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祭魂诉情 ...

  •   风吹得紧了,一阵呼啸,一片燃烧的白钱纸被风高高带起,扬到秋波蓝颜色的天空中,一会儿,黑色的灰烬飘然落下。
      燃烧的墓纸堆旁边,侧身跪着的一位少年,低着头,默默地向火堆里添着新纸,此人正是魏小艾。
      黄土陇头,一坟茔的前面,跪坐着一妇人,非是旁人,正是杨母杨玉儿。她在祭奠着他的亡夫,倾诉衷情,泪随话落,水珠从她的脸颊掉下,重重砸在黄土上,干黄的土地上多了很多深褐色的斑点。
      杨玉儿像与经年未见的老伙计一般,在坟前,推心置腹,哭诉情肠......
      祭文(代杨氏祭魏相公文)全篇如下:
      “呜呼!惟我先夫书平,弃我而去,已有十七载矣。你我虽是夫妻,胜似知音,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啊!想当年,你空怀凌云万丈的济世之志,一生襟抱未曾开,魂归黄土抱长叹!十数载,死者长已矣,这生者何以度日?好不痛煞为妻!
      “今日来祭,非为别事,专此相告,夫君身死之元凶,金刀罕王,早于十四年前,为甄大侠所诛杀,业已伏法。苍天有眼,你泉下有知,足以告慰魂灵。然家翁已于去年辞世矣,未知家仇得报,实为憾事,倘若获知此讯,死也瞑目了。
      “你走之后,门庭衰微,原有一子,不幸夭折,后继无人矣。外无亲戚,内无童仆,茕茕孑立何所依?形影相吊难再活。本欲随夫君于地下,然菩萨慈悲,送艾儿于堂下,续薪火于魏家。此后岁月,有所希冀,躬亲抚养,不敢懈怠,虽孤苦为一人,然心中有足乐者,苦不谓苦也!
      “今我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吾之愿望,望子成人,有所作为,以继先君之志,志在四方。若德才不备,则侍母于左右,不绝香火于门庭。呜呼!言有穷尽之时,情无终了之日,皇天后土,可表我心,呜呼哀哉!嗟叹,泣而言曰,说于谁听啊?”
      祭文已毕,情难自已,故此,遂借用千古词人“苏学士”的词令,借花献佛,花开二度,再次申诉此情此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祭纸尽,心火灭,说完心底的话后,这无处宣泄的情,有了停止的余地。死了的人终归是死了,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
      常言说,“话是开心锁”,该说的都说了,想讲的也讲了,心结疏解的杨母从地上缓缓站起身来,擦去泪痕,掸了掸(dǎn)衣服上的黄土沫子,望着蓝天白云,长舒了一口气,看向衰草枯杨,缓解一下情绪。
      杨母看了看还在地上跪着的小艾,有气无力地说道:“孩儿,咱纸也烧完了,起来吧,别跪了,走,咱回家。”
      小艾低着头,不知道想什么出了神,亦或是跪的时间长了,双腿跪麻了,反正“木”在那儿,杨母连叫了好几次,才叫醒,他连忙回复道:“哦好,好,走。”
      在这尚有夏花灿烂,坐等秋叶静美的夏秋交会之际,立秋的节气虽已过,夏天的暑气却没有那么快散去,这时令的天气阴晴不定,变幻莫测......
      方才风和日丽,如今风云变幻,风定顷刻云染墨,大地默默向昏褐。不消片刻,雷声在云层上方轰鸣,饱满的雨点,如断了线的珍珠纷纷碰撞着黄色的土壤。雨水遇到了干土的那会儿,空气中弥散着雨天那种沁人心脾的土腥味,是那么的新鲜和特殊。
      这场雨来的虽快,但好在那个时候,杨母和小艾已经快到家了,所以两人几乎没有被雨水浇淋过,算是上天的眷顾吧,但有一个还在路上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哟,是又体验了回“落汤鸡”的感觉啊。
      说下就下,说停即停,这雨来得突然,去得迅猛,就这个干脆利落劲儿,雷厉风行,倒有几分秋天的豪爽气魄!
      雨过天晴,风消雾散,云开日现,屋外的凄风苦雨停了的确是个好消息,但对于魏小艾来说,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这就是从上午上坟烧纸时,他就一直在心里胡思乱想着,去哪了的甄老剑客,现在回来了。
      “梆梆梆(bāng)......”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小艾,开门——甄老伯我回来了。刚刚的雨可真大啊,衣服全淋湿喽,快点吧。”甄德秀老剑客正急切地喊着。当真不假,他被刚刚的雷阵雨给淋透了,现在发梢还挂着水珠,领口、袖口、裤脚都尚且滴答着水,真是亚赛“落水狗”啊。
      杨母最先听见,马上对小艾激动地喊道:“小艾——快快,去开门,是恩公,你甄老伯回来了,还不快去?”
      魏小艾闻声,喜出望外,撒脚如飞,跑去开门,将甄老剑客接进堂屋。
      还没等甄老剑客拧干袖口上的水,小艾就好奇地问道:“是您呢,甄老伯,您去哪儿了?出去也不告诉我们一声,母亲和我都担心着呢。”
      甄老剑客卸下背上的油布包裹,边活动一下腰椎,边自顾自地说道:
      “哎呦喂,出去一趟不容易啊。我为什么没说呢?对,大清早的啊,我看你们都正在睡觉,不便打搅,我就没说。我去县城取些东西,顺便买些东西......”
      “啊对,那个那个,哦——在这儿!”甄老剑客想到了什么,在怀中取出一包冰糖葫芦交给小艾。
      对小艾来说,这可是稀罕物,他拿到后,高兴得很,谢过甄老伯,还没等吃,口水馋得如决了堤的洪水似的,立即“望梅止渴”了。
      杨母看到甄老剑客的衣服被雨淋湿了,于是对正要品尝糖果的小艾吩咐道:“小艾,别只顾吃喽!你看甄老先生衣服都淋湿了。甄老先生来前那衣裳不是破了嘛,但我已经缝好了,去那屋拿给甄老先生,让甄老先生也好替换一下。”
      就这样,今天,甄老先生换上了原来的那件海青色的圆领袍。不得不说,杨母针线手艺高超,缝得就和新的一样。常言道“人配衣裳,马配鞍”,甄老伯这一换衣服,整个人的形象,立竿见影,变了一个档次,和那穿长衫的教书先生好有一比,显得文明得多了。
      干衣服一换上,甄老先生身上舒舒服服的,人就精神多了。之后,该干嘛干嘛,取回来的东西该放的放,归置的归置。
      一切准备停当后,甄德秀坐下身来,翻阅这次新拿来的书籍,当读到“古仁人”范希文的这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时,放下书本,霍然站起,思虑万千,心潮澎湃,百川汇涌......
      因为接下来,他下定决心,将要着手促成他人生中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堂前栽花,桃李天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祭魂诉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