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遇到瓶颈,寻求外部合作 ...
-
快递车停在楼下,车门打开,穿蓝马甲的配送员拎出一个扁平纸箱,抬头看了眼三楼阳台,吹了声口哨,又塞回车里开走了。
林晚星在窗边等了十分钟,没等到敲门声。她下楼时正好撞见隔壁房东收完快递往回走,顺嘴问了一句。
“你那个啊,印的东西,没地址电话,差点当废纸收了。”房东从杂物间掏出纸箱,边走边说,“白纸黑字就一个logo,谁看得懂?”
林晚星接过箱子,沉得不像两百张宣传册,倒像塞了铅块。她抱上楼时蹭到了楼梯拐角的墙皮,箱子一侧蹭出一道灰痕。
推开门,张悦正对着镜头试口红,涂到一半看见她怀里箱子,手一抖,刷子在唇角划出个歪钩。
“这不是上周说要发给潜在客户的?”她舔了舔嘴角,“发出去了吗?”
林晚星把箱子放在桌上,没拆。封口胶带还严丝合缝,连快递单都没撕。
苏晓雨从剪辑屏后抬眼:“一个都没发?”
“不是没发。”林晚星拉开椅子坐下,“是根本没人接。”
她点开直播后台,页面跳出来那一串数字像在嘲笑人:场均观看487,最高在线512,评论区最新一条是系统自动推送的“欢迎新粉丝”。
张悦把口红盖拧上,咔哒一声。
“我们这算直播吗?”她盯着屏幕,“还是电子祈福?每天准时上线,烧灯、念词、等人点香。”
苏晓雨关掉剪辑软件:“上周你用系统规则搞到的牛排,我们吃了三顿。可内容呢?没人看。”
空气静了两秒。
林晚星突然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
“从今天起,我们不等系统任务了。”她写下四个大字:外部合作。
张悦抬头:“跟谁?”
“品牌。”林晚星笔尖一顿,“美妆、护肤、生活用品,只要是女性用户为主的,都能谈。”
苏晓雨冷笑:“拿什么谈?我们连固定观众都没有。”
“拿内容。”林晚星转身,“我们做不了大主播的流水线,但我们可以做‘不一样的推广’。”
她打开系统界面,手指在屏幕上滑动。页面底部突然弹出一行浅灰色提示:
“检测到内容传播力不足,建议启动‘资源联动计划’——可申报‘品牌联名内容试点’,提升曝光权重。”
三人同时凑近。
张悦念出来:“‘联名内容试点’?听着像正规军发的通行证。”
苏晓雨眯眼:“这算任务吗?”
“不算。”林晚星摇头,“没倒计时,没资金奖励,连个确认按钮都没有。但它提示了方向。”
她截了图,拖进新建文档,命名为《破圈计划v1》。
“第一步,找品牌。”她说,“不挑大牌,从小众开始。”
当天下午,她列了二十家平价美妆品牌,筛掉有MCN签约痕迹的,剩下八个。
她熬夜写合作提案,标题起得漂亮:《星悦直播×品牌共赢计划:用真实内容撬动精准流量》。
正文分三块: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是谁”写了三行:三个女生,零背景,但懂年轻人想看什么。
“能做什么”附了三段剪辑样片链接,风格统一:不炫技,不念说明书,主打“用了这口红,第二天被同事问链接”。
“想要什么”写得坦荡:不要预付,不要坑位费,只要产品+销售分成。卖不出去,你们零损失。
邮件群发出去,林晚星点了“已发送”,盯着屏幕看了三分钟。
一条回复都没有。
第二天,她刷新邮箱,收到两封自动退信:“对方邮箱不存在”。
剩下六封,已读未回。
第三天,终于有一家回复了。
“感谢来信,目前无投放预算,祝顺利。”
林晚星截图扔进群聊:“看,有人理我们了。”
张悦回了个“骨灰级拒绝”。
苏晓雨点评:“比‘已读不回’强,至少证明邮箱没被当成垃圾站。”
林晚星没回话,打开文档,在“品牌反馈”栏逐条记录:
1. 某某美妆——无预算
2. 某某护肤——粉丝量不足5000,无法评估ROI
3. 某某彩妆——合作仅限签约主播
4. ……
她标出三个关键词:规模门槛、数据门槛、信任门槛。
深夜,三人围在桌前复盘。
“我们卡在哪儿?”林晚星问。
“卡在‘我们是谁’没说服力。”苏晓雨翻着后台数据,“别人看我们,就像看三个在出租屋自拍的素人。”
张悦托着腮:“可我们内容不差啊。”
“内容是好,但没人看。”林晚星敲着桌面,“所以我们得换个思路——不让他们投我们,我们先投他们。”
“什么意思?”
“我们主动提免费推广。”林晚星调出一段试播视频,“比如,我们选一款产品,做一期深度测评,不收钱,只要产品。卖出去算分成,卖不出去,品牌也没损失。”
苏晓雨皱眉:“那我们不是白干活?”
“不是白干。”林晚星指着视频里张悦试色的片段,“我们积累内容素材,积累剪辑案例,积累真实销售数据。下次谈,就能说‘我们上期推一款唇釉,转化率3.7%’。”
张悦眼睛亮了:“相当于拿自己当试验田?”
“对。”林晚星点头,“先用内容换入场券。”
苏晓雨沉默片刻:“可时间也是成本。我们每天直播、剪辑、复盘,再加品牌测评,撑得住吗?”
“撑不住也得撑。”林晚星打开日程表,“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原地等死。不如赌一把,用内容能力换一次被看见的机会。”
她新建一页PPT,标题改了:
《星悦直播×品牌内容共创计划》
副标题:0预付·高分成·数据透明
下面列了三项承诺:
1. 内容由主播真实体验出发,拒绝脚本化念词
2. 所有销售数据实时公示,支持品牌方后台查看
3. 视频成片提供二次剪辑版,可用于品牌自有渠道
“我们不叫‘推广’,叫‘共创’。”林晚星说,“把品牌拉进我们的创作流程里,让他们觉得不是被推销,而是参与了一场实验。”
张悦看着PPT,突然笑出声:“这标题够卷的,别人写‘合作’,我们写‘共创’,听着像拿了风投。”
苏晓雨也笑了:“但有点东西。至少听起来不像乞讨。”
林晚星把三段试播剪辑打包,做成加密链接附在邮件里,密码写成“真实即流量”。
她一条条重发合作邮件,发到第八封时,手停在发送键上。
“我们是不是太卑微了?”她问。
“卑微?”张悦凑过来,“你管这叫卑微?你写的是‘我们能帮你触达真实用户’,又没写‘求求你看看我’。”
“可我们在求。”林晚星苦笑,“我们拿着剪辑样片当投名状,像街头卖艺的递简历。”
苏晓雨靠在椅背上:“创业本来就是低头走路。抬头是后来的事。”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点了发送。
第九封邮件,主题加粗:【共创邀约】我们想为“雾山”唇膏做一期真实测评
品牌方名字是她从社交平台扒的,小众国货,主打“山野植物萃取”,官网月更一次,评论区常驻用户不超过十个。
她附上一段剪辑:张悦在窗边试色,阳光打在唇上,她说:“这个‘苔原红’,像我大学时翘课去爬山,摔了一跤,嘴唇磕破了,但看见日出那一刻,觉得值了。”
邮件写完,她读了三遍,删掉所有“希望”“恳请”“期待”,只留事实和方案。
发送成功。
屏幕跳回收件箱,最新一条停留在“已发送”。
她没关电脑,转头看墙上的挂牌。
那张硬纸板还在,边缘有点翘起,但“星悦”两个字被补光灯照得发亮。
张悦伸了个懒腰:“等回复得多久?”
“不知道。”林晚星关掉邮箱页面,“但至少,我们动了。”
苏晓雨起身去倒水,路过时拍了下她肩膀:“你这招,跟蹭牛排一个思路——先让系统认逻辑,再让人认价值。”
林晚星笑了:“区别是,系统能被套路,人得靠诚意。”
话音未落,手机震了一下。
她拿起来,是系统弹窗:
“检测到宿主撰写‘品牌合作提案’,行为符合‘资源整合’导向,暂未触发任务,但已记录为‘潜在合作孵化事件’。”
下面一行小字:建议增加‘风险共担机制’描述,提升方案可信度。
林晚星盯着那行字,突然反应过来。
她重新打开第九封邮件,在正文末尾加了一句:
“若产品因质量问题导致客诉,星悦团队愿承担50%售后沟通成本。”
保存,重发。
发送成功。
她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
张悦在试新口红,苏晓雨重新打开剪辑软件,导入昨天的直播素材。
房间里只剩下键盘声和口红盖的咔哒声。
林晚星盯着邮箱页面,刷新,再刷新。
一条新邮件跳出来。
发件人:wushan_beauty@xxx.com
主题:关于《共创计划》的几点疑问
她手指悬在触控板上,没点开。
张悦瞥见她表情,凑过来:“谁啊?”
林晚星没说话,点开邮件。
第一行写着:“感谢您的提案,我们内部讨论后有几个问题想确认……”
她读完,抬头,声音有点抖:“他们……愿意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