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涅槃 ...
-
武吉知马山营地已无法存身。怀瑾带着仅存的十几名伤痕累累、意志濒临崩溃的队员,在日军拉网搜捕的缝隙中,如同幽灵般艰难转移。最终,他们藏身于新加坡岛最南端、靠近海岸线的一片废弃的红树林沼泽深处。这里蚊虫肆虐,咸腥腐臭,却是日军暂时忽略的角落。
失去林伯的情报网络和云岫的贴身守护,怀瑾成了这支小小队伍绝对的核心与唯一的希望。绝境中,她将辛金的坚韧与亥水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她将幸存者编成三个小组:."渔猎组": 负责在红树林和附近隐秘海滩捕鱼、捉蟹、采集可食用的贝类和水生植物,解决生存问题。
"警戒医疗组": 负责营地安全警戒、照顾伤员(用红树林特有的草药消炎止血),并尝试用简陋工具蒸馏少量淡水。
·"敌后组"(怀瑾亲自带领): 负责冒险潜入市区边缘或日军控制薄弱的乡村地带,搜集情报、寻找药品、联络可能的抵抗火种。
——————————————“”
电台虽失,但传递情报的意志不灭!怀瑾利用那柄破碎的紫檀算盘框架和散落的玉珠,创造了一套只有核心成员才懂的"实物密码":
.算盘框架的断裂处指向不同角度(代表方位)。
·特定颜色的玉珠(红痕珠、青玉珠、白玉珠)放置的位置和数量(代表日军部队番号、数量、动向)。
.珠子的排列组合(代表时间、物资种类)。
这些"密码"被巧妙地藏在"渔获"(鱼腹、蟹壳内)、或刻在不起眼的贝壳、木片上,由"敌后组"冒险带到市区边缘,通过伪装成乞丐、小贩的联络员,传递给仍在活动的零星抵抗小组或试图通过海路联系盟军的情报员。这柄破碎的算盘,成了连接沦陷孤岛的﹣﹣无声心桥!
————————————————
怀瑾冒险联络上几个侥幸逃
脱"检证"、潜伏在牛车水或小坡的旧日商行可靠雇员(如账房阿昌、仓库老赵)。利用他们对市区的熟悉和残存的人脉,建立起一条极其脆弱的物资补给暗线:用藏匿的少量金条或首饰,在黑市换取珍贵的奎宁(抗疟药)、盐、火柴,甚至.零星的子弹。每一次交易都如同在刀尖起舞。
—————————————————
在红树林潮湿闷热、蚊虫肆虐的窝棚里,在饥饿与伤病的折磨下,怀瑾成为了所有人的精神熔炉:
.她讲述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歌,点燃民族气节之火(印星戊土,传承文明)。
·她复述"墨"先生教导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抗战必胜信念(丁火引路,信念不灭)。
·她将云岫的忠诚、林伯的牺牲,化为砥砺前行的力量:"他们用命护住的,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命,是新加坡不屈的魂!是中国人打不断的脊梁!"
她腕间那枚带着裂痕、沾着云岫血迹的玉算珠,成为这支小小队伍最神圣的图腾。每当有人绝望动摇,看看那枚珠子,便能从怀瑾沉静如渊的眼神中,汲取到继续战斗的勇气。
然而,炼狱的考验远未结束。
致命的考验:
二月十二日,"敌后组"带回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日军将于三天后(2月15日),在市区"快乐世界体育场"(现加冷体育馆)举行所谓的"入城式"和"胜利大游行",并已强征数千名华侨组成"欢迎队伍"!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将在游行后,于体育场内当众处决一批被捕的抗日志士,以儆效尤!名单中,赫然有陈景澜的名字!这位曾庇护怀瑾、深明大义的橡胶园主,因拒绝与日军合作,已被秘密逮捕多日!
营地陷入死寂。愤怒的火焰在每个人眼中燃烧,却又被深深的无力感笼罩。十几个人,伤痕累累,弹尽粮绝,如何去冲击重兵把守的体育场?无异于飞蛾扑火!
怀瑾坐在潮湿的树根上,摩挲着腕间的玉珠。珠子的裂痕硌着指腹,云岫的血迹已变成暗褐色。陈景澜慈祥的面容、林伯决绝的背影、云岫最后的微笑…在她脑中交织。辛金之魂在绝境中发出无声的尖啸!
不能救,也要救!不为生还,只为——发出不屈的怒吼!让星洲的百姓知道,还有人没有跪下!让屠刀下的志士知道,他们并不孤独!让这玉碎之声,响彻炼狱!
一个近乎自杀、却充满象征意义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惊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