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柳暗花明,小众品牌抛橄榄枝 ...
-
林晚星的指尖悬在触控板上,邮箱界面静得让人发慌,像突然断了信号的直播间。她犹豫着,始终没敢点开那封来自“wushan_beauty”的邮件,仿佛一碰,什么东西就会碎掉似的。
张悦刚好从镜头前转过头来,口红刷还抵在唇边,随口问:“咋了?又被退信了?”
“不是退信,”林晚星摇了摇头,终于按下触控板,“他们提了几个问题,想再确认一下。”
话音未落,苏晓雨的转椅嘎吱一响,她也从剪辑屏后面探出半张脸。三个人凑到一块儿,盯着屏幕上那几行字——条条都像拷问:观众是不是真人?数据能不能溯源?万一推广翻车、客诉爆炸,责任怎么分摊?
“这哪是谈合作,分明是审犯人吧?”张悦“啪”地一声把刷子扔进罐子,语气不爽。
林晚星没接话,目光定在邮件最后那句——“请在48小时内回复,否则视为放弃优先洽谈资格”。她瞟了一眼电脑右下角:下午三点十七分。
“我们还有两天,”她语气平静,“来得及。”
一时没人说话,空气里飘着点儿将信将疑的沉默。
林晚星忽然起身,几步走到白板前,唰唰写下三个字:真、准、担。
“第一,真实。他们不是怕我们刷数据吗?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她边说边调出系统后台,复制出一串临时访问链接,“我们开放后台查看权限,附密码。他们想看哪场,随时自己进来翻。”
苏晓雨皱了皱眉:“这不怕系统弹警告?”
“弹过,”林晚星扯了扯嘴角,“上回我用公司账户买牛排,系统还提示我‘红肉摄入占比62%’呢,也没把我账号封了。只要逻辑合理,系统是认的。我们主动开放,等于向系统和品牌方两边自证——这叫‘合规套娃’。”
张悦噗嗤笑出声:“你这哪是创业,根本是在玩闯关游戏。”
“本来也就是,”林晚星笔尖一划,转向第二点,“准确。他们要溯源,我们就给用户画像。”她扭头看向苏晓雨,“最近三场的用户性别、年龄段、停留时长,能拉个简单图表不?”
“十分钟搞定,”苏晓雨比了个OK的手势。
“第三,担责。他们最怕客诉炸锅,我们得把丑话说在前头。”林晚星的笔顿了顿,“我之前写了的‘承担50%售后沟通’,保留。再加一条——如果样品最后没播成,我们就捐给社区女性互助组织,附上公益机构的联系方式。”
张悦一挑眉:“真要做慈善啊?”
“是做信用,”林晚星“咔”地一声按回笔帽,“小品牌赌不起,我们得让他们觉得,就算结果不如意,这个合作也输得体面。”
分工迅速明确。张悦重新录了一段试色视频:镜头从窗外的阳光切入,她对着镜头说——“这支‘苔原红’,我实打实用了三天,吃饭没掉,哭也没花——不信你们看上周被甲方退稿那场,它还在。”
苏晓雨拉出数据,做成三张简洁的图表:七成观众是20-30岁女性,观看高峰集中在晚上9:15-9:40,互动最热烈的片段,居然是主播吐槽房租涨价那段。
林晚星负责整合所有材料,写回复函。她没把邮件标题写成“合作方案”,而是叫《关于“雾山”合作疑问的回应与补充说明》。正文没一句“希望合作”,全是事实陈述和可执行的条款。最后附上后台链接、公益机构电话、视频地址,并补上一句:“我们不承诺爆单,但我们承诺真实。”
按下“发送”那一刻,她深吸一口气。
倒计时显示:47小时12分。
接下来两天,三个人几乎没怎么合眼。张悦反复调视频光线,苏晓雨核了三遍数据,林晚星每隔半小时刷一次邮箱。
第三十六小时,新邮件终于进来了。
发件人还是“雾山-林研”。
问题更细了:“你们所说的‘真实用户’是否包含平台推荐流量?分成比例具体怎么谈?样品寄出后,能否让我们查看你们的直播筹备过程?”
林晚星盯着“分成比例”四个字,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没落下。报高了,显得虚;报低了,又怕被看轻。
她翻出之前的系统记录,突然想起那句“潜在合作孵化事件”的提示——系统认可的,从来是“风险共担”,而不是“单方面让利”。
她回复:“销售额5%分成,不设保底。但如果单场销售额超过五千,分成自动提到8%。”
又补上一句:“直播筹备可以全程录屏,你们指定时间,可以远程接入我们的脚本会。”
至于样品使用,对方要求签电子协议,禁止转售、禁止跨平台使用。
林晚星在协议底下加了一行注:“若因不可抗力未能直播,样品将用于社区女性形象改造公益直播,全程录像公示。”
她把修改版发回去,附言说:“我们不怕被监督,就怕不被信任。”
然后合上电脑,瘫倒在沙发上。
“接下来,只能等。”
张悦递过来一盒速食汤,调侃道:“你这哪是谈合作,简直是把家底全晾给人家看了。”
“底裤都晾了,就差等风来把它吹干。”林晚星闭着眼睛回了一句。
之后的等待比之前更磨人。物流信息没更新,品牌方那边也再没声音。第三天下午,张悦刷到对方社交账号发了一句:“在等一个敢说实话的人。”
她截图扔群里:“这算暗示吗?”
苏晓雨冷笑:“也可能刚把我们拉黑。”
林晚星没吭声,只是翻出最早那批宣传册。纸张已经微微卷边,“雾山”Logo旁那行小字又一次跳进眼里:“生于野,归于诚。”
她忽然注意到对方的签名——“诚·林研”。
“他们估计也是个小团队,”她轻声说,“就两三个人卡在推广这道坎上,跟我们一样硬熬。”
张悦抬头:“你这是在共情,还是在自我安慰?”
“是逻辑,”林晚星把册子放回桌上,“他们问得越细,说明越认真。真想拒绝,早就不回邮件了。”
第四天中午,门铃响了。
快递员递来一个扁平的纸箱,印着雾山的Logo,没有寄件人电话,但收件人清清楚楚写着:“星悦直播团队,林晚星收”。
林晚星抱着箱子上楼,手有点抖。
打开的那一刻,六支唇膏整齐排列,膏体完好,每一支管身都印着名字:“苔原红”“雾霭棕”“山雾粉”……最底下压着一张手写卡片,字迹清瘦:
“试色随心,故事由你讲。
——雾山林研”
三个人传阅着卡片,一时都没说话。
张悦轻轻旋开一支,闻了闻:“是松木的味道。”
苏晓雨检查批号:“是正式品,不是试用装。”
林晚星反复看着那句“故事由你讲”,忽然觉得胸口那块压了两个月的石头,悄悄裂了道缝。
她走到窗边,把墙上有点歪的挂牌扶正。补光灯亮起,“星悦”两个字边缘的翘角被照出一道金边。
手机突然一震。
是系统提示:
“检测到外部品牌寄送合作样品,与‘潜在合作孵化’事件匹配度87%,暂未触发任务,已标记为‘首次外部资源接入’。”
下面跟了行小字:“建议尽快启动内容筹备,别光捧着样品发呆——我知道你在看。”
林晚星笑了笑,把手机反扣在桌上。
张悦已经打开直播设备,正在调摄像头角度。
“第一场,怎么开场?”她问。
林晚星拿起那支“苔原红”,轻轻旋开,对着镜子涂上。
镜子里的人,唇色像初醒的晨光。
“就从这句话开始吧,”她说,“有个人,愿意信我们一次。”
苏晓雨按下录制键,红灯亮起。
张悦对着镜头清了清嗓子。
林晚星刚要开口——
门铃,又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