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第四章:合纵初尝试
苏秦在平原君的引荐下,终于踏入了赵王的宫殿。雕梁画栋间,赵王正襟危坐,目光审视着这个布衣书生。殿内气氛凝重,文武百官交头接耳,对眼前这个无名之辈满是质疑。
“听闻先生欲谈合纵之策,说说看,如何能让六国齐心?”赵王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
苏秦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朗声道:“大王,当今之势,秦国已如日中天,吞并巴蜀、夺取河西,兵锋直指山东六国。若六国各自为战,必将被秦国各个击破。然六国若能合纵,北起燕赵,南至楚越,以百万之众,扼守函谷关,断秦国东出之路,秦必不敢轻举妄动。”
他展开随身携带的舆图,手指在上面游走:“赵乃四战之地,西临强秦,北有匈奴,南接韩魏,东连齐燕。看似四面受敌,实则是合纵的关键所在。赵国若能牵头结盟,凭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留下的精锐之师,必能震慑群雄。而燕弱,需赵之庇护;韩魏,乃赵之屏障;齐楚,惧秦之扩张。利益相连,何愁不能同心?”
赵王微微皱眉:“话虽如此,但各国素来相互猜忌,盟约如何维系?”
“以歃血为盟,立契约为证!”苏秦言辞恳切,“六国各派质子入赵,以表诚意。同时,设立合纵长,由赵王担任,统一调度六国军队。如此,内有契约约束,外有强兵威慑,合纵之盟可成。”
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良久,赵王抚掌大笑:“先生之策,甚合吾意!只是此事重大,还需与各国商议。”
苏秦知道,这已是初步成功,当即请命出使各国。离开赵国后,他马不停蹄赶往燕国。彼时的燕国,因地处北方,国力相对衰弱,时刻面临着赵国与东胡的威胁。燕文侯听闻苏秦到来,亲自迎接。
“先生远来,不知有何教我?”燕文侯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大王可知燕国为何能偏安一隅?”苏秦不答反问。
燕文侯一怔:“因燕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非也!”苏秦目光如炬,“燕国无战事,非因地势,而是赵国为其阻挡了强秦与匈奴。一旦赵与秦合,燕国危矣!唯有加入合纵,与赵结盟,燕国方能长治久安。”
燕文侯沉思片刻,点头应允。苏秦乘胜追击,又接连出使韩国、魏国。在韩国,他以“韩地强弓劲弩天下无双,若附秦,韩王必为天下笑”说服韩宣王;在魏国,他则历数魏惠王祖父魏文侯、父亲魏武侯的霸业,痛陈魏国如今因内耗而衰弱的现状,最终打动魏襄王。
当苏秦来到齐国时,却遭遇了巨大阻力。齐宣王自恃齐国乃东方大国,国富兵强,对合纵不以为意:“我齐国据东海之利,与秦相隔千里,何必卷入纷争?”
苏秦不急不躁,徐徐道来:“大王只知齐国之强,却不知秦国之野心。秦若吞并韩魏,下一个目标必是齐国。且齐国虽富,然四境无险可守,一旦开战,战火将直接烧至临淄城下。合纵,非为救他国,实乃救齐国也!”
齐宣王沉默良久,最终拍案决定:“好!寡人愿与六国结盟!”
此时的楚国,正为秦国的外交攻势所扰。楚怀王摇摆不定,不知该联秦还是抗秦。苏秦见到楚怀王后,直言不讳:“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秦之所忌,莫如楚。今若合纵,则楚为纵长,号令天下;若事秦,必先割地求和,楚国尊严何在?”
一番慷慨陈词,说动了楚怀王。至此,六国合纵的大局已定。苏秦返回赵国,筹备歃血为盟之事。
然而,就在盟约即将签订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平静。秦国得知六国合纵的消息后,立即展开行动。张仪在秦惠文王的授意下,带着重金与巧舌,踏上了瓦解合纵的征程……
另一边,在魏国的庞涓,正看着孙膑寄来的书信,信中婉拒了他的邀请,打算留在齐国。庞涓捏着信纸的手青筋暴起,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师弟,你终究还是不肯与我并肩……”他心中的嫉妒与猜忌,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为日后的同门相残埋下了更深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