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不欲多言 ...

  •   柳知微这两个字落下,像是一块冰投入死水,寒意瞬间蔓延开来。

      黑暗中,那飘忽的铃声似乎更清晰了些,叮叮当当,不成曲调,却带着一种诡异的韵律,钻进人的耳膜,搅得人心神不宁。

      萧澈握紧了刀柄,将柳知微更紧地护在身后,冷冽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视着周围摇曳的竹影,两名谛听卫护卫也立刻靠拢,形成一个小型的防御圈。

      沈昭侧耳倾听,眉头微蹙,并非紧张,而是一种专注的辨识。他下意识地伸手入怀,再拿出来时,指间已夹着三枚古朴的铜钱,在昏暗的灯笼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谢临注意到他的动作,目光在那三枚铜钱上停留了一瞬。

      “不是冲我们来的。”沈昭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这铃声空泛,无的放矢,像是在……引路,或者,是在这片竹林里标记着什么。”

      他说话的同时,指尖灵活地捻动那三枚铜钱,铜钱在他指缝间翻滚、碰撞,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竟隐隐与那远处的蛊铃声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抗。

      “标记?”萧澈沉声问。

      沈昭没有立刻回答,他闭上眼,全部心神似乎都沉浸在那铜钱的轻微碰撞声和远处飘来的蛊铃声中,片刻,他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这竹林是个天然的迷阵。”他看向柳知微,“柳先生,你指的路,是不是需要穿过这片竹林,在西南方位有一处水源?”

      柳知微略显惊讶,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沈公子如何得知?”

      沈昭掂了掂手中的铜钱,嘴角勾起一抹略带自嘲的弧度:“以前混饭吃的小把戏而已。这铃声的流转轨迹,暗合此地风水气脉的滞涩之处,布下这蛊铃的人,要么是想借助铃声引导特定的人穿过迷阵,要么……就是想把误入此地的人,困死在某些节点。”

      他说着,指尖一弹,一枚铜钱带着轻微的破空声,射向左前方一丛看似毫无异常的凤尾竹。

      “叮——”

      铜钱击中竹竿,发出一声脆响。

      几乎在同时,那一片区域的蛊铃声骤然变得尖锐、急促起来,仿佛被惊扰的蜂群,而其他方向的铃声,则随之减弱。

      “看来是后者。”沈昭收回目光,“这阵借了天然地势,又以蛊铃为引,生生不息。硬闯不行,得找到它的呼吸间隙。”他看向谢临,“谢大夫,你对气息流动最为敏感,帮我听听,哪个方向的铃声,间隔最长,最不稳定?”

      谢临没有多问,立刻凝神静听。他闭上眼,长而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阴影,整个人仿佛与周围的黑暗融为一体。片刻,他睁开眼,指向右前方一个看似更加幽深黑暗的方向:“那边。铃声每隔七息会出现一次极其短暂的凝滞。”

      “就是那里!”沈昭眼睛一亮,“阵眼流转,必有罅隙。谢大夫,好耳力。”他率先迈步,朝着那个方向走去,脚步落点极其古怪,但每一步都踏得异常沉稳,他手中的三枚铜钱依旧在指间无声流转。

      萧澈护着柳知微紧随其后,两名护卫断后,谢临走在沈昭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始终落在沈昭的步法上。

      踏入那片区域,周围的蛊铃声陡然变得尖锐刺耳,竹影开始疯狂摇曳,扭曲变形,隐隐有凄厉的哭嚎声和诱惑的低语在耳边响起。

      “凝神静气,是幻听幻视。”沈昭的声音及时响起,“脚下别乱,跟着我!”

      他的声音像一根定海神针。萧澈内力深厚,尚能抵御。柳知微脸色更白,呼吸急促,全靠萧澈半扶着他前行,两名护卫额头也已见汗。

      谢临只觉得脑中嗡鸣,各种杂乱的影像碎片般闪过,但他心志极为坚定,强行压下不适,脚步丝毫不乱地跟着沈昭。

      沈昭的步法越来越快,铜钱在他指尖几乎舞成了虚影,他的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乾坤倒转,坎离移位……找到了!”沈昭低喝一声,猛地向前踏出三步,同时将手中三枚铜钱向上抛起。

      铜钱在空中翻滚,却没有落下,而是诡异地悬浮了片刻,发出嗡嗡的轻鸣,与此同时,周围那恼人的蛊铃声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骤然停止。

      扭曲的竹影恢复了正常,幻听幻视也瞬间消失。众人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他们已经穿过了最茂密的那片竹海,前方不远处,隐约传来潺潺的水声,更远处,依稀有几点微弱的灯火,像是一个小村落。

      三枚铜钱叮当落地,沈昭弯腰捡起,随手揣回怀里。他抹了把额头的汗,长长舒了口气:“搞定。看来前面有个村子,正好可以借宿一晚。”

      众人确实人困马乏,便朝着灯火的方向走去。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多是老人和孩童,看到他们这些陌生人,有些怯生生地躲在门后张望,但眼神淳朴,并无恶意。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丈接待了他们,自称是村里的长者,姓陈。听说他们迷了路,热情地安排他们住进村里闲置的几间空屋,屋子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几位客人先歇着,我去张罗些吃食。”陈老丈笑呵呵地说。

      沈昭几人道了谢,各自安顿,沈昭和谢临自然而然的分到了一间屋。

      谢临放下药箱,习惯性地想和沈昭商量一下明日路线,却见沈昭正蹲在门口,和一个约莫七八岁、扎着两个小揪揪、穿着洗得发白花布裙的小女孩说话。小女孩有些腼腆,躲在门框后面,只露出半张清秀的小脸,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沈昭。

      “小丫头,叫什么名字呀?”沈昭放缓了声音问道。

      “我……我叫小莲。”小女孩细声细气地说,目光好奇地打量着沈昭。

      沈昭笑了笑,没再多问。这时,陈老丈端着些简单的粥菜过来,看到小莲,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小莲,别打扰客人们休息。”

      小莲乖巧地应了一声,又偷偷看了沈昭一眼,才跑开了。

      谢临站在屋内,看着沈昭蹲在那里和小孩说话的背影,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沉默地走到桌边,开始检查自己的药囊。

      晚饭后,谢临想找沈昭去村子周围看看地形,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小莲又跑来了,手里拿着几朵刚摘的野花,递给沈昭:“沈昭哥哥,给你。”

      沈昭有些意外,还是接过花:“谢谢小莲。”

      小莲高兴地笑起来,拉着沈昭的衣袖,叽叽喳喳地说起村里哪棵枣树结的果子最甜,哪片草地晚上会有萤火虫。

      谢临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看着沈昭听着,偶尔应一声。他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独自朝村外走去。沈昭似乎想叫他,嘴唇动了动,像是说了句“等等”,但谢临没看清,也不想再看,径直离开了。

      谢临一个人在暮色渐深的村庄周围走着,大致记了下路径和可能的出口。心情莫名有些烦闷,脚下没留意,被一根隐藏在草丛里的尖锐断木划破了小腿,他蹙眉看了一眼,伤口不深,只是渗了点血丝,他随手从药囊里扯了点止血药粉撒上,用布条随意一缠,便没再理会,继续探查。

      等他回到住处时,天色已晚。沈昭正坐在屋里,似乎等他有一会儿了,见他回来,立刻站起身:“你去哪儿了?我找了你一圈。”

      “随便走走。”谢临语气平淡,走到水盆边洗手。

      沈昭注意到他走路时左腿似乎有点不自然,凑过来:“腿怎么了?”

      “没事,绊了一下。”谢临不欲多言。

      沈昭还想再问,门外又传来小莲清脆的声音:“沈昭哥哥!陈爷爷说晚上村里要讲故事,你去听吗?”

      沈昭无奈地看了谢临一眼,应道:“就来。”

      他压低声音对谢临说:“一起去听听?正好了解一下这村子。”

      谢临擦干手,语气没什么起伏:“累了,你自己去吧。”说完,便走到床边和衣躺下,背对着外面。

      沈昭看着他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跟着小莲出去了。

      夜渐深,沈昭听完故事回来,屋里只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谢临似乎已经睡着了,呼吸平稳。

      沈昭放轻动作,走到床边,借着灯光,隐约看到谢临小腿上随意包扎的布条边缘,似乎有极淡的血色渗出。他眉头微蹙,蹲下身,想替他重新处理一下。

      刚碰到布条,谢临就动了动,声音带着睡意,有些低哑,却依旧冷淡:“别碰。”

      沈昭动作一顿,抬头看他。谢临依旧闭着眼,但睫毛轻轻颤动,显然没真的睡着。

      “伤口沾了脏东西,不处理好容易化脓。”沈昭声音放得很轻,“谢大夫医者仁心,总不能对自己这么马虎吧?”

      谢临没说话,但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了些。

      沈昭小心翼翼地解开那粗糙的布条,看到那道不算深但边缘有些发红的伤口,心里莫名揪了一下。他拿出谢临药囊里干净的伤药和纱布,动作轻柔地清洗、上药、重新包扎。

      整个过程,谢临都闭着眼,一言不发,只有在他动作稍重时,呼吸会几不可察地一滞。

      包扎好,沈昭没有立刻起身,就着蹲在床边的姿势,看着谢临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安静的睡颜,忽然低声说:“那小姑娘是挺粘人的……下次你出去,叫我一声。”

      谢临依旧闭着眼,只是翻了个身,面朝里,留给沈昭一个后脑勺,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闷闷的一声:“……用不着。”

      沈昭看着他这分明是闹别扭却硬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忍不住低笑出声,吹熄了油灯。

      “好,用不着,谢大夫安寝。”

      黑暗中,谢临听着身边沈昭平稳的呼吸声,感受着小腿上被妥善处理过的伤口传来的清凉感,以及那挥之不去的、细微却持续的隐痛,一直微蹙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舒展了些许。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不欲多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