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灯下的笔记 ...


  •   冬夜来得早,七点刚过,窗外就已经浸在墨色里。许清安把画室的台灯调亮些,暖黄的光落在铺开的画纸上,映出半幅未完成的夜景——是老宅门口的路灯,光晕里飘着细雪,灯下的石板路上,有两行并排的脚印,一直延伸到巷口。

      “在画去年的雪?”傅时夜端着杯热牛奶进来,杯壁上凝着薄薄的水珠。他把杯子放在画案一角,目光扫过画纸,“那天你说路灯的光像块融化的黄油。”

      许清安接过牛奶抿了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突然想画。”他笔尖顿了顿,在路灯旁添了个小小的邮筒,“记得吗?小时候总往这里面塞画,以为能寄给远方的笔友。”

      傅时夜笑了,伸手拂去他肩上的铅笔屑:“记得,后来发现你塞的画全落在我书包里。”他从抽屉里翻出个铁盒子,里面装着些褪色的信封,“这些都是你当年‘寄’的。”

      信封上的邮票是画的,地址写得歪歪扭扭,收信人栏总写着“未来的安安”。许清安拆开最厚的那封,里面是叠成小方块的画纸,画的是两个少年坐在香樟树下,其中一个举着画笔,另一个手里拿着颗玻璃弹珠,阳光在弹珠里折射出细碎的光。

      “画背面有字。”傅时夜提醒他。

      许清安翻面,看见用铅笔写的小字:“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像弹珠里的光,不会灭。”字迹稚气,却带着股执拗的认真。

      他忽然想起写这句话的下午,傅时夜刚用三个变形金刚换了颗玻璃弹珠给他,说“里面有星星”。两人坐在香樟树下看了一下午,直到夕阳把弹珠里的光染成橘色。

      “后来弹珠去哪了?”许清安抬头问,指尖捏着画纸微微发颤。

      “在你铁皮饼干盒里。”傅时夜走到书架前,取下那个熟悉的盒子,打开时,那颗玻璃弹珠正躺在糖纸堆里,在灯光下闪着淡淡的光,“你说怕弄丢,让我替你收着。”

      许清安把弹珠握在手心,冰凉的触感里仿佛还带着当年的温度。他忽然拉过傅时夜的手,把弹珠塞进他掌心:“现在换你保管。”

      傅时夜握紧弹珠,指腹摩挲着他的指缝,像在描摹什么珍贵的纹路:“一直都在保管。”

      夜深时,许清安把那幅夜景画完了。他在邮筒旁添了个小小的身影,正踮着脚往里面塞信封,路灯的光落在他发顶,像顶暖融融的小帽子。

      “这是谁?”傅时夜从身后圈住他,下巴抵在他肩上。

      “小时候的我们。”许清安把画从画架上取下来,“想把现在的日子,寄给当年的自己。”

      傅时夜低头,在他耳后轻轻吻了吻:“那该写点什么?”

      许清安想了想,拿起铅笔在画的留白处写道:“别担心,你们会一起堆雪人,一起摘石榴,一起在画室里待很多个冬天。弹珠里的光没灭,你们也没分开。”

      写完把笔放下时,窗外的雪不知什么时候又下了起来,落在玻璃上沙沙作响。傅时夜关掉画室的灯,牵着他往卧室走,走廊的壁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画里那两行并排的脚印。

      “明天去老宅看看?”傅时夜忽然说,“王奶奶说腌了腊梅,想让你画下来。”

      “好。”许清安握紧他的手,指尖能摸到他掌心那颗玻璃弹珠的轮廓,“还要带上画具,画张雪中的香樟。”

      卧室的灯亮着暖黄的光,傅时夜把弹珠放在床头柜的玻璃罐里,里面还躺着那枚五角硬币、褪色的糖纸、还有两张叠在一起的电影票根——是他们第一次一起看电影时留的,早就过了期,却被他像宝贝一样收着。

      “像个百宝箱。”许清安凑过去看,罐子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是我们的百宝箱。”傅时夜把他揽进怀里,被子拉到两人肩头,“以后还要装很多东西。”

      比如春天的第一片香樟叶,夏天的薄荷梗,秋天的石榴籽,冬天的雪花标本。

      许清安靠在他胸口,听着窗外的落雪声,忽然觉得,那些被小心收着的物件,那些写在画纸背面的字迹,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约定,其实都是同一件事——是两个少年在香樟树下的约定,被岁月酿成了酒,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散着温润的香。

      就像此刻,傅时夜的呼吸拂过他的发顶,玻璃罐里的弹珠在灯下闪着光,像颗不会熄灭的星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