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神神秘秘的 ...

  •   正月初四,言母带着一大家子去了城外的崇德寺进香,寺外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言蹊不禁有些后悔带几个孩子过来了。
      将乐康抱起来,言蹊叮嘱其他孩子手拉手绝对不能独自离开。
      乐康凑到言蹊耳边小声说道:“师父,我饿了。”
      言蹊摸了摸他的肚子,又问了其他几个孩子,目光巡视了一圈卖吃食的摊子,跟言母和两位嫂嫂说了一声,带着他们去了一个卖元宵的摊子。
      圆滚滚的白色团子在锅里上下浮沉,滚烫的热气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老板,要…”言蹊低头问下几个孩子,才接着说道:“要五碗元宵。”
      “好嘞,您稍等。”老板手脚麻利的将元宵下进锅里。
      言蹊带着几个孩子在旁边的桌子上坐好,不一会儿五碗元宵就送了过来。
      “客官慢用。”
      “小心烫。”
      话音刚落,言墨就惊呼出声,言蹊赶紧找老板要了一碗凉水让他含着。
      “你总是这么毛毛躁躁的。”言青撇了撇嘴指责道。
      嘴里含了水,言墨没法开口反驳,只能一直瞪她试图用眼神让她改口。
      言青才懒得搭理他,低头舀了一个元宵慢慢吹凉咬了一口,软糯又有韧劲的外皮与内里的芝麻馅相互映衬,扎实又美味的口感让她满足的眯起了眼睛。
      言墨一下就急了,立马将嘴里水吐掉就要吃元宵,被言蹊拦了下来。
      “张嘴我看看好了没?”
      言墨张开嘴,除了还有点红并没有起泡,言蹊松了口气,再次叮嘱道:“吹凉再吃。”
      言墨一边点头一边舀起一颗元宵用力吹了起来,言蹊看他这猴急的表现不禁笑了起来,其他几个孩子也不禁笑了起来。
      一碗汤圆十颗,乐康人小肚子也小,吃了四个就嚷嚷着饱了,言蹊这才自己吃了起来。元宵一入口,言蹊就被惊到了,与汤圆的软糯不同,元宵是表层软糯内里筋道,像在吃包了一层棉花糖的玉米软糖。
      六个吃完,言蹊不禁打了个嗝,老板实在舍得材料,做的忒扎实。
      言蹊带着几个孩子在庙会玩的不亦乐乎,奇奇怪怪的面具,造型可爱的陶俑,样式新颖的饰品,通通拿下。
      等逛了一圈庙会后,言蹊和几个孩子身上都挂满了,将东西全部扔进马车里言蹊松了一口气,刚买的时候不觉得,最后只觉得身上像背了一座大山。
      言蹊一回头刚好看到他娘和两位嫂嫂,刚准备开口邀请她们去尝尝那家元宵,就听到他娘说道:“回吧。”
      言蹊呆愣片刻疑惑的看向他娘,他娘眉间带着一抹忧虑,径直上了车,两个嫂嫂对着他轻轻摇了摇头。言蹊按下心中的疑惑,带着几个孩子也上了车。
      一回府,不等言蹊开口,言母就脚步不停的往他爹书房走去,不过瞬息间就又出来了,想来是他爹又出门访友了。
      “娘…”
      言蹊刚一开口,言母就冲他摆摆手,头也不回的回自己院子了。
      言蹊心中疑惑更盛,转头看向两位嫂嫂,两位嫂嫂给了他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也带着孩子回自己院子了。
      “神神秘秘的。”言蹊嘟囔了一句,索性也领着孩子回自己院子了。
      明日就要开笔了,元日朝会估计有的累。
      院子的角落里,原来的玉米早就已经拔了,现在里面埋的是红薯,看着生长的越来越旺盛的红薯叶,言蹊舔了舔唇,有些怀念清炒红薯杆了。
      想到就做,言蹊抬步往角落走去。
      “师父,你在做什么?”连夜伸头看了看他手中的红薯叶。
      “师父给你们做个好吃的。”
      “是这样弄吗?”连夜掰了一根红薯杆递给言蹊看。
      “对。”
      “那我也来帮忙。”
      两个人很快就掰了一堆红薯杆,连夜看着变得稀疏的藤蔓犹疑的说道:“师父,我们是不是摘太多了?”
      “不会,红薯叶太多不利于红薯生长,这样才好呢。”
      听到言蹊这么说,连夜才松了一口气,不过,红薯是什么?红色的参薯吗?
      言蹊抱起红薯叶到凉亭坐下,将红薯杆的皮撕下。这是言蹊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从叶子那头一折往下一拉一半的红薯杆皮就被顺畅的撕下来,青红色的外皮被撕下,露出青绿色的肉杆。
      连夜也学着言蹊的样子,只是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力度,慢慢的也得了趣,动作比言蹊还快。
      “好了。”言蹊伸了个懒腰,将红薯杆送到小厨房。
      言蹊的出现吓了厨娘一跳,忙接过言蹊怀中的红薯杆,询问要怎么做。
      “这个我自己来做,你们帮我洗干净,烧个火就成。”
      厨娘踌躇片刻,看言蹊不似假意推脱,这才安心的去做事。
      清炒不适合用猪油,言蹊询问了厨娘清油的位置,取了一壶清油备用。
      清炒红薯杆很快做好,言蹊将厨房让出来交还给厨娘,将红薯杆分成两份,一份让丫鬟送到后厅,一份就在他们自己院子里吃。
      “好吃好吃!”
      几个孩子对于这道菜喜欢的不得了,对于吃了半个月肉食的他们而言,这道清爽的红薯杆简直太美味了。
      言蹊也吃的很开心,这个味道和小时候一样。
      后厅,言母看着送来的菜眼眶一红,想到今日在崇德寺抽的签:暗箭藏形祸暗生,小人作祟扰安宁。生死劫临非小可,谨行避害待云晴。
      “咦,这是蹊儿送来的?”言阙一踏进后厅就看到一道陌生的菜。
      没有收到回应,言阙看向妻子发现她泪眼朦胧。
      “这是怎么了?可是臭小子惹你生气了?”言阙绕过桌子走到妻子面前问道。
      言母摇了摇头并未言语,将今日抽的签递给他。
      言阙打开签文看了一遍,脸色微变。他猛地合上签文,手指微颤,心底发沉。
      言阙看了眼惶惶不安的妻子,强自镇定:“放心吧,蹊儿如今在京城,我会看着他的。”
      言母听他这么一说,心里稍安:“说的也是。”
      古府里秦如月倚靠在奶嬷嬷身上,目光哀凄的看着发狂的儿子。
      “宗儿,就当娘求你,让你大哥给你请个太医看看吧。”
      古承宗眼底一片猩红,披散的头发狰狞的面孔仿若从地狱里爬上来的恶鬼。他恶狠狠的盯着他娘质问道:“你明知道他嫉恨我,你还让他给我请太医,你安的什么心?”
      “我是你娘,我自然是想你能好。”
      “能好?”古承宗疯癫大笑,“我好的很,我好的很!”
      秦如月心痛的看着眼前癫狂的儿子,心中对于古修齐生出一丝怨怼,若非他总是纵着宗儿,也不会让他养成了这般肆意妄为逞凶斗狠的性子。
      古承宗拖着跛脚挪到床上,用被子裹住自己闷声痛哭。
      奶嬷嬷拉住想要上前的秦如月,冲她摇了摇头,扶着她回了自己院子。
      “嬷嬷,你说相公是真的对宗儿好吗?”
      奶嬷嬷一把捂住秦如月的嘴,谨慎的去门口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后将门关上才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小姐,小心隔墙有耳啊。”
      秦如月惨笑一声,短短几日曾经明媚的面容就变得黯淡无光。
      “嬷嬷,我这一生就是一场笑话。”
      “小姐,您不过才三十多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秦如月眼神空洞,表情木然,眼泪无声无息的从眼角滑落,直直坠向地面摔了个粉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是第一本书,写的这本书的主角时脑海里出现的就是普通人的一生,所以主角虽然有金手指,但并不滥用,因为普通人总是顾虑很多,遵守规则,所以主角也是从一个谨小慎微的普通人一步步成长为心怀天下的侠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