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家长会的忐忑与深夜的台灯 ...
-
周三下午的阳光带着点慵懒,落在课桌上的家长会通知单上。萧吟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指尖有点发凉——这是她和顾铭久确定关系后第一次家长会,也是母亲第一次有机会见到他的家长。
“紧张了?”后桌的顾铭久用笔杆戳了戳她的后背,声音里带着点笑意,“我妈又不吃人,她脾气好着呢。”
萧吟回头,看见他正转着笔,眼神里却藏着点和她一样的忐忑。他昨天回家跟母亲说“要带个很重要的同学家长见见面”时,顾母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得意味深长,追问了半天“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把他问得耳朵都红了。
“我不是怕你妈,”萧吟把通知单折成小方块,“我是怕……怕我妈说错话。”她母亲性子直,上次顾铭久来家里吃饭,母亲就拉着他问“家里几口人”“成绩怎么样”“以后想考哪所大学”,活像查户口,事后还跟萧吟念叨“那孩子看着是个好的,就是太瘦了,得多吃点”。
顾铭久被她逗笑了:“阿姨说什么都没事,我妈随和得很,说不定还会拉着阿姨聊做菜呢。”他顿了顿,往她手里塞了颗糖,“别担心,有我呢。”
那颗糖是草莓味的,甜丝丝的,化在嘴里,却没完全压下心里的慌。
家长会定在周五晚上。放学时,萧吟在校门口等母亲,远远就看见顾铭久陪着一位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士走过来。那位女士保养得很好,眉眼间和顾铭久有几分像,笑起来很温和,正侧头听顾铭久说着什么,时不时点头。
“那就是我妈。”顾铭久朝她挥手,又跟母亲介绍,“妈,这是萧吟,就是我常跟你说的那个学霸同学。”
“阿姨好。”萧吟赶紧鞠躬,声音有点小。
“你就是萧吟啊,”顾母笑着拉住她的手,手心暖暖的,“常听铭久提起你,说你学习好,还总帮他讲题,真是个好孩子。”
正说着,萧吟母亲也骑着自行车来了。她把车停在路边,拍了拍身上的灰,看见顾母,有点局促地搓了搓手:“这位就是……铭久的妈妈吧?我是萧吟的妈妈。”
“哎,你好你好。”顾母立刻松开萧吟的手,上前握住萧吟母亲的手,“早就想跟你聊聊了,听铭久说你做的杂粮粥特别好喝,回头可得教教我。”
萧吟母亲没想到对方这么随和,顿时放松下来,笑着说:“好啊好啊,那粥简单,我教你。”
两个母亲一见面就聊得热络,从做菜聊到孩子,把萧吟和顾铭久晾在一边。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看来是白担心了。
家长会开始后,家长们进了教室,萧吟和顾铭久就跑到操场边的台阶上坐着。晚自习的铃声刚响过,教室里亮堂堂的,能隐约听见李老师讲话的声音,偶尔夹杂着家长们的议论。
“你说她们现在会不会在说我们坏话?”萧吟托着腮,看着教学楼的灯光。
“说不定在夸我们呢,”顾铭久把校服外套披在她肩上,“我妈肯定跟你妈说‘你家萧吟真好,把我家铭久带得都爱学习了’。”
“才不会,”萧吟笑着推他,“我妈肯定说‘你家铭久太调皮,总欺负我们家萧吟’。”
两人说笑间,晚风吹得梧桐叶沙沙响,心里的忐忑像被吹散的云,慢慢淡了。
家长会结束时,萧吟看见母亲和顾母手拉着手走出来,笑得一脸灿烂,不知道聊了什么开心事。
“妈,怎么样?”萧吟迎上去。
“挺好挺好,”母亲拍了拍她的手,又看向顾铭久,“铭久这孩子,李老师说进步可大了,多亏了你帮他。”
顾母也笑着说:“是啊,萧吟这孩子懂事,以后让铭久多跟你学学。对了,周末有空吗?来家里吃饭吧,让阿姨露一手。”
萧吟和母亲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好啊。”
送顾母上车时,她悄悄塞给萧吟一个小盒子:“这是阿姨给你的见面礼,别让铭久看见,他该吃醋了。”
萧吟打开一看,是条细细的银项链,吊坠是个小小的月亮,在路灯下闪着光。她抬头想道谢,顾母却冲她眨了眨眼,笑着上了车。
回家的路上,母亲突然说:“铭久这孩子,看着是真心对你好。”
萧吟的脸一红,没说话。
“他妈妈也是个明事理的,”母亲叹了口气,“就是咱们家这条件……”
“妈,你说什么呢。”萧吟打断她,“我们就是同学,互相帮助而已。”
母亲看了她一眼,没再说话,只是脚步慢了些,像在琢磨什么。
周末去顾家吃饭时,萧吟才知道顾母说的“露一手”不是开玩笑。餐桌上摆满了菜,糖醋排骨、红烧鱼、松鼠桂鱼,全是她爱吃的,顾母还特意做了杂粮粥,笑着说:“这是跟你妈学的,你尝尝看像不像。”
顾铭久的父亲也在,是个看起来很严肃的男人,话不多,却总给萧吟夹菜,眼神里带着温和。
那顿饭吃得很热闹,顾铭久时不时给她使眼色,两人偷偷在桌子底下牵手,像两只偷糖吃的老鼠。
晚上回家,萧吟把那条月亮项链戴在脖子上,吊坠贴着胸口,凉凉的,却暖得心慌。她坐在书桌前,翻开习题册,却没什么心思做题,只是对着台灯发呆——灯光落在项链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像顾铭久眼里的星星。
“还没睡呢?”母亲端着杯热牛奶走进来,放在桌上,“明天还要上学,早点睡。”
“知道了妈。”萧吟拿起牛奶喝了一口,甜甜的。
母亲看着她脖子上的项链,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吟吟,妈不是想干涉你,只是……你和铭久,确实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萧吟握着牛奶杯的手紧了紧:“妈,我们现在只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
“妈知道,”母亲摸了摸她的头,“妈就是怕你以后受委屈。不过话说回来,那孩子是真不错,上次你来例假肚子疼,他跑遍了学校附近的店给你买红糖姜茶,这事你没跟我说吧?”
萧吟愣住了——她以为那天他只是碰巧买到的。
“是林薇薇那丫头跟我说的,”母亲笑了笑,“行了,妈不说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母亲走后,萧吟看着台灯下的习题册,眼眶有点热。她摸了摸脖子上的月亮项链,又想起顾铭久跑遍商店给她买红糖姜茶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也许母亲说得对,他们确实有差距,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好,那些一起努力的日子,不是假的。她拿起笔,在习题册上写下“加油”两个字,既写给自己,也写给那个正陪着她一起往前走的少年。
深夜的台灯还亮着,照亮了摊开的习题册,也照亮了少女心里的光。家长会的忐忑早已散去,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暖意,像那条月亮项链,安静地挂在胸口,提醒着她,有人正陪着她,一起走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