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三章:下山之抉择
春去秋来,在鬼谷学艺三载,苏秦等人已将鬼谷子的学问钻研得颇有心得。这日清晨,山风裹挟着松涛之声,吹得学堂外的铜铃叮当作响。鬼谷子神色凝重,召集众弟子至观星台。
“昨夜观星,荧惑守心,主天下将有大变。”鬼谷子仰望天际,星斗在他眼中似化作千军万马,“你们学艺已成,是时候下山了。”
庞涓最先按捺不住,单膝跪地:“弟子愿投魏国,凭胸中韬略,助魏王称霸!”他握紧腰间剑柄,仿佛已看到自己披坚执锐、横扫千军的模样。
孙膑望着庞涓,欲言又止。他出身齐国,本想回归故里,但见庞涓如此急切,便说道:“师兄既有大志,师弟愿随后相助。”
张仪抚掌大笑:“你们皆去魏国,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听闻秦国广纳贤才,我倒要去看看,能否助其横扫六国!”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与苏秦对视时,眼中闪过默契的光芒。
苏秦沉思良久,缓缓道:“先生曾言,捭阖之术需因势利导。如今各国相互猜忌,我欲游历诸国,探寻合纵之可能。”
鬼谷子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五枚刻有鬼谷图腾的玉牌:“此玉牌可保你们一时平安,但若行不义之事,鬼谷亦不会庇护。”他目光扫过众人,在孙膑和庞涓身上停留片刻,“记住,同门之谊,重于千金。”
下山那日,鬼谷云雾缭绕,似有不舍之意。庞涓骑着高头大马,身披崭新的战甲,率先扬尘而去。孙膑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隐隐不安。张仪则与苏秦并肩而行,直至分岔路口,才抱拳笑道:“苏兄,他日若在朝堂相遇,可莫怪我言辞犀利!”
苏秦独自踏上旅途,第一站便是赵国。他身着粗布麻衣,背着竹简行囊,在邯郸街头目睹百姓面黄肌瘦,士兵衣衫褴褛。“如此国力,如何抵御强秦?”他暗下决心,定要说服赵王。
然而当苏秦求见赵王时,却被拒之门外。守门将士斜睨着他:“就你这穷酸书生,也想见大王?”苏秦并未气馁,转而在市井之中宣扬合纵之利,渐渐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关注。
消息传到平原君耳中。平原君赵胜是赵国权臣,素爱结交贤才。他派人将苏秦请至府上,一见面便抛出难题:“先生说合纵可抗秦,但齐楚与赵素有嫌隙,如何让他们放下成见?”
苏秦展开竹简,上面画满各国疆域图:“大人,秦国之强,已如虎狼。若六国继续内耗,终将被逐一吞噬。赵为四战之地,北有匈奴,西临强秦,唯有联合他国,方能转危为安。齐楚虽与赵有矛盾,但唇亡齿寒之理,他们不会不懂。”
平原君沉思良久,点头道:“明日我便引荐你见大王,但能否说服赵王,全看先生本事。”
与此同时,庞涓已顺利进入魏国军营。他凭借在鬼谷所学,献上的几条计策均被魏惠王采纳,短短数月便升为将军。在一次对邻国的战役中,庞涓巧用“围魏救赵”的变招,大获全胜。消息传回魏国,魏惠王大喜,亲自出城迎接,并赐下黄金百两、宅邸一座。
庞涓站在高头大马上,望着夹道欢呼的百姓,心中得意非凡。他想起孙膑,派人快马加鞭去鬼谷,邀请师弟来魏国共谋大业。殊不知,这看似兄弟情深的举动,背后却藏着难以言说的私心。
而在秦国,张仪正站在咸阳宫阙之下,望着巍峨的城墙,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与苏秦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们用鬼谷子传授的学问搅动天下风云的传奇,也即将拉开新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