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 ...
-
第一学期的尾声,在纷飞的雪花和期末考试的紧张氛围中悄然临近。窗外的世界被裹上一层素净的银白,呵出的气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教室里的暖气开得很足,与玻璃窗上凝结的冰花形成鲜明对比。就在这学期最后几天,一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陆予婷看似已然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远比她预想中要汹涌的波澜。
那天,语文课代表同时将她和周晓楠叫出了教室,递给他们各自老师的手写便条。便条的内容大同小异:第二学期初,将有一场全国性的中学生征文大赛,规格很高,机会难得。鉴于她们二人在写作上的突出表现和独特风格,学校希望她们能组队代表学校参赛。让她们利用假期好好构思、准备参赛题材。
陆予婷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条,指尖却感觉有千斤重。全国大赛……这无疑是比市级比赛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视野。心底对文字的那份热爱被悄然点燃,一丝渴望如同冰原下的火种,微微闪烁。
然而,当她看到便条末尾补充的参赛信息——“初步赛程安排,复赛及颁奖地点拟设于B市”——时,整个人如同被瞬间冻结。
B市。
这两个字像一把尘封已久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记忆深处某个落满灰尘的匣子。那个她刻意不去触碰、以为早已淡忘的名字,连同与之相关的一切——保送、物理系、实验室、还有那条语气平静的陌生短信——都随着这两个字,猛地撞入脑海。
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一股混杂着慌乱、无措、以及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隐秘悸动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她去B市?去那个他所在的城市?
“全国大赛!B市!”旁边的周晓楠已经低呼出声,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与跃跃欲试,“太好了!正好可以去B市玩玩!我早就想去看看故宫的雪了!”她捅了捅僵在原地的陆予婷,“喂,予婷,发什么呆啊?去不去?这可是个好机会!”
陆予婷回过神,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声音有些干涩:“我……我再想想。”
“这有什么好想的?”周晓楠不解地挑眉,“参加就拿作品去,不参加就拉倒呗!反正假期也得找点事做,写篇文章而已,就当练笔了!”
她说得轻松洒脱,仿佛这只是一个寻常的决定。可对陆予婷而言,这却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一次旅行。B市,像一个巨大的符号,代表着一段无疾而终的过去,一个遥不可及的身影,一种她以为自己已经跨越、实则只是深埋的情感波澜。
接下来的几天,陆予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与挣扎。
理智告诉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是对她写作能力的认可和挑战,不应该因为任何个人情绪而放弃。她想起赵老师期待的目光,想起自己指尖流淌文字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想起与周晓楠并肩作战、被称为“双子星”时那份小小的骄傲。
可情感上,那个名为“林曦”的影子,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她与B市之间。她害怕。害怕踏上那片土地,会唤醒所有被她小心翼翼掩埋的回忆;害怕万一……万一真的不期而遇,她该如何自处?是装作陌路,还是尴尬地寒暄?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怯懦卑微的女孩,可在他面前,那种久违的、源于仰望的距离感,是否会再次将她打回原形?
她不喜欢这种因为一个人而影响自己决定的感觉,这让她觉得自己似乎还没有真正地“走出来”。她渴望的,是周晓楠那种纯粹为了比赛、为了见识更广阔天地而出发的心态。
夜色深沉,台灯的光晕勾勒出她纠结的侧影。她翻开日记本,笔尖悬停良久,最终落下的,是凌乱的心事:
· “B市……怎么会是B市?”
· “我该去吗?为了比赛,还是为了……一个不可能的念想?”
· “晓楠说得对,不过是一场比赛而已。可我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像她那样洒脱?”
· “成长,难道就是一边向前走,一边不断与过去的影子搏斗吗?”
· “陆予婷,你到底在怕什么?”
反复的自我诘问,像一场没有硝烟的内战。最终,是心底那股不甘屈服、渴望变得更好的力量占据了上风。她不想因为一段早已结束的过去,就放弃眼前可能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台阶。她想要证明,如今的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任何挑战,包括那座城市,和那个可能存在于城市某个角落的人。
几天后,她找到周晓楠,眼神恢复了以往的沉静,却多了一份下定决心的坚定:“晓楠,我想好了。我们参加。”
周晓楠看着她,似乎从她眼中读懂了什么,没有多问,只是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笑容灿烂:“这就对了嘛!管它B市C市,咱们‘双子星’出征,所向披靡!”
于是,这个寒假,对陆予婷而言,不再是纯粹的休息和放松。她和周晓楠成了市图书馆的常客。窗外是凛冽的寒风和偶尔飘落的雪花,窗内是弥漫着书墨香的温暖宁静。她们伏在宽大的书桌上,查阅资料,构思框架,反复修改。
陆予婷这次准备的题材,比之前更加宏大和厚重。她试图跳出个人情感的窠臼,将目光投向更深远的地方。一篇梳理了从古代农耕文明到现代信息时代,时代更迭在普通人生活中留下的细微印记与不变的精神内核;另一篇则聚焦于不同地域独特的地貌、环境与由此孕育出的风土人情,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努力让自己的文字承载更多的思考与沉淀。
周晓楠则依旧延续着她天马行空的风格,构思着一篇关于“声音博物馆”的奇幻故事,想象力瑰丽令人咋舌。
时间在笔尖与书页的摩擦声中悄然流逝。冬去春来,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江市,吹绿了枝头的嫩芽,第二学期如期而至。
征文如期提交。和上次一样,陆予婷并未抱太大希望。全国性的比赛,汇聚了各地的英才,她只求尽力无愧于心。
然而,命运似乎再次青睐了努力的人。一个月后,好消息传来:她和周晓楠双双入围复赛,获得了前往B市参加现场颁奖典礼的资格!
“太棒了!可以去B市啦!”周晓楠兴奋地几乎要跳起来,拉着陆予婷的手晃个不停,“听说B市附中的校园超级漂亮!还有很多好吃的!”
陆予婷也笑了,心底却不像周晓楠那般纯粹雀跃。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在涌动。当班主任正式通知她们,颁奖典礼地点确认为“B市附属中学大礼堂”时,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紧,又缓缓松开,留下一种空落落的悸动。
B市附中……
那是林曦就读、并且可以其卓越成绩保送B大的高中。是他生活、学习过的地方。那个她只在李哲的只言片语和模糊想象中勾勒过的世界,如今,她竟要以这样一种方式,亲自踏足。
是又可以见到他了吗?
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带着一丝久违的、尖锐的期待,瞬间刺破了她努力维持的平静。她会见到他吗?在陌生的城市,在与他息息相关的校园里?他会来吗?如果见到,该说什么?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的手机,仿佛那冰冷的金属能给她一丝支撑。窗外,春光正好,柳絮开始飘飞,如同她此刻纷乱难言的心绪。
这次B市之行,对她而言,早已超越了一场简单的比赛颁奖。它像一场迟来的、对自己内心的审视与考验。她带着精心准备的文章,带着“作文双子星”的荣誉,也带着一个尘封在心底许久、连她自己都以为早已遗忘的疑问与期待,即将奔赴那座北方都市。
前路未知,心有微澜。但这一次,她决定不再逃避。她要亲自去看看,那座城市,那个人,是否还如记忆中一般,能够轻易搅动她的心潮。亦或是,时过境迁,她早已拥有了足以平静面对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