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暗潮药香 ...

  •   时间:民国十五年(1926年)冬
      地点:新加坡牛车水、"金玉商行"、黑市码头、殖民当局海关
      "墨"先生字字泣血的信笺,如同淬毒的针,深深扎入沈怀瑾的心脏。悲痛与愤怒在她胸腔里翻腾,最终被淬炼成冰冷的决心。盘尼西林﹣﹣这价比黄金的救命药,成了她必须攻克的堡垒,一场没有硝烟却更加凶险的战争已然打响。
      第一步:筹措巨资。
      "丰裕"橡胶园的分红虽厚,但面对动辄数百乃至上千英镑一支的盘尼西林黑市价(相当于普通工人数年收入),仍是杯水车薪。怀瑾没有犹豫。她向陈景澜坦诚(部分):"老爷,国内亲友遭兵灾重创,急需一种西洋特效药救命,价昂异常。怀瑾恳请预支三年分红,并…想将园里明年部分期货橡胶的收益抵押给您,换取一笔现金。"
      陈景澜看着眼前这个跟随自己近十年、眼神从未如此凝重决绝的女子,沉默了。他深知怀瑾的为人,若非至亲至重,绝不会开此口。他更清楚怀瑾对"丰裕"园的贡献,那些绕过洋行、提升利润的渠道,大半是她的功劳。
      "阿瑾,"陈景澜缓缓开口,目光锐利,"你要的药,可是洋人严控的…盘尼西林?"(他并非全然不知外界风声)
      怀瑾心中剧震,面上却一片坦荡:"是。人命关天,顾不得许多了。"
      陈景澜盯着她看了许久,久到空气几乎凝固。最终,他长叹一声,拉开抽屉,取出一本支票簿:"抵押就不必了。这笔钱,算我借你。三年分红预支,也准了。"他签下一张数额惊人的支票,推到怀瑾面前,语气低沉,"阿瑾,你是我见过最有胆识也最重情义的女子。这药…非同小可。万事,小心!"
      怀瑾眼眶微热,深深一躬:"老爷大恩,怀瑾铭记于心!他日必当厚报!"她明白,陈景澜此举不仅是信任,更是一种无声的庇护和托付。这笔钱,是沉甸甸的信任,更是催征的战鼓!
      "金玉商行"的诞生:
      资金到位,怀瑾深知单打独斗难成大事,更需一个合法且灵活的"壳"来掩护行动。她果断辞去"丰裕"园职务(陈景澜虽有不舍,但理解支持),在牛车水最繁华的地段,盘下了一间位置便利、门面不大的铺面。招牌是她亲自书写的三个鎏金大字﹣﹣金玉商行!
      商行明面经营:
      .南洋特产:精选的"丰裕"园优质橡胶片、白胡椒、豆蔻、燕窝等(货源稳定,利润可靠)。
      .文房四宝与古籍:怀瑾亲自坐镇,收购、修复、售卖古籍字画(吸文人雅士、殖民官员,建立信息渠道)。
      ·定制珠算:怀瑾亲手制作或监制的高档紫檀、花梨木算盘,成为招牌特色(吸引商贾,也为特殊用途打掩护)。
      暗地里,"金玉商行"是:
      ·资金中转站:橡胶、特产贸易所得利润,源源不断转化为购买药品的黄金和英镑。”
      ·信息交汇点:文人、商贾、甚至偶尔光顾的殖民小吏的闲谈中,往往藏着黑市动向、海关风声的蛛丝马迹。怀瑾如同最耐心的蜘蛛,编织着信息网络(辛金析毫,洞悉暗流)。”
      ·秘密联络点:"思源"旧书店作为第一道防线,"金玉商行"则成为更深层、更核心的指令接收与情报传递枢纽。
      开业那日,牛车水鞭炮齐鸣。怀瑾一身素雅旗袍,立于"金玉商行"匾额之下,笑容温婉,眼神却沉静如渊。腕间的玉算珠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而内敛的光华。昔日"瑾掌柜",今日"沈老板"。金玉之名,初鸣星洲,只为掩盖那即将汹涌的﹣﹣暗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