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砚底尘光 ...


  •   回到市区时,日头已过正午。沈砚舟把车停在巷口的老面馆外,裴枕鹤抱着那个樟木箱,手指还在微微发颤。木盒上的红漆被阳光晒得发烫,像是揣着一团捂了五年的火。

      “先吃碗面。”沈砚舟推开车门,闻到熟悉的葱花味,“老规矩,你加蛋,我多放辣。”

      面馆里空荡荡的,只有老板娘在灶台前擦碗,见他们进来,笑着扬声:“沈先生,裴先生,今天来得巧,刚卤好的牛肉,要不要加两勺?”

      裴枕鹤点点头,把木盒小心地放在桌角,指尖还攥着那半块玉佩。沈砚舟坐在对面,看着他把两块玉佩拼在一起,“云”与“舟”相衔处,缺口的毛边早已被岁月磨平,像是天生就该嵌合。

      “我爸以前说,这玉佩是他年轻时在云栖山捡的。”沈砚舟搅着碗里的面条,热气模糊了眼镜片,“他走得早,我妈总说,等遇到能拼合玉佩的人,就得把这辈子交给他。”

      裴枕鹤抬头看他,眼里的红还没褪尽,却多了点柔软的光:“我师父也说过,归云砚要等‘识云’的人。他总把‘云’和‘舟’放在一起说,我以前不懂,现在才明白……”

      话没说完,老板娘端着面过来,粗瓷碗“咚”地放在桌上,热气裹着牛肉香涌上来。“你们俩啊,每次来都凑在一起说悄悄话。”老板娘笑着擦手,“上次裴先生还问我,沈先生爱吃的笋干要怎么泡才够脆,我说直接买现成的就行,他非说要自己弄……”

      裴枕鹤的耳尖忽然红了,低头扒拉着面条,不敢看沈砚舟。沈砚舟却笑了,想起去年冬天,自己随口说想吃老家的笋干烧肉,没过几天,画室的窗台上就摆了个玻璃罐,里面泡着白白胖胖的笋干,罐口贴着张便签,是裴枕鹤的字迹:“泡三天,每天换水,沈先生记得吃。”

      原来有些惦记,早就藏在烟火里。

      吃到一半,沈砚舟的手机响了,是老陈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急促,带着点喘息:“沈先生,你们……你们拿到东西了?”

      “拿到了。”沈砚舟看了眼裴枕鹤,“周师父的信,我们也看了。”

      老陈在那头沉默了片刻,忽然叹了口气:“周先生五年前就找到我了。他说自己惹了麻烦,不能露面,让我帮他看着小裴先生。那方裂砚是赵德山送来的,他说要是小裴先生能发现木牌,就说明时机到了……”

      赵德山,就是周师父的师弟。老陈说,当年作坊大火确实是他放的,为了独吞一批准备卖给海外的古砚。周师父为了保他,自己扛下了所有罪名,躲进了云栖山的深山里,这五年靠着刻砚台换钱,一边躲着赵德山的眼线,一边偷偷看着裴枕鹤长大。

      “赵德山上周没了。”老陈的声音沉了下去,“肝癌晚期,走之前托人把这砚台送来,说要还周先生一个清白。他还留了本账册,记着当年那些古砚的去向,我放在面馆后厨的储物柜里,你们……”

      挂了电话,沈砚舟看着裴枕鹤,对方正用筷子把碗里的牛肉夹给他,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惊惶,只剩下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去拿账册吗?”裴枕鹤问。

      “去。”沈砚舟握住他的手,指尖碰到那枚素圈戒指,冰凉的银质下,是温热的脉搏,“但先把面吃完。”

      面馆后厨的储物柜里,果然放着本牛皮账册。纸页泛黄发脆,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日期,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是赵德山和周师父年轻时的合影,两人站在归云砚前,笑得露出牙齿,手里各握着半块砚台,合起来正是完整的“归云”。

      “原来归云砚本来是一对。”裴枕鹤指尖划过照片,“师父说过,好砚台要成对,像人要成双。”

      沈砚舟忽然想起归云砚的鹤首处,有个极小的凹槽,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或许是用来嵌那半块玉佩的。他把玉佩往凹槽里一放,果然严丝合缝,暖玉与青石相触,像是冰融在了水里。

      傍晚时,他们把账册送到了文物局。接待的老教授翻着账册,忽然指着其中一页:“这上面记的‘松烟墨秘方’,是失传多年的手艺!周先生竟把它藏在了砚台里……”

      走出文物局时,夕阳正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裴枕鹤忽然停下脚步,从帆布包里拿出那方归云砚,对着夕阳举起。阳光穿过砚台的鹤首,在地上投下个小小的光斑,像只振翅的鹤影。

      “师父说,归云砚能映出心里最想的人。”裴枕鹤转头看他,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你看,我映出的是你。”

      沈砚舟没说话,只是伸手揽住他的腰,在人潮里轻轻吻了吻他的发顶。周围有行人经过,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却没人停下脚步。风里带着晚桂的甜香,混着两人指间的墨味,像一首未完的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