨笛缩在陶车后,监工鞭影在胚泥间炸响。昨夜新来的九岁窑童小枣,正被拽去“点釉房”——经过他身边时,孩子突然将半块掺瓷粉的窝头塞进阿糠鞋里,用口型说:“给判官……”
      三更时分,窑神庙地窖。
      程含章借油灯验看窝头,瓷粉在光下泛出诡蓝:“这是‘骨瓷釉’!掺了童尸骨灰的御窑秘料!”
      话音未落,窝头突然裂开,露出张血字纸条:
      “寅时三刻,童魂灌大龙缸!”
      “祭品:九九童”
      字迹被瓷粉灼出焦痕,如九百九十九道鞭印。
      ---
      程含章指尖抚过焦痕,怀中的黎澍骨笛突然发烫。
      热流裹挟他坠入幻象:
      嘉庆四年冬,黎澍残魂飘至景德镇。
      夜窑深处,老画工正用人血调釉绘九龙。黎澍的断臂骨忽化齑粉,混入釉浆。
      次日开窑,龙缸炸裂,裂痕竟拼成“冤”字!
      老画工被活埋前,将带血釉的窝头塞给孙儿:“去京城……找棵结窝头的菩提树……”
      幻象消散,程含章手中的窝头渣簌簌掉落——
      每粒渣都映出小枣惊恐的脸!
      ---
      子夜御窑,九十九座窑炉吞吐蓝焰。
      阿糠爬进通风道,见中央祭台矗立丈高龙缸胚体。九十九名赤膊童工被铁链锁在缸沿,手腕割开血口,鲜血顺凹槽汇向缸底釉池!
      “血釉点睛,龙缸化龙!”窑监福荫(福升之弟)癫狂高呼。
      小枣因失血昏厥,被倒吊着浸入釉池。蓝釉触血的刹那,池中浮出黎澍虚影——
      “笛子!”阿糠急吹骨笛。
      笛声却引动釉池沸腾,黎澍虚影反被血釉裹成陶俑!
      福荫狞笑抓起阿糠:“正愁缺个‘笛魂釉’呢!”
      ---
      地动山摇!
      程含章率兵破窑而入,却见福荫将阿糠塞进龙缸胚体。湿泥封口的瞬间,艾米莉的手术刀凌空劈至——
      “喀嚓!”
      刀锋卡进陶泥,缸内传出阿糠闷吼:“用火!黎判官说……瓷胎怕暖!”
      艾米莉眼珠骤亮,掏出窝头按在刀柄。
      窝头遇热汽蒸腾,刀柄镶嵌的文森特骨灰竟迸出蓝光,顺着刀槽灌入胚体!
      龙缸内部,阿糠见骨笛吸足水汽,笛孔钻出翡翠藤蔓——
      正是云南铜矿里绞杀福升的判官苗!
      藤蔓暴涨撑裂缸体,血釉四溅如雨。阿糠怀抱小枣破陶而出,满身瓷渣竟开满湛蓝的龙胆花。
      ---
      福荫见势逃往釉库。
      众人追入,惊见库房梁柱挂满人皮灯笼!每盏灯罩用童尸背皮绷制,内燃幽绿焰心——焰中蜷缩着婴孩虚影。
      “九百九十九童魂炼的‘万寿灯’!”福荫点燃引线,“今夜就要呈进养心殿!”
      程含章挥剑砍灯,灯焰溅落处地面竟腐蚀出骷髅状深坑!
      阿糠骨笛突射金芒,照出灯笼背面的小字:
      “江西童:血釉灯,云南童:紫云铜,直隶童……”
      最后一行墨迹未干:
      “道光五年四月初八,御窑奉旨炼‘鸦片童兵’九百九十九!”
      “鸦片兵?”艾米莉捡起灯油渣一嗅,“是罂粟膏混脑髓油!”
      ---
      福荫狂笑着抛出火折。
      火星触灯海的刹那,阿糠将骨笛狠狠插进心口!
      心头血喷涌成雾,黎澍的嘶吼响彻釉库:
      “凡食民膏者——民火焚身!”
      血雾裹住灯焰反卷向福荫。
      人皮灯笼遇血竟朵朵绽放,绽出九百九十九盏窝头形灯盏!蓝焰转暖黄,灯中婴魂舒展如新生。
      “不!我的万寿灯……”福荫在窝头灯阵中翻滚。
      焰舌舔过他腰间象牙牌,牌上字迹赫然显现:
      “监造:内务府造办处奉旨人:穆彰阿”
      ——当朝首席军机大臣!
      ---
      窝头灯焰汇聚成光柱,轰穿御窑顶棚。
      月光倾泻中,阿糠心口的骨笛抽枝展叶,藤蔓缠成盏巨灯悬于夜空,灯壁浮现流动画面:
      云南矿洞,铜树福升的枝条被灾民劈碎煮粥;
      澳门妈阁庙,盛娇娇教疍童蒸窝头;
      京城菩提树下,乞丐们争拾坠落的“窝头菩提”……
      光瀑笼罩景德镇,满城御窑青花竟褪去幽蓝,透出温润暖白。
      小枣忽然指着釉库角落:“有字!”
      黎澍的断骨在墙上烙出偈语:
      “民魂为釉,不照龙庭照荒冢。”
      “口粮作灯,只暖寒窑不暖宫!”
      ---
      突有马蹄声破夜而至。
      穆彰阿的亲兵铁桶围窑,火枪齐指众人:“私毁贡品,格杀勿论!”
      福荫爬向穆彰阿哭嚎:“大人!鸦片童兵……”
      “童兵在此。”穆彰阿轻笑击掌。
      兵阵后走出九百九十九名瞳泛绿光的孩童,口角流着罂粟膏涎液,机械地撕咬手中窝头!
      “用你们的暖灯喂他们吧。”穆彰阿捻着翡翠扳指,“吃饱了,好给英吉利人的炮舰填药!”
      ---
      艾米莉突然掀开马车,露出满车**霉窝头与铜矿苗!
      “阿糠,点火!”
      骨笛藤蔓扎进窝头堆,程含章挥剑劈向铜矿苗——
      金石相击,星火迸溅!
      窝头山轰然燃起碧焰,火中浮出三百童魂虚影,齐唱《窝头谣》:
      “窝窝头,蘸香油,喂饱判官斩贼头……”
      歌声中鸦片童兵集体僵直,眼中绿光渐褪。
      一个小兵突然捡起燃火的窝头啃食,烫得哇哇大哭:“娘!饿!”
      穆彰阿暴怒拔枪,子弹却被暖焰熔成铜汁。
      阿糠在火光中举起骨笛:“黎判官,您看清了——”
      “这人间最烈的火,是百姓省下的口粮!”
      ---
      阿糠在判官灶边教小枣写字。
      孩子歪扭写下“粥”字,忽抬头问:“哥,黎判官为啥变灶王爷了?”
      阿糠添根柴,暖焰噼啪炸出个“暖”字:
      “因为饿肚子的神仙,
      才懂凡人要的不过是口热饭。”
      三年后,虎门海滩。 程含章掀开鸦片箱,惊见箱内垫着发霉的窝头,窝头孔洞塞满带血釉的碎骨。骨渣拼出穆彰阿笔迹: “以民骨挡炮,以民魂制夷——此大清存亡之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