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心跳辩台 ...

  •   温浅盯着电脑屏幕,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凌晨一点十五分,他的房间里只有台灯和电脑屏幕发出微弱的光。陆时给的U盘里资料出奇地丰富,他已经连续看了三个小时。

      一段初中辩论赛视频中,陆时作为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综上所述,对方辩友所坚持的'绝对公平'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温浅按下暂停键。屏幕上的陆时穿着熨得笔挺的衬衫,言辞犀利而不失风度,与现在班里那个总把校服穿得松松垮垮的转学生判若两人。

      他关掉视频,打开文档继续整理辩论框架。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还没睡?"

      门口突然响起的声音让温浅手指一抖。陆时穿着睡衣靠在门框上,头发乱蓬蓬的,手里拿着两包速溶咖啡。

      “你不也没睡。"温浅合上电脑,掩饰自己熬夜看对方视频的事实。

      陆时晃了晃咖啡包:“提神利器,要来一包吗?"

      温浅犹豫了一下,点头。陆时走进来,顺手带上门,自然地坐在温浅床边。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书桌上整齐排列的参考书上。

      “你一直都是这样吗?"陆时突然问。

      “哪样?"

      “完美主义。"陆时撕开咖啡包装,“每件事都做到极致。"

      温浅接过咖啡包,指尖不小心碰到陆时的手,触电般缩回:“习惯而已。"

      “辩论赛不用这么紧张。"陆时笑了笑,“我们肯定会赢的。"

      “自信是好事,但过度自信会导致准备不足。"温浅往杯子里倒热水,咖啡的香气弥漫开来。

      陆时凑过来看他的笔记:“哇,这大纲做得跟教科书似的。"

      温浅抿了一口咖啡,苦涩在舌尖蔓延:“你的资料很有用,尤其是那些非常规角度的论点。”

      “真的?"陆时眼睛一亮,“我还以为你会觉得那些不够严谨。”
      “辩论需要数据和逻辑,也需要出人意料。”温浅轻声说,“这是你视频里说的。"

      陆时愣了一下,随即笑得眼睛弯成月牙:“你看了我的比赛视频?"

      温浅耳根发热,低头盯着咖啡杯:“只是调研对手...以前的风格。"

      “我现在的风格可不一样了。"陆时伸了个懒腰,“更随性,更...”

      “更让人捉摸不透。"温浅接话。

      两人相视一笑,夜色中的房间似乎变得温暖了些。

      “其实我有个想法。"陆时突然说,“关于辩论策略。"

      他从温浅桌上抽出一张纸,快速画了个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这样开场..."

      温浅凑过去看,两人的肩膀轻轻相碰。陆时的笔迹潦草但思路清晰,一个全新的辩论框架在他笔下逐渐成形。

      “这个角度..."温浅微微睁大眼睛,“确实没人想到。"
      “对吧?"陆时得意地挑眉,“数据和逻辑交给你,临场发挥和出其不意交给我。"

      温浅点头,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认识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发挥彼此优势。

      “再讨论下细节?"温浅打开电脑。

      陆时看了眼时间:“都一点四十了,明天还要上课。"

      “再半小时。"温浅已经调出文档,“这个点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陆时无奈地摇头,却还是凑过来:“学霸都是这么不要命的吗?"

      “闭嘴,看屏幕。"

      凌晨两点半,两人终于敲定了辩论框架。陆时打着哈欠站起身:“睡了睡了,再熬下去明天要猝死了。"

      他走到门口,突然转身:“对了,周末去市图书馆查资料?网上有些文献找不到。"

      温浅点头:“周六上午九点。"
      “一言为定。"陆时轻轻带上门。

      温浅躺在床上,意外地发现自己并不反感这种熬夜讨论的感觉。以往他习惯独自钻研到深夜,但今晚...有个人并肩作战的感觉,还不错。

      周六早晨,温浅七点就醒了。他轻手轻脚地洗漱,不想吵醒隔壁的陆时。下楼时却发现厨房灯亮着,陆时正站在灶台前煎鸡蛋。

      “早。"陆时头也不回,“吃早餐吗?"

      温浅愣在门口:“你会做饭?"

      “基本生存技能。"陆时翻了个蛋,“我妈今天加班,温叔也出门了,不想饿肚子就得自己动手。"

      他将煎蛋盛到盘子里,又拿出面包片:“要几片?"

      “两片就好。"温浅犹豫了一下,“谢谢。"

      两人安静地吃完早餐,一起出门。市图书馆离小区有四站地铁,周末早晨的车厢空荡荡的。陆时靠在门边,温浅则抓着扶手站得笔直。

      “放松点。"陆时笑道,“又不是在军训。"
      温浅没理他,但肩膀的线条确实柔和了些。

      图书馆刚开门不久,人还不多。两人找到僻静的角落,开始查阅资料。温浅专注于学术期刊,陆时则翻找一些社会学调查报告。

      中午时分,温浅的肚子轻轻叫了一声。他抬头,发现陆时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饿了?"陆时合上书本,“我带了吃的。"

      他从背包里掏出两个三明治和两盒牛奶:“猜到你不会记得带午餐。"

      温浅接过三明治:“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做早餐的时候。"陆时咬了一大口自己的那份,“我妈说照顾弟弟是哥哥的责任。"

      “我比你小三个月。"温浅皱眉。

      “那也是小。"陆时得意地说,“叫声哥听听?"

      “做梦。"

      两人吃完简易午餐,继续埋头查资料。下午三点,温浅突然感到一阵头晕。他扶住桌子,眼前发黑。“温浅?"陆时的声音忽远忽近,“你脸色好白。"

      温浅想说没事,但嘴唇发干,说不出话。他这才想起自己除了那个三明治,从昨晚到现在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咖啡倒是喝了三杯。

      “低血糖?"陆时迅速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糖,“张嘴。"

      温浅下意识地照做。陆时的手指轻轻碰触他的嘴唇,将糖果塞进他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眩晕感稍微减轻了些。

      “你早上几点吃的饭?"陆时皱眉。

      “七点半..."

      “现在下午三点了!"陆时声音提高,引来附近读者的侧目,他赶紧压低声音,“你是打算饿死自己吗?"

      温浅没力气反驳。陆时收拾好两人的东西,一把拉起他:“走,去吃饭。"

      “资料还没查完..."

      “资料个屁!"陆时罕见地爆了粗口,"你这样还没上台就先晕倒了。"

      他半扶半抱地把温浅带出图书馆,在附近找了家餐馆,点了一堆高蛋白食物。

      “吃。"陆时把一碗牛肉面推到温浅面前,语气不容拒绝。

      温浅慢慢吃着面条,感觉力气一点点回来。陆时坐在对面,表情严肃得不像平时那个嬉皮笑脸的家伙。

      “你经常这样?"陆时突然问。

      “哪样?"

      “忘记吃饭,只顾学习。"

      温浅放下筷子:“只是今天太投入了。"

      陆时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这句话的真实性,最终叹了口气:“以后我提醒你吃饭。"

      “不用..."

      “闭嘴,吃你的面。"

      温浅不知为何,竟真的乖乖低头继续吃面。一种奇怪的感觉在胸口蔓延——很久没有人这样管过他了。辩论赛前一天,两人放学后留在空教室练习。温浅负责立论和数据分析,陆时则准备反驳和自由辩论环节。

      “停,这里语气应该再坚定些。"温浅打断陆时的练习,“数据要念得更有力。"

      陆时挑眉:“你是在教我如何演讲?"

      “你的语速时快时慢,会影响评委对数据可信度的判断。"温浅推了推眼镜。

      陆时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行,听你的。"

      他重新开始,这次完全按照温浅的建议调整了语速和语调。效果立竿见影,陈述显得更加专业和有说服力。

      “怎么样?"陆时问。

      温浅点头:“好多了。"

      “那该我挑你的毛病了。"陆时坐到他面前,"你的反驳太教科书式了,缺乏个人风格。"

      温浅皱眉:“辩论需要的是逻辑,不是表演。"“但评委和观众都是人。"陆时指出,“适度的幽默和个性会让你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赢得认同。"

      他示范了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些夸张,但确实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

      温浅尝试模仿,却显得生硬不自然。陆时摇头:“别学我,找自己的风格。你平时说话什么样?"

      “就这样。"

      “不,你跟我说话时会稍微放松些。"陆时观察得很仔细,"就用那种语气,稍微再...活泼一点。"

      温浅又试了几次,逐渐找到感觉。陆时满意地点头:“对,就是这样!保持住。"

      两人一直练习到天黑,互相指出不足,调整表达方式。温浅惊讶地发现,陆时在辩论上的专业素养远超他的预期,而陆时也对温浅快速学习的能力表示赞赏。

      “明天就是比赛了。"收拾东西时,陆时突然说,“紧张吗?"

      温浅思考了一下:“有一点。你呢?"
      “习惯了。"陆时耸肩,"不过这是第一次和你搭档,感觉...不一样。"

      温浅看向他:“怎么不一样?"

      陆时似乎在斟酌词句:“更...有把握?好像知道无论如何你都能补上我的漏洞。"

      温浅心头微微一震,这大概是他听过的最特别的赞美。

      比赛当天,学校礼堂坐满了人。温浅站在后台,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讲台边缘。他参加过不少比赛,但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张。

      “放松。"陆时递给他一瓶水,“就当下面全是萝卜白菜。"

      温浅喝了一口水:“我不紧张。"

      “那你为什么在抖?"

      温浅低头,发现自己的手确实在轻微颤抖。他攥紧拳头,试图控制住。

      “嘿。"陆时突然抓住他的手腕,“看着我。"

      温浅抬头,对上陆时认真的眼神。“呼吸。"陆时说,“跟着我,吸气...呼气..."

      温浅照做,几次深呼吸后,颤抖果然减轻了。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有我在。"陆时松开他的手,露出惯常的笑容,“我们是最强的组合。"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温浅走上台,灯光打在身上,热得发烫。他看了一眼身旁的陆时,对方冲他眨眨眼,像是在说“看你的了"。

      温浅开始立论,声音清晰而有力。最初的紧张很快被熟悉的辩论节奏取代,他完美地陈述了己方观点,数据准确,逻辑严密。

      轮到对方辩手提问时,一个刁钻的问题让温浅一时语塞。就在他思考如何回应时,陆时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这个问题很有趣。"陆时自然地接过话头,“但对方辩友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

      他的回应既化解了危机,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己方优势领域。温浅松了口气,向陆时投去感激的一瞥。自由辩论环节,两人配合默契。温浅负责严谨的数据支持,陆时则用灵活多变的风格打乱对方节奏。当对方试图集中攻击温浅时,陆时总能及时解围;而当对方转向陆时时,温浅又会用无可辩驳的事实给予支持。

      比赛接近尾声,意外发生了。温浅在做最后总结时,突然忘了一段关键论述。台下观众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灼热,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就在这危急时刻,陆时自然地接过话题:“正如我队友刚才提到的,请允许我补充一点..."

      他不仅补上了温浅遗漏的部分,还加入了一段即兴发挥,将整场辩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评委们明显被打动了,有人甚至开始点头微笑。

      比赛结束,评委宣布他们获胜时,温浅还有些恍惚。直到陆时在台下观众看不见的角度,偷偷握了一下他的手,他才真正意识到他们赢了。

      “我们赢了。"陆时小声说,眼睛亮得惊人。

      温浅点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我们赢了。"庆功宴上,全班同学围着他俩欢呼。江夏兴奋地拍着温浅的背:“太厉害了!你们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

      “尤其是陆时最后那段即兴发挥,"木知静补充,“太精彩了!"

      温浅点头,目光不自觉地寻找陆时。对方被几个同学围着,正眉飞色舞地讲述比赛中的某个细节。像是感应到温浅的目光,陆时突然抬头,越过人群冲他举了举饮料杯。

      回家的路上,两人并肩走着,夜色温柔地笼罩着他们。

      “今天谢谢你。"温浅突然开口,“在我忘词的时候。"

      陆时摆摆手:“团队合作嘛。"

      “我一直习惯独自参赛。"温浅轻声说,“今天才发现...有队友挺好的。"

      陆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这是我从你嘴里听过的最动听的话了。"

      温浅白了他一眼,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对了,"陆时从口袋里掏出什么,“给你。"是一个小小的U盘挂件,形状像金牌。
      “冠军纪念品。"陆时笑着说,“我做了两个。"

      温浅接过挂件,指尖轻轻摩挲着金属表面:“谢谢。"

      “不客气,弟弟。"

      “闭嘴。"

      两人继续往前走,陆时突然掏出耳机,将一只塞给温浅:“听吗?"

      温浅犹豫了一下,接过耳机塞进耳朵。熟悉的旋律响起,是他喜欢的乐队的歌。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乐队?"温浅惊讶地问。

      陆时得意地笑了:“你书包上别着他们的徽章,房间里海报虽然被书柜挡住了,但边缘还是能看到一点。"

      温浅摇头,不知该为对方的观察力惊叹还是警惕。但此刻,在夜色中共享一首喜欢的歌,他决定暂时放下所有防备。
      耳机里,主唱的声音唱着关于友情和成长的歌词。温浅想,或许这个突如其来的“兄弟",并没有他最初想象的那么糟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心跳辩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